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重点围绕湖南当前各行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趋势,阐述了湖南高职院校目前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对策及措施,使得高职院校能培养出更多对接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发展,走"专业对接产业、学业连接就业、创业衔接职业"的专业集群建设之路。从专业集群建设的层次模式、路径模式和内外动力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专业集群建设的导向、抓手和需要协调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提出了学校专业集群与地方产业集群互动互促、融合协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关键在于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群建设能否成功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此阐述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内涵,总结了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区域产业集群为依托,建设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群的实践,并分析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现存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李隽  吴波 《教育与职业》2021,997(21):52-56
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大多专业比较齐全且有一定的特色,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基本吻合,但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与区域产业集群契合度较低、专业群资源利用率较低、专业群管理机制落后.因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科学规划,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多方共举,实现资源集成共享;以群建院,创新院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产业集群发源地之一的浙江省,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在层次、行业、区域和专业等四方面呈现明显特征。作为向以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地方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切实增强专业与地方的结合度,形成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专业布局,并提升专业内涵,强化专业特色,实现专业转型。  相似文献   

6.
高职专业集群建设以区域支柱产业的产业链为依托,通过嵌入产业链而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进而促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协调创新发展。绍兴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而现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无法较好地适应和服务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组建适应绍兴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高职专业集群。在专业集群的形成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的主导机制,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作用,建立专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之间的协同创新与发展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但因其缺乏协同创新阻碍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文章从高职院校当前专业群设置出发,分析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在促进产业群发展的同时,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使专业群能高效地服务于地方产业群。  相似文献   

8.
吴玲 《成人教育》2014,(11):82-84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淮安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紧密联系,办学方向紧贴地方实际,专业设置针对性较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各自为政、整合优势欠缺;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度不高、跟进滞后等问题。因此,应加强政行企校的交流、院校资源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当前,辽宁高校服务地方产业集群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总体上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推进辽宁高校服务地方产业集群的积极策略在于建立适应不同发展阶段产业集群需求的分类服务体系;实施针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高校服务策略;加大对行业划转院校的支持力度,夯实省内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基础;打造特色学科,推动地方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紧贴产业集群实际需求,构建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链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群建设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提出了源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思想,解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概念要义,并概括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三个基本特点,最后对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专业群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其概念与基本理论源自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变形。源于经济学中的概念与原理从专业群的内涵、竞争优势与途径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进行剖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适用性人才的机构,它的发展是和地方经济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主要从当前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经济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地方经济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且重点探析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轨道交通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产业集群和铁路高职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适应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发展,铁路高职院校应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做”优”轨道交通类专业;对接轨道交通光机电与系统集成产业链,做“精”电子信息类专业;对接轨道交通服务产业链,做“特”现代服务类专业.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应当面向区域经济并以就业为导向来建设高职专业。当前我国高职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相脱节问题成为造成高职教育资源浪费,削弱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抑制区域经济发展潜能的根源。文章从高职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政府功能缺位、市场机制不完善及高职院校应对措施不到位三个方面揭示了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的现存问题,并从产业集群视角提出了优化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规划方案的政府策略、市场策略及高职院校策略,为有效提升高职专业布局规划与产业集群结构适应性提供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人才链和技术链是高职专业设置科学对接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专业建设实践,认为有必要建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职专业集群,以突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人才瓶颈。其次,通过明晰人才链和技术链在产业链对接产业集群中的地位与作用,基于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链和技术链构建了高职专业集群。最后,对机电类相关专业率先开展了集群建设的探索实践,为高职专业集群内涵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地方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搭建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等措施,才能很好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文章以四川省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地方高职院校在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对接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使高职院校在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具备较大的优势。高职院校应以政府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为契机,解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连云港产业结构的特点,结合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要求,分析了连云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原则即保持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科学方法、前瞻发展愿景,进而提出了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策略即明确发展定位、发展专业集群、突出专业特色、重视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辅相成,专业设置与调整对学生的就业及社会人才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是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旨在解决人才供需失衡问题,以满足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解决专业建设内部问题,助推高水平、特色化专业发展;解决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方面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高职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构建面临一定挑战,构建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应着重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凸显专业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积极适应产业变化,推动优化与升级;调整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实施科学认证,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速培养与江苏产业集群相适应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和专业人员,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既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又是有助于江苏省高职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江苏省现已形成近100个规模较大、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为适应产业集群的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和产业集群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苏省应采取三大策略:一是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江苏省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根据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采用多种手段优化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院校布局;三是提升办学层次,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增强江苏省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