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5月,大修后的《职业教育法》(简称“新职教法”)颁布实施,新法吸收了我国20多年来职业教育重大的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尤其是明确了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规定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路径,解决了长期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我国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具体而言,新职教法对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进行了明确定义,其内涵包括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价值导向等,并对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规定,确保培养模式始于职业、终于职业,在职业教育参与者方面明确企业是重要的办学主体、教育主体和重要的参与者,学生和教师应该有相关实践经历并达到一定的技术技能水平,推动教育体系实行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以上方面描绘我国职业教育的清晰图像,对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足。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提高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增强社会契合度和适应性方面作出了规定。运用扎根理论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保障力度、社会参与程度、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程度、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公众认可程度五个维度。基于此,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路径有:构建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职业教育的格局,增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建设国家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学习者提供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发展通道;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适应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多元传播主体,打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地方职业教育条例是依据上位法《职业教育法》及相关法律,结合地方实际对国家法律未作规定的事项作出“突破性”规定的地方性法规,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更具丰富性、创新性、针对性。基于现行有效的11部《条例》比较分析发现,《条例》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利益主体参与、办学支持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既有共性,又具有差异性。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后,《条例》部分内容体现出滞后性,其中“可以”和“应该”的规定难以解决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总结分析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新《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内容,分别从授权性规范、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对推动建设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形成多元办学格局、优化资金管理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修订或确立地方职业教育条例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支持鼓励企业办学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法”)的一个亮点。法律规定要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成果,体现了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贯彻落实新法,要深入研究企业办学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引导企业办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职教法),及时回答了新时代人们关切的问题。特别是该法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角度,把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从过去的“并举”提高到“并重”的位置,确立了职业培训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半壁江山的地位,并从培训办学主体、学校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八个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突破性规定,为促进职业培训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美国改变了当时农村贫困落后的局面并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强国,农村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研走访和文献阅读发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还存在许多薄弱之处,主要表现为办学模式普教化、办学经费不足、办学主体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美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成功经验主要有教育经费充足、办学主体多元、师资供给较充裕、教学质量高以及产研能力强等。美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经验启发我国可从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形成经费长效投入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参与、保障“双师型”教师供给以及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来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职教信息     
河南省制订实施 《职业教育法》办法 为了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河南省制订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并于1997年7月25日经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 该办法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结合河南省实际,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结构体系、发展依据、办学职责、管理体制和经费渠道、保障条件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河南省实施职业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发展初等职业教育,开展各种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法》的颁行,为我国职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提供了法律保障;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实现观念的转变。转变的重要内容是:职工教育就其内容来说,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就受教育者来说,要以工人为主体。也就是说,要把过去的以岗位培训为主,转移到“两个新主体”上来。 先谈谈职工教育内容为什么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因为职业教育是为职业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包括就业准备、在职提高和转换职业所需要的教育。它的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人的  相似文献   

9.
新职教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和政策举措转化为法律规范,形成了职业教育“一融三通两提升”的新格局、新理念、新规范,对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转型发展具有极强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其中,建设技能型社会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等新理念入法,指明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转型发展的目的定位。新职教法第四条规定的“七个坚持”,从领导体制、办学方向、根本任务、发展模式、教育目的、教学重点和服务对象七个方面,更是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转型发展的实施原则和改革要求。通过解读这些理念和原则,进一步提出实践策略,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论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途径与推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终身化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发展途径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好学校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从重视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强普职沟通、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实施课程开发、职业指导和教育评估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有助于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立法表现形式,新《职业教育法》通过强化“横向融通”与“纵向贯通”新优势、满足“多元办学”与“技能型社会”新愿景,体现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立法指向。该法是对原《职业教育法》的承接与创新,以丰富法律适用主体、打造多元办学格局以及畅通人才晋升渠道为立法精髓,精准把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以新《职业教育法》提出的发展原则为抓手,坚持德技并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深层改革,坚持促进就业,对接企业市场人才需求,坚持面向实践,强化技能人才实践能力,探索新法落实之道,以更好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技工学校承担了为国家培养产业工人、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的功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实施后,技工学校围绕促进就业创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明确培养产业工人服务就业、学制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办学定位,突出校企合作“双证书”制度、坚持技能为先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服务终身职业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等办学特色。技工学校明确办学定位、实现办学特色的路径为:服务企业发展和技能人才就业;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升一体化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多方筹措资金,提高办学效能。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是体现我国综合实力和人力资源的晴雨表。我国职业教育虽取得明显成就,然定位与发展实际却差强人意。已实施2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由于自身的滞后性及存在环境、任务的改变,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主体范畴、权利义务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规定已严重不适,亟待在实践与发展中检视、改良。为此,通过理顺经费筹集渠道、明确办学主体范畴、权利义务互动平衡以及教学模式探索等多元化有效修复与驱动,来完善《职业教育法》,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施行为探寻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法治推进路径提供了契机。现代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在保障教育公平、培养新型农民和打造善治乡村等方面作用明显。当前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面临着无法适应农村“空心化”、办学条件落后、合作匮乏和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总结其困境成因是办学定位模糊、配套制度不健全和政府作用发挥有待提升。未来应在法治轨道上从明确办学定位、健全配套制度和全面提升政府投入力度这三个方面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范畴体系、地位作用、办学职责、办学方针和原则及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原则规定,被誉为职业教育领域内的“宪法”,各地以此为依据制定的法规、规章乃至规范性件更是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全面纳人法律轨道之内,职业教育也在近几年环境因素总体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从理论上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新职业主义理论、创新型企业理论为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提供了因由。从实践上说,企业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的实践样态主要有企业主办型、企业主体型、企业主顾型。我国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仍然受到理论研究的不均衡性、企业办学政策体系的桎梏性、改革创新的快节奏性、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实力的差异性等因素的制约。对此,可以实施以下发展策略,即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推动企业办学政策体系的科学化,深刻反思变革现状,基于区域和企业实际灵活办学。  相似文献   

17.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有利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具体改革举措包括:通过构建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确立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拓展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进一步明确"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是今后一段时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积极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进一步为职业教育注入新活力;通过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保障,理顺职业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彰显技术技能人才社会价值,进一步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但在实践中,产教“融而不合”,校企“合而不作”等问题凸显。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新法”)首次用“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现行法中的“产教结合”,多次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将其作为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9.
新《职业教育法》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法律保障。以法律视角探究新《职业教育法》与《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之间的法律关系,明晰新《职业教育法》中主管部门间的关系、其内部逻辑主体间的关系以及与职教政策的关系,发现职业教育分层依据不合理、学历层次与社会需求不匹配、职普融通不顺畅、职教改革对个人需求不兼顾、相关政策调整不及时等五大内外部问题,提出新法需在实施中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异类等值、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扭转“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观念等展望。  相似文献   

20.
姚静  任莉娟 《教育评论》2022,(10):50-55
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是比较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政府通过出台系列政策为其发展提供路径指引。从政策演进历程看,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探索发展、试点实施、稳步发展三个阶段。在政策的强劲推动下,各地方政府和学校根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关政策,针对“谁来办”“怎么办”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202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类型定位、体系贯通、办学主体、考试招生、学业出口五个方面,为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