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融通方面,德国形成了信息型、传递型、混合型和聚合型四种融通模式。因各参与者职责、分工和协作方式不同,每种融通模式的治理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催生融通的内在动力决定了治理模式的结构,不同的融合目标和不同的融合程度形塑治理模式的样态。同时,不同的治理模式对融通的构建也具有正向或反向作用力。德国经验对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加强中学生职业引导,在拓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融通渠道过程中把握质量标准,针对不同的融通目的采取不同的融通模式,设计与之相应的治理模式,激发参与主体的内生动力,在协同治理的框架下使融通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诸多政策为背景,聚焦我国职普融通发展态势,析本征,挖内涵,从职普融通本征内涵深入研判,对构建普职融通发展体系进行研究和实践;集优势,显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普职融通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构建职普融通发展体系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策略,以期能为政府决策部门、管理部门和院校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案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专业建设是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职业本科院校行稳致远的关键保障。在组织生态学的视域下,我国现有的32所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生态系统在专业个体、专业种群和专业群落三个层面呈现出多元的组织结构特征,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专业生态。在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生态系统协同进化过程中,体现出优势特色专业的辐射引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协同共生、外部环境系统的驱动等协同进化机理。为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科学治理其专业生态系统,应坚持固本培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内涵建设的基础上,促进专业之间多元协同,实现从专业到专业群的跨越,以优化系统内现有专业结构。同时,科学布局系统内各专业群,确保不同专业群各安其位、各尽其用,以实现职业本科院校专业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的教育制度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二者有较大的差异和独立性。本文在对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异同着手进行论述,探索本硕融通创新性培养模式,并对其实践成效进行阐述,以期充分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协同培养,相互促进,实现本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文章基于整体性视角,从思想渊源、制度基础与社会需求三个维度出发,分析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义:回归教育初心在于坚守人本理念、体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与差异性,这是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渊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个体多样化需求,"破旧立新"成为必然选择。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效性、连续性支持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有效衔接、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以灵活多样的路径选择,为人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社会发展渴求卓越人才,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以合规律的教育,输出具备卓越特质的人才以回应社会诉求。在明晰要义的基础上提出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6.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存在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与专业教育契合度不够等瓶颈问题。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制定"通专创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整体性学习情境、开展基于创新创业理念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基本形成了结合专业、完成学业、规划职业、保障就业、实现创业的"五业融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前很多乡镇普通高中都开展了家校融通活动,这是因为高中时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肩负起了繁重的学习任务,学校肩负起了重要的人才培养职责。在这过程中高中生年纪虽然接近成人,但思想依然不成熟,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家校融通,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巨大,发展面临困境。群体转型的目标是形成多样化办学模式,从结构上完成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以多样化办学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要以结构的改造为核心,从治理的视角,使院系、政府、社会、企业等核心利益相关者形成平等互动协商的关系,界定政府角色,出台法规保障,改造专业、师资和课程,根据高校自身不同的条件和环境,选择不同的转型治理模式,才能真正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各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双赢互惠的联动关系,但是,由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主体在联动过程中存在自由博弈的情况,导致两者间的联动机制陈旧且低效。厘清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关系,变革和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对于驱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向变革、实现新型城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呈现融合、开放、协同、创新等新趋势,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成为了时代需求。文章以区域教育信息化合作基础上的"联动发展"为视角,利用"动机—行为—过程—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展开分析,进而形成区域教育信息化联动发展模型,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院校、社会四大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以"协同发展"为共同目标的多中心治理局面。文章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层面进行论述,指出要维持治理局面的稳定,需在明晰"多中心"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打破"单中心"的桎梏,通力合作,打造一条"四足鼎立"的多中心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使学生既具备劳动力市场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又具有为适应生活和职业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和充实自己的能力与知识。本文分析了"双证融通"模式的优越性,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职教育中实施"双证融通"的途径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具有高度的耦合性,这使得二者的联动成为必要。从湖南省两大产业的发展实际着眼,二者的联动可以适用的模式主要有产业融合型、旅游产业价值链延伸型、文化产业价值链延伸型、文化产业场区景点化模式以及营销环节的联动型等五种。为了确保两大产业实现联动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做好相关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做好服务,创造有利于创意人才培养和社会资本进入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校企合作中除了校企双方积极参与外,还需要政府的主导和行业组织的协调,他们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政校企行构成校企合作的有机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职业院校校企联动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探讨国际经济社会分工下国家经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中职业院校与企业如何有效互动,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服务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另外提出了企业、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在校企联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各自定位、以及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新职教法提出的普职协调发展内涵丰富,有利于厘清普教与职教的发展关系,回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外部需求,完善现代职教体系,满足个体对于多样化优质教育机会的诉求。然而,普职协调发展面临职教高考制度设计缺陷、升学制度不够完善、中等教育阶段普职课程融通度不高、高等教育阶段的逆向转学不畅、横向融通的评价制度未有效建立、普职统筹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处于探究阶段等问题。为此,需完善职教高考和升学制度,实现职教内部纵向贯通;强化课程融通、逆向转学和评价制度建设,推进横向融通;建立区域协调、学习成果的融通与互认制度,强化普职统筹;从办学资源投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公平就业环境的营建、教育创新的制度机制等方面,给予普职协调发展多元保障。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定位与发展模式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要体现高职教育的性质并发挥功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定位.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目前应坚持专科层次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条件成熟的可培养高一层次人才.在专业结构方面,向综合性方面发展,促进专业交叉,整体提高.而其发展模式要向多样化方向推拓,为行业和地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结构性双师型: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之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现实困境和思维困境.即双师型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没有充分正确认识“双师型”的内涵而将理论和实践的重担全部置于教师个体身上.从而难以区别对待、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要解决这两个困境,必须改变思维,走“结构性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之路,采取让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同时并存、竞相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以使其各自得到充分发展并产生优势互补的融合效应,从而实现整个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