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是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产生的。在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凡是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完整,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利益,以英雄气概同外国侵略者作战到底,并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具有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都可以而且应该称之为民族英雄。按照这个标准和尺度来衡量,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对此人们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但是,如果把林则徐同时代、同类型的左宗棠也称之为民族英雄,意见的分歧就比较大了。一种看法是,“中兴名臣”左宗棠的所作所为,都是服务于巩固清王朝的反动统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笔谈左宗棠》赵世培同志的《不必替左宗棠找“帽子”》一文,我觉得作者对左宗棠下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赵世培同志不主张“对任何历史人物都作出总括一生功罪的评断,即戴上一顶非此即彼的帽子”。他认为给左宗棠的一生戴上“中兴名臣”或“汉奸屠夫”这样“各执一端,水火不相容”的帽子,“既不能科学地判定左宗棠的功罪,更不能确切说明左宗棠的阶级立场或政治观点的是非”,因而是十分错误的。他认定,评价左宗棠应该用“阶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是举世公认的。历来尊孔子为史家者甚少,难以定论。章太炎先生独具慧眼,认为孔子的大功在史学而尊之为史学家。笔者很赞同章氏的观点,并就孔子史学上的成就进行探讨,一得之愚,就正于史学界之方家。  相似文献   

4.
骈文,我国古典文学园地中这朵带刺的玫瑰,从它开放以来,一直引起了不同的反响,虽也有人尊之为“文之正统”,但更多的人则视之为稗荑杂草,斥之为“淫靡浮艳”,并将它打入冷宫,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以后。我们觉得,时至今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一文学样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是非功过,作出新的公允的评价,已经是很有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5.
“西洋所震者惟左宗棠”,当时人对左宗棠有如是评语。后来,一个时期内则认为左宗棠是卖国贼;现在则又有认为左宗棠是爱国主义者的。事物的发展与人们的认识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看来,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免不了走一条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之字路。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研究左宗棠的活动经历了一个自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事功评价到总体综合分析的过程.迄今为止,这个研究过程仍在继续发展。由于左宗棠本身及其所处时代的复杂性,更由于论者所持的研究方法、评价尺度和探源溯流的途径不尽相同,因此,对左宗棠的评价褒贬不一。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左宗棠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略谈粗浅之见,权当引玉之砖。一、关于左棠宗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历史,从来是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能够对同一  相似文献   

7.
近百年来,研究左宗棠的活动经历了一个自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事功评价到总体综合分析的过程. 迄今为止,这个研究过程仍在继续发展.由于左宗棠本身及其所处时代的复杂性,更由于论者所持的研究方法、评价尺度和探源溯流的途径不尽相同,因此,对左宗棠的评价褒贬不一.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左宗棠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略谈粗浅之见,权当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8.
左宗棠历史角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对左宗棠的评价存在着意见分歧甚至尖锐对立。本文提出“历史角色”这一概念,试图寻找一种新的评价角度。历史角色的形成,既有阶级的规定性,也有时代的规定性,还有个人成长道路的规定性。本文从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两方面入手,对左宗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笔谈左宗棠》专栏中,参加笔谈者据事论理,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争鸣商榷,谈出了不少新深透辟的看法,使对左宗棠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逐渐趋于实事求是。综观诸多笔谈文章,看法有同有异。所谓同,即是:大家都承认左宗棠这个功过掺杂的人物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曾国藩与左宗棠是晚清时期、乃至近代中国很有影响的两大名臣。对这两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界却出现一种异常现象:为了突出左宗棠的爱国英雄形象,往往把曾国藩勾勒成臭名昭著漫画式的“千古罪人”,再与之进行比较。这种观点却为宣传舆论界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其实,曾、左是否是一对对立人物,还值得进一步研讨。本文就他们二人的出身、对待农民革命的态度、“师夷智”的业绩、办理外交事务等方面及其影响,谈点肤浅之见。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人,宋神宗称之"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明嘉靖帝封之为"先儒胡子";范仲淹赞其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尊之为"天下豪杰魁";苏轼推之为"章为万世程";司马光颂之为"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文天样敬之为"一代瞻仰,百世钦崇";米芾赞之为"宽厚纯诚,躬行力践"…… 他就是一代名师--胡瑗.  相似文献   

12.
苏州大学历史系和江苏历史学会共同召开的左宗棠历史评价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13—16日在苏州大学举行。我很荣幸,被邀参加,对素无研究的左宗棠问题,无疑是补了很好的一课! 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既是残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起义捻军、起义回民的刽子手;他又是收复新疆保卫祖国和坚决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人,宋神宗称之“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明嘉靖帝封之为“先儒胡子”.范仲淹赞其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尊之为“天下豪杰魁”;苏轼推之为“章为万世程”;司马光颂之为“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文天祥敬之为“一代瞻仰,百世钦崇”.米芾赞之为“宽厚纯诚,躬行力践”……  相似文献   

14.
《瘗鹤铭》从唐宋以来,因金石家、书法家的重视而彰显于世。宋黄长睿评价其"萧远淡雅,若其为人",黄庭坚更是尊之为"大字之祖",为书家之冠冕。这正是老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美学观的具体体现,天真无瑕,势若飞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相似文献   

15.
柳下惠是春秋时代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贤人。孟子称之为“圣之和者”,后世尊之为“和圣”。本文从领导学的角度,来探究柳下惠治国思想的内涵,以期对柳“和圣”这一历史人物取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周洪宇 《生活教育》2011,(13):22-25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和优秀的大众诗人,也是我国近现代原创力最强、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学说体系、富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思想家。毛泽东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誉之为"万世师表",郭沫若尊之为"陶  相似文献   

17.
试评左宗棠对陕甘回军的镇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对陕甘回军作战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对这段历史,建国后研究者一般均笼统予以否定,深入、具体分析却嫌不够充分,下面拟做些初步探索,以期抛砖引玉。一在评价左宗棠镇压陕甘回军时,首先应搞清陕甘回军起事的性质以及左宗棠此段活动在历史全局中的地位。陕甘回民起义的爆发,是清朝统治者执行反动的民族政策直接引起的,也是封建统治者加重对西北回民封建剥剥的必然结果,而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则起了催化剂的作用。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  相似文献   

18.
论左宗棠     
中国人民反对阿古柏和沙俄侵略者入侵新疆的斗争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可是这场斗争的领导者左宗棠却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公正评价.长期以来,一提左宗棠,就冠以“祸国殃民的洋务派”、“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等恶谥,成了一个几乎被全盘否定的历史人物.洋务派的功过本来就不能一笔抹杀;对于左宗棠,不提他抗击外族入侵保卫祖国领土的英雄业绩,更缺乏起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如何一分为二地正确评价这个历史人物,本文试提出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先生于《谈艺录》一书中提出了"虚谷欲融合两派,统定一尊"的观点,此观点主要基于方回《瀛奎律髓》中"学老杜自贾岛入"一说。文章认为,方回对四灵诗派奉为"二灵"的姚合、贾岛评价有异,贾岛在方回的诗学理论体系当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据"学老杜自贾岛入"推断方回欲融合江西诗派与晚唐体诗派,此论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进行,新课改、新理念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很庆幸自己赶上了这一轮新课改,走进了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把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同时,中国近代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新课改的新理念走进了历史课堂。在一次题为《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的课上,学生在学习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内容后,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学生的爱国激情纷纷被激发了,各抒己见。但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左宗棠没有什么功绩,因为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随即,教室里又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学生又纷纷议论起来,他们感到疑惑了,左宗棠到底有没有功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