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精准资助为导向,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资助育人体系首先必须明确其内在要求,即资助育人目标要明确、资助育人对象要精准、资助育人内容要重发展、资助育人实施要公平。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中存在的资助育人理念认知误区、资助育人群体识别缺乏准度、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缺失、资助育人管理流程不够全面等问题。建议高职院校采取以下策略:树立精准理念,深化资助育人的价值认知;做好精准识别,强化资助育人的对象判定;落实精准开展,完善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促进精准管理,健全资助育人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一直都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在“五育并举”视域下,如何将资助育人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阐述了“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与新时代需求相适应的、符合"双高"目标的发展型学生资助体系是保证全体学生学习获得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需要结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创新资助管理体制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学生在学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参与资助机制,强化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职能,形成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团学组织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以第二课堂为纽带的系统资助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人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一个由六个系统构成的立体网络系统.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途径体系、主体体系、组织体系和评估体系。科学建构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后扶贫时代,高职院校实施发展型资助具有多重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减贫战略的落实,创新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高质量的实现教育公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破解高职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完善资助育人体系。为了更好地落实发展型资助,高职院校可以从思想引领、精准帮扶、能力提升、范式转换和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发展型资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师》2021,(1)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建立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疫情防控常态化,促使高职院校加快学生资助工作内涵式建设的发展。文章从高职院校困难学生的成因与心态着手,就疫情给学生资助工作带来的新挑战进行了分析,针对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发展型学生资助模式进行了探析,以期构建发展型资助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反贫困理论的科学赓续,对改革开放以来资助工作的科学传承和对高职院校内外环境的科学研判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力素质是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的基本要义,精准施策是其关键原则,教育公平是其不变的价值旨归.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的具体落实存在三种现实困境:领导重视不够,无法有效贯彻育人理念;育人方法不够合理,无法真正做到精准资助;师资力量不齐全,无法真正落实育人工作.高职院校践履发展型资助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实现方法,构建长效育人机制,配齐和完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反贫困理论的科学赓续,对改革开放以来资助工作的科学传承和对高职院校内外环境的科学研判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力素质是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的基本要义,精准施策是其关键原则,教育公平是其不变的价值旨归.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的具体落实存在三种现实困境:领导重视不够,无法有效贯彻育人理念;育人方法不够合理,无法真正做到精准资助;师资力量不齐全,无法真正落实育人工作.高职院校践履发展型资助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实现方法,构建长效育人机制,配齐和完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9.
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具有育人、激励、导向等多重功能,目前,高职院校在践行该模式的过程中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同时存在问题。为促进该模式在高职院校有效践行,首先领导要重视,让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真正得以践行;其次要制定政策,让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持续践行;然后是高职院校应科学制定发展型资助育人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劳动教育研究综述,然后分析了五育并举教育格局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意义,最后提出了五育并举教育格局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困难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强、复杂程度高、覆盖面广、基数大的工程,尽管部分高职院校已从保障型资助过渡到发展型资助,但基数庞大、困难种类繁多的困难生不仅制约了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开展,还间接阻碍了育人形式的创新与长效发展。而“三全育人”理论的引入,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发展之势融入发展型资助,不仅契合困难生成长规律,还从发展准备、发展教育和发展评价三个维度创新育人形式,进而促进困难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不仅是助困,也是培育人才、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构建以就业力为核心的"发展型"资助模式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果,有利于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能力。高校需要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在实践中锻炼贫困生的就业力;以贫困生需求为导向,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搭建实践平台,以"项目式"资助模式锻炼贫困生的综合能力,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生积累心理资本和情商资本。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不断发展,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是,其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系统论,随着其在教育系统中的不断运用,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许多专家学者对“五育融合”展开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整体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缺少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成果亦甚为少见。基于此,探讨了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五育融合”育人的现实情况,指出了“五育融合”育人存在的割裂、失衡、博弈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树立新的育人理念,并对“五育融合”做出统筹规划与资源配置,配合课程思政教育与教学评价体系,全方位落实“五育融合”育人的策略,旨在切实提高融合育人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钟飞燕 《教育与职业》2023,(20):105-111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运用系统思维助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成效,促进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和课程建设提质增效。然而,受育人主体协同不足、育人场域“重术轻道”、育人渠道衔接不畅、育人方式融合不深、育人路径实施不力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此,建议基于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开放性和创新性,通过师师互动、术道同行、德技并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方式,构建强师育人、专业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五育融合”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打破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促进各育人环节和育人要素有机协同,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广、贫困生认定机制不优、助学贷款利用率不高、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不足、奖学金助困意义不大、精神层面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有资助制度不全、政府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机制滞后、自我认知偏差、家庭归属欠缺等。高职院校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力求资金来源多元、资助结构多元、资助方式多元,实现资助与育人双重功能,促进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型"资助已成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然趋势。在"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具体实践中应坚持差异化、个性化的以人为本原则,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多元资助原则,权利义务对等的双向付出原则,同时注重过程管理、知识管理、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8.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样态,也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五育并举”的视角,解构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逻辑,并以人格建设为切入点和契合点,分别聚焦于信念教育、学生发展、师生互动、审美素养、品格意志五个层面,发挥了“五育并举”的引领价值,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潘霞 《成才之路》2023,(16):141-144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五育融合”是新时代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需求,是一种思维突破,也是一种理念创新。文章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实施“五育融合”面临的困境,提出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教育淬炼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以期培养出“政治合格、技能精湛、体能过硬、文化素养高、劳动意识强”的新时代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2018年,首批"00后"进入高校,恰逢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目标。如何针对"00后"学生特点,突破重技能、轻素质,重智育、轻体美劳育的弊端,实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研究"00后"学生特点基础上,针对高职院校"五育"短板,从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推进"五个思政",实施素质学分制,"五育"环境营造等方面补齐高职学生"五育"短板,有效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