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既是高校思政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多元文化冲击与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全面提升个人的政治、专业和道德等核心素养,需要从顶层设计、高校和思政课教师三个层面着手,形成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整体格局。顶层设计层面要加强制度设计,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精准施策,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搭建发展平台;教师个人层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实践中锤炼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各高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无论从数量、结构、教学科研和教育培训等总体情况,近几年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系统地从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情况来看,还是不尽完善和理想,而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根据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继续教育明确提出的有关要求,需要从形式、内容和机制等各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教育深入研究,积极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胜任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探讨:政治素养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首要标准,教学科研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重要保障,专业理论知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坚实基础,职业态度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关键要素,个人特质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个性要求。基于对187篇学术期刊的分析研究,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招聘配置、培训管理以及绩效考核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更高要求的教书育人及协同育人使命.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中,两者长期处于疏离状态,不仅表现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职业分立、协同育人文件要求与现实之间存在藩篱,而且体现在思政课教师缺乏参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疏离现象既是高校管理制度条块分割、协同育人平台缺失的产物,也源于教师队伍的内动力不足.思政课教师灵活兼任辅导员是实现衔接的可行路径,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论特长、有效补齐辅导员的理论短板,同时又可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素材、补充其实践短板,是打破疏离状态的良好路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新路径的实现,既需要高校用政策保障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动力,又需要高校铺设协同育人的平台,以灵活的管理推进兼任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是一种拉近高校思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积极力量,提升亲和力是开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要求,应从思政课教材、教师、授课方式、社会实践等方面入手,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学校思政教育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是否拥有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保证政治性和理论性的统一,是建设高校思政课程的关键,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根本,也是全面提高和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措施和重要保证。政治性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和基础,想要做到科学有效地讲政治,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以充分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学术理论性是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提,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在学术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坚定信念、创新思维、宽广视野的新要求新内涵。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锤炼不足、教师自身专业能力欠缺、教师创新能力薄弱和教学工作受社会不良现象冲击等挑战。因此,教师应坚定政治信仰,高校应重视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培训体系以及完善思政课教师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实践教学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教学有效性、实效性的重要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推进,既需要思政课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能力,也要求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教学管理和绩效管理,更需要建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彼此协调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质,上好思政课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终要求.本文从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和研究评述三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概括.  相似文献   

10.
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核心能力,是建设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内容,主体自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核心能力发展的目标导向。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实现对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自觉把握和主体超越,就需要以真学为知识目标、以真信为信念目标、以真懂为情感目标、以真用为行动目标。  相似文献   

11.
吴强  汪先明  吴昊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31-32,9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高校的声誉.本文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出发,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16,(6):81-8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需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这"四个意识"既是对我国高校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做好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将自觉增强"四个意识"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作为深藏于高校课程思政教师政治素质最深层次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政治底蕴主要借助于教师的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是非观等为课程思政根本性质和教师主体自觉提供稳固而持久的内在保证.随着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厚植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底蕴既是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又是来自教育哲学的理论要求,还是课程思政实践中的现实要求.厚植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底蕴,需要教师自身注重反思性实践,高校积极搭建教师合作平台,教育部门组织有效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14.
构建高校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常态化机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任务。在常态化机制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从认识维度、关系维度和实践维度方面正确把握高校领导干部讲思政课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正确认识高校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和高校思政课教师讲思政课的关系,正确认识高校领导干部做好管理工作、业务工作和讲思政课的关系,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从顶层设计、协同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探索常态化机制构建的实践途径,有助于守好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构建大思政格局,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访谈式教学法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发展。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出现访谈内容不够合理、访谈对象选择有待优化等问题。这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握课程教学要求、深入调查了解访谈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访谈内容重难点、扩大思政课访谈对象范围、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等路径,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访谈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蔡清伟 《教育评论》2020,(8):114-118
依据社会学角色理论的视角,从角色分化、角色意识、角色执行力探讨"六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规范的社会学解读。"六要"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规范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角色属性的特殊性。以"政治要强"发力,重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角色规范是时代诉求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不仅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意识上加强对"六要"的认识和领悟,而且最终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对"六要"角色规范的执行力度上。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大学生培育中是一个特殊群体,比一般专业课教师需要有更加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而且还要具备有别于专业课教师的更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研判能力,无论在教育教学还是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都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所以,政治素质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质。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90后”、“00后”大学生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其自身各方面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亟需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基于此,我们将从考察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问题入手,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分析的视角,探讨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结构,以期从实践上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供可行性方案,从理论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文术 《科教导刊》2023,(21):87-89
时代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的具体举措,符合弘扬时代精神、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现实需要。文章针对当前时代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师生认知欠缺、课堂深度不足,教学内容生硬、教材转化不足,教学过程传统、师生互动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提高认识、把握整体关联,因人制宜、精选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探索教学新法等对策,以期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反思性教学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现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以及提升职业幸福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来看,在反思性教学运用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化反思意识淡薄、教学反思方法单一、反思性教学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等。因此,在实施反思性教学中,通过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意识、熟练掌握反思性教学方式方法、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反思教学培训体系和注重培养研究型教师等方式,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