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名 《小读者》2011,(5):20-20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从小就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一天,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爸爸,您知道,我对法律是毫无兴趣的。”  相似文献   

2.
巴尔扎克“着魔”有一天,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正在伏案疾书,撰写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此刻有位朋友来访,见巴尔扎克全心投入的样子,不便打搅,就静静地坐在一旁。突然,巴尔扎克走到他的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大声痛斥道:“你,你,使这不幸的少女自杀了!”这位朋友被弄得不知所措。原来,巴尔扎克正全神贯注地赶写书中的欧也妮自杀的一节,并误把那来访的朋友当作是查理了。罗丹忘客有一天,法国的雕塑大师罗丹邀请他的好友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维格来  相似文献   

3.
正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1799年5月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的一个中产者家庭。由于父母婚后生活并不美满,所以在巴尔扎克还没有满月时,父母便把他寄养在乳母家,只有在周末他才能与家人团聚。巴尔扎克排行老大,其后还有三个弟妹。因为长期生活在乳母家,他童年时既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抚,也没有得到多少欢乐。  相似文献   

4.
作为法国文学研究者的金嗣峰,对巴尔扎克有着深厚感情。历时28年,他用12篇论文和20余万字的专著绘写了研究巴尔扎克的执著与厚实。他按照“作者-作品-作者”的研究步骤,紧扣重心,突出重点,在认同与继承中创新认识,承担着传播巴尔扎克的重任。他的巴尔扎克传播不啻是给“对巴尔扎克有兴趣的青年读者”以裨益、给国内巴学界以参考,而且为担负起搭建巴尔扎克与中国文学、世界文学之间的桥梁的历史使命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5.
名家推介 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史上光辉璀璨,成就卓然,为同时代的作家所认可。 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头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的才智是惊人的,不同凡响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他取得的现实主义成就,不愧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7.
李蓓蓓 《学语文》2002,(2):40-40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巴尔扎克葬词》)。雨果这句满含深情和诗意的赞词,是对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一生最精辟的概括。  相似文献   

8.
用心良苦的老师巧妙地给巴尔扎克上了人生中最深刻的一课。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隋有些轻率和武断。但是。后来有—件争高燕枞育了他。 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后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相似文献   

9.
可怜的父亲 ——巴尔扎克和《高老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小的时候,家境非常困难,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一个人要供养七八口人。我看着他那副经常愁眉不展的苦相,心里想,做父亲真难啊!但愿一辈子不做父亲。后来长大了,自己做了父亲之后,才知道,作为父亲最大的痛苦不是辛劳,而是子女长大以后把他们像榨干的橘子皮一样抛在马路边,还要再踢上一脚。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就写了这样一位可怜的父亲。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巴尔扎克享有“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之父”的美誉。一位著名学者说,如果法国人不承认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之父”的话,那么只能说孩子不配有这样的父亲。  相似文献   

10.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另一位法国文学大师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这样说道:“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法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泰纳在其《巴尔扎克论》中评价道:“巴尔扎克跟莎士比亚和圣西门三人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人性的最丰富的文献馆。”自然主义小说大师左拉也将巴尔扎克誉为“天才的创作家,未来文学最强有力的工匠。”巴尔扎克以庞大的作品总集《人间喜剧》,为…  相似文献   

11.
1850年,被称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之父"的巴尔扎克辞世。几乎与此同时,在法国的土地上有一个婴儿悄悄地诞生,他就是基·德·莫泊桑。  相似文献   

12.
文学家与小偷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克一生潦倒贫困,一天,他写作到深夜,一小偷光顾,巴尔扎克看到小偷到处乱翻,便对小偷说:“我白天都翻不到钱,你夜里难道能翻到钱吗?”  相似文献   

13.
《守财奴》是从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里选出的片断。兹就巴尔扎克其人、《欧也妮·葛朗台》其书以及节选部分的有关问题,介绍一点资料,谈谈笔者的浅见,以供备课参考。 (一) 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也是在世界文学史上得到公认的资产阶级的最卓越的作家之一。 他的全称是:奥瑙利·特·巴尔扎克。奥瑙利是名字,巴尔扎克是姓,“特”在法国人的姓前是作为贵族出身的标志。巴尔扎克的祖父是农民,父亲属于中产骱级,并非贵族  相似文献   

14.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写了99部小说,尤其是他写的《人间喜剧》更是为人们所喜爱。有一回,几位朋友应邀到巴尔扎克家,刚到他家门口,就听到屋里传出激烈的争吵声。“滚出  相似文献   

15.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他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  相似文献   

16.
相传,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成名以后过于自信、武断,常常自诩能预知人的未来。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来拜访巴尔扎克。她拿出一本封面有些发黄的小学生作文,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巴尔扎克,说:“巴尔扎克先生,您是一位大作家,所以我想请求一件事,请您仔细看看这本作文,并回答我,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他将来的前途又怎样?”巴尔扎克面对这位心情急切的老太太,十分仔细地看完了作文本,然后问道:“你是这位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都不是,先生。”“那一定是亲戚?”“也不是。”老太太一直摇头。“那么,恕我直言,这孩子今后出…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自然的生命,是重要的,但丰富的思想才能使生命光辉灿烂。先贤对此有精到的论述: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有力量的人”,苏格拉底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韦伯有一句名言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相似文献   

18.
一、课堂导入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8月20日,巴尔扎克葬礼在拉雪兹公墓举行。他的好友,法国浪漫主义运动领袖雨果冒雨来到公墓面对前来悼念的法国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雨果的这篇演讲词——《巴尔扎克葬词》(板书课题)。怎样学习呢?我们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板书“探究”)。这节课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探究,一是诵读,探究作者的情感和思路(板书“诵读探究”);二是品析,探究课文语言所蕴含的哲理与深意(板书“品析探究”);三是比较,探究这篇演讲词独特的风格与特点(板书“比较探究”)。二…  相似文献   

19.
被马克思称道为“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的巴尔扎克,通过他的《人间喜剧》,以编年史的方式,描绘了法国资产阶级在其上升时期,即在一八一六年至一八四八年这一时期内,如何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里,逐步取代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的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巴尔扎克抓住“金钱”这一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特殊商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典型,深刻揭  相似文献   

20.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了合称《人间喜剧》的91部小说,有2400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巨匠,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都兰地区图尔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巴尔扎克是长子,但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出生不久父亲把他送给别人抚养,长大后进人教会学校寄读。小时候巴尔扎克的成绩不好,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会考中,竞名列第32名,因此父母和教师都没有对巴尔扎克抱什么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