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云  黄国庆 《新教师》2022,(4):13-14
作为一线学校, 如何落实"双减" 政策, 做好"双减" 下的教育答卷呢? 直面"双减" 内核, 我们边思边行, 在践行政策、教学精研、作业提优等方面不断优化整合, 探索出了以下减负增效的策略方法. 一、减顾虑, 明方向 "双减" 政策作为一项国家行动, 触及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核心环节, 即如何促使教育从功利化、短视化回...  相似文献   

2.
黄丽 《江西教育》2022,(9):63-64
一直以来,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今,"双减"政策的出台,更让设计作业成为焦点."减"作业目的不仅要给学生减负,而且要让课堂增效,因此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作业"增质"."减"与"增"有了最美的相遇,才体现"双减"的本义.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重大的教育调整政策,对教育导向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传统教育中,校本作业失去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目的,成为家长和学生沉重的负担.而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和教师的教学时间得到适当延长,校本作业的作用也得以发挥.本文以小学数学校本作业为例,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4.
认真研读了 2021年《人民教育》第24期《做优做强学校教育全面提高落实"双减"工作水平》后,受益匪浅且感同身受.落实"双减",并将"双减"与教学工作相融合,能快速有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管理水平.作业管理既要"压总量、控时间",又要注重"调结构、提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切实改进、创新作业...  相似文献   

5.
"双减"减的是师生和家长的负担,"减"是为了"增",不断提高育人的质量,让教育回归原点."双减"是一道全新的开放题,也是对学校决策者的"大考".学校的"双减"举措要"接地气",能够"落地生根",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做好"加减混合运算",才能给出满意答卷.  相似文献   

6.
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倡导教学目标分层、学生分层的"层进式"模块教学可利用"教师缄默"的模块设计,有助于教师设定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变"零碎提问"为"自主探索",开展差异性教学,确保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7.
1月14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召开"双减"工作新闻通气会,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向媒体介绍了当前全省"双减"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据介绍,"双减"政策发布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部署,高位一体化推进.省教育厅严格落实教育部党组和教育督导"双一号工程"要求,扎实开展"双减"工作并初见成效.一是作业管...  相似文献   

8.
"构建协同教研体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开发学区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家校共育工程,优化镇域育人生态",是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三个宏观维度.聚焦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双减"政策要求,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中,均安镇又有着怎样的学校生态?  相似文献   

9.
"双减"对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为了使"双减"政策真正得到落实,除去纠正实践中的不平衡以外,我们还应更加重视如何能够很好地实现"减负增效",特别是,由作业教学中的"广种薄收"转向"整体设计",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转向"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0.
罗玉华 《新教师》2022,(4):46-47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可以说教师与学生的大部分交互都在这一环节中发生, 尤其在"双减" 政策的推行下, 使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对"双减" 政策与新课改理念的理解, 根据"以生为本"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 才能使教师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3日02版报道:作为"双减"政策的落实主体,学校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守好育人主阵地,事关"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学校打好"双减"主动仗,在于调整好自身定位和角色,打好课堂教学的关键仗,做好课后服务保障,用好评价指挥棒,持续提供优质、丰富的校内教育供给.学校落实"双减",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教育的价值取向.作为基层校长,要深刻认识到,中小学生负担太重、校外培训泛滥是长期积累而成的问题.国家重拳出击,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集中整治,看似指向校外,根源却在校内.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过去校内教育教学的质量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从而间接造成了校外培训机构的野蛮生长.对学校育人主阵地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学校克服教育改革难题的动力来源.打好课堂教学提升的关键仗,是学校落实"双减"的核心环节.推动"双减"落地,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战场和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感,感受到成长,体验到成功.在这一点上,学校要善于动用资源,给教师提供扎实而有力的支持.例如,可引入校外教研员、专家等专业力量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校内开展校长、中层行政拉练式听评课活动,提升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如果说课堂是推进"双减"工作的主战场,那么课后服务就是大后方,两者需要相互配合.具体到实践上,学校可瞄准学生需求,打造"校本+社团+才情"的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体系,将课后服务开辟为两个时段.第一时段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各类作业,落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减负要求;第二时段依据"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宗旨,有效整合校内社团优质资源,聚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开设高质量内涵发展项目服务课程.同时,学校可根据学生个人需求,以社团形式建设体育、艺术、科学等"全美育"特长培养系列课程群,课上课后协同发力.落实"双减",还要用好评价指挥棒.评价不仅左右教育价值的取向,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也起着牵引作用.学校应以此为指引,依托课题研究,深化教师问题意识,致力于课堂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积极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变革,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同时也对一线教师有效开展学科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带来挑战.本文结合地理学科生活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学科特点,从创新作业设计与实践两方面,探讨与反思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双减",不仅是为了减少作业量和作业时间,而且是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即"减量增效".如果只是"减量",而没有"增效",那就没有很好地实现"双减"目标.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双减"实现"增效",如何在"双减"中找到教学改革的方向呢?  相似文献   

14.
孙超 《江西教育》2022,(2):66-67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作业的重要性、作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作业问题的紧迫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政府、学校和社会高度关注.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有必要且有责任对作业问题重新审视,进一步促进全面系统的作业治理与改革,这也将对"双减"工作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在继承优良做法的基础上,升维观念,优化系统,创建模式,科学...  相似文献   

15.
课堂永远是质量的主阵地,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度过,没有课堂的高效,定然不会有教学的高质量."双减"文件第17条明确提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聚焦课堂,提质增效,"双减"才不迷茫.  相似文献   

16.
"双减"不仅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更是教育生态的重构,从表象的"减负"走向深层的"提质",是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深入研讨的课题. 基于"双减"政策落地的需要,基于学校减负提质的愿景,我们明确了"三主"思路,即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做好减负提质,践行学校...  相似文献   

17.
王海滨 《教师》2022,(9):60-62
国家"双减"政策强调减负、提质、增效,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优化课后作业.基于灵动课堂的中学政治作业的优化是灵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文章主要从作业的优化设计、科学布置、有效批改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的有效策略,以期提升灵动教学效能,实现作业育人.  相似文献   

18.
2021年7月,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于初中生来说,"双减"所提到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都是指向中考学科方面的负担.所以,初中学校"双减"的核心是去"应试",并强调"五育"并举和"立德树人".基于此,初中学校教育至少需要以下转型.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双减"政策及陶行知教育理论展开论述,并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的教育价值以及教育现状,提出更新思想观念、创造趣味性课堂、创造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师生互动频率、创新音乐教学模式、积极举办校园活动、引入乐器教学活动等策略,旨在不断优化初中音乐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赵守旗 《小学生》2023,(11):103-105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驱动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在综合政策要求、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在理论认知上深化对“双减”政策的认识,从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角度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教学实践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成长。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具体要求,笔者从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角度出发,就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