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民国时期,为适应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批以经营汽车运输为业的汽车公司应运而生,主要有商办、官办、官商合办三种经营方式。然而,随着公路的大规模修建和投入运营,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流域四省公路管理机构开办相关培训班,培养了一批驾驶人员与车务人员。同时,为维护交通安全与秩序,流域四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政局动荡,地瘠民贫,天灾人祸交相侵袭,到处都是衣食不周、身体羸弱、缺乏免疫力的疾病易感人群。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低湿阴霾的人居环境,不良的卫生习惯,使淮河流域广袤的农村成为传播媒介中华白蛉生活的天堂。众多无钱医治的患者不仅随时有死亡的危险,而且在白蛉吸食血液时,微小病原体轻松完成在宿主与易感人群中的不间断转移。在上述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支持、不断强化,黑热病如同星火燎原般在淮河流域恣意流行。  相似文献   

3.
黑热病是民国时期肆虐淮河流域的一大传染病,夏季最为盛行。该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自1931年江淮大水灾之后,患病人数逐年增加,患病区域不断扩大。受经济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大多散布于乡村,城市较为少见。总体而言,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30岁以下的人居多。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河南淮河流域水灾频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水利失修。为了减少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相关部门采取了设立水利机构、实施水利测量、兴修水利工程、实行工赈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而且解决了农田灌溉排水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类传染病在全球时有发生和暴发流行,高校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学生来源广、密度大、接触密切等,最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因而其防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从高校卫生工作重点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为切入点,分析落实传染病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小学校是社会多成员的大人群,学生从四面八方往来于学校,传染病便会从各个角落进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当疾病影响到一个区域,就会形成瘟疫。若我们对每位学生能很好地防控及管理,则可能更加提高医疗质量、进而提升人类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7.
传染病的流行和爆发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本文主要从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方面介绍了传染病流行和预防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人们对此有更多的了解,不断增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收集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教育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一阶段安徽淮河流域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概括总结,深刻探讨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认为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教育是在落后中缓慢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受到教育经费不足、地方风气保守、自然灾害等不利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07,(8X):20-21
一、基本知识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非典"、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新型病毒威胁,社区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作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的指导下,针对传染病特点做好常态化防控、实案化准备和效能化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证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流经多个县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方志资料十分丰富,与经济相关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关于经济开发与水利建设方面的记载俯拾皆是。这些方志资料在继承清代方志经济类目的基础上而有所损益,清晰再现了淮河流域经济的崭新发展变化及其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轨迹,凸显了鲜明的时代与地域特色。民国淮河流域方志中保存的大量经济文献,为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提供了丰富的有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民国以降,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淮河流域煤炭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政策法规支持与铁路的助推为淮河流域煤炭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企业管理机制的健全、资金的多方筹措和机器设备的更新,则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在动力。从产销量与收益状况来看,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煤炭业开发绩效显著,尤以中兴煤矿、徐州煤矿、淮北煤矿及淮南煤矿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自然灾害十分频繁,高频率的自然灾害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带来了极大地影响,致使人口大量减少、大规模迁移以及灾民生活质量的大幅下降;社会经济日趋崩溃;濒于绝境的灾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起而抗争,并严重影响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回顾经典的传染病模型,从隔离和接种疫苗两个方面,对复杂网络上传染病防控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人群集中、相对封闭的特殊场所。师生相互接触机会多,一旦有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很容易造成传播。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可能导致全班或全校性的疫情暴发。因此,传染病防控是保证校园稳定和教学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尚小,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健康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控,将传染病的危害降到最低,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我校一直将传染病防控列为日常工作的重点,防患于未然,树立了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的防控意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春季是呼吸道等传染病高发季节,为此,郧县教育局早计划、早安排、早动手。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传染病无处不在,时刻威胁着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学校做好防控传染病疫情建设责无旁贷。文章从应对疫情制度和防控措施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思路,以期减少和防治传染病传染和扩散。这对于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做好防控传染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是我国传统的重要经济区域。由于自然原因、人为因素和社会政治原因,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灾害频发,主要有洪涝灾害、蝗灾、旱灾以及疾疫。其中,民国10年、20年及27年水灾是民国时期淮河流域最著名的三次大水灾。这一时期淮河流域的灾荒主要有4个特点,即以洪涝灾害为主,间隔时间短,波及范围广,影响大,后果严重,持续时间长,多灾并发等。灾荒造成了诸如民众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遭到损失和破坏、流民增多、匪祸严重等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不仅对流域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安定、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长久的负面影响,而且成为流域内人民长期贫困与落后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1949—2009年,淮河流域铁路部门秉持“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旅客关注的购票、候车、乘车、餐饮等问题为突破口,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服务内容与服务标准,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旅客候乘的舒适度与满意度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传统民歌的过渡性与融合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  张莉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2):136-139
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淮河流域在文化的传播上自然地成为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渡带.淮河流域传统民歌音乐审美特征与其它地区相比,在体裁、调式音阶、节奏节拍等方面存在多重风格并存的融合性与突显的过渡性.通过对淮河流域与其它地域典型传统民歌的剖析发现,淮河流域的传统民歌在传播中一方面完整完善着自身的曲调结构,一方面又随时空的转换,经过不同地域文化的滋养,不停地发生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创新而最终融合孕育出众多新的曲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