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4"中本贯通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模式,已在江苏、山东、上海、吉林等多个省(市)先行实践。对改革先行者上海市的中本贯通政策实施状况进行整理分析,厘清其成功经验和实践缺陷,能为其他省(市)推行并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福建作为拟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的省份,要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学习借鉴并创造性吸收上海市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上树立理性思维、加强理性判断,有效预防政策洼地和政策缺陷,提前预判和化解政策实施困局,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加快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服务新福建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国庆 《江苏教育》2015,(12):51-5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3+4"中本衔接项目试点,合作学校双方在生源需求衔接的定位、招生工作的生源质量、专业设置衔接一致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关注点、项目期望值与现实等五个方面存在内涵差异化,可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本科教育层次、把好招生环节中的生源质量关、完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七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差异融合,促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3+4”中本衔接项目试点,合作学校双方在生源需求衔接的定位、招生工作的生源质量、专业设置衔接一致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关注点、项目期望值与现实等五个方面存在内涵差异化,可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本科教育层次、把好招生环节中的生源质量关、完善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七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差异融合,促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黄小璜 《江苏教育》2014,(20):55-57
中高职有机衔接的"3+4"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实践中,要合理制订"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制定"3+4"模式课程标准,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衔接;制定"3+4"模式课程考核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评价衔接;制定"3+4"模式教师培训制度,实现教师培养和培训衔接。  相似文献   

5.
王杨  汪姝含  康淑娟 《教师》2019,(14):125-126
“中本贯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关键是课程的衔接问题。面对新形势,高师院校应在课程衔接上重新规划,建立三方协同衔接的育人平台,构建“全能型”的衔接课程体系,完善双层教学的顶层设计,并创设多元立体的考核体系,以有效解决“3+4”中职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不衔接的问题,从而达到中职本科学前教育课程的相互滲透和补充,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校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将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贯通中职学生继续学习提高的通道,可以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融合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理念,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本文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试点项目的实践,对"3+4"中职——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4"人才培养方案一、概述本方案衔接的3年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四年本科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一)该方案由3年的中职方案和4年的本科方案组成,既相对独立,又合为一体。(二)中职方案与非"3+4"中职的培养目标有很大区别,即由以就业为目标变为以转段升学为目标,也兼顾了个别学生在中职段结束后就业的需求。(三)方案加大了中职段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以便为后续本科段的学习奠定较扎实的文  相似文献   

8.
江苏试点的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作用日渐显现,为中职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处理困惑及课程衔接不适当的现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从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的比重调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平台课及专业技能课的合理安排、具有"3+4"特点的基础文化课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的确立、师资和实训资源的互享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广西试点运作“3+4”中职升本的办学模式.“3+4”模式的运行,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中高职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并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中本贯通”专业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融合发展是“中本贯通”专业的核心环节,课程衔接是“中本贯通”专业的内在联系。从“中本贯通”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出发,结合新工科背景下的育人新要求,提出了对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新期待,并针对机械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贯通的3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解读了3种模式的内涵,分析了"3+3"模式"技能导向,考试选才,普遍适用";"3+2"模式"两校协同,两段衔接,两层‘直通’",五年一贯制"一个主体,一贯五年,一体化运转"的特点与优势,在对三种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提升衔接贯通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选择贯通模式,根据模式的不同合理设置课程,合理规划布局衔接的专业,严格论证审核衔接模式与试点专业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常州工学院和五所合作中职校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及标准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校企合作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近五年来"3+4"项目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围绕中本衔接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对目前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途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高职"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开展,为中职学生继续深造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本科院校提供了稳定生源,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建立是试点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要认真比较分析两个方面:一是"3+4"的"3"与普高、中职的比较,二是"3+4"的"4"与普通应用型本科的比较。根据比较分析的结果,制定出符合教育规律、具有"3+4"特征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任。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做不同的尝试,中职-高职培养模式、中职-应用本科培养模式均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之举。该文将结合上海某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工匠精神"培育项目,对中本贯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共同合作的教师教育"双导师制"已成为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在分析当前"双导师制"在教师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探索"3+4+3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理论体系及该模式的运行过程及保障措施,以期加快教师教育改革步伐,进而为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介绍了"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的做法,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残疾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和质量对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2+3"学制的建立,符合残疾学生及其家庭的现实需要,符合残疾学生能力发展规律,能提高残疾人就职创业能力。通过设置合适的专业和一体化课程,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推动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3+4"中职与本科教育分段培养是新的形式下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如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活动做好课程衔接,根据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思索、调整和总结,在这里谈一些对"3+4"英语教学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19.
在“丰富学习”核心理念及核心价值追求引领下,采用整体思考与系统完善的方式,对已有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实施经验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再建设,把幼儿园基础性课程内容“4”与特色性课程内容“1”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积极形成可供实践操作的基本样式,为每一位幼儿提供适合其个性化学习的优质服务,丰富其学习主题、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使课程真正成为涵养生命、丰富自我、提升能力、完善个体、促进发展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3+4”即“中职3年+本科4年”中高职七年一贯制衔接模式,是目前对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与新突破。“3+4”中高职衔接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内在诉求、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失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中,培养目标的衔接是首要,专业的衔接是载体,课程的衔接是核心与落脚点,质量监控的衔接是重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