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池子华教授: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成为史学研究中较为红火的研究领域,研究队伍之庞大,研究成果之丰硕,是有口皆碑的,借用英国著名社会史学家哈罗德.珀金的形象比喻,可谓"灰姑娘变成了一位公主,即使政治史和经济史不允许她取得独立地位,那么她也是历史研究中的皇后。"那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张静如教授在中共党史及中国社会史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认为其指出的中共历史研究中存在的“浅、窄、粗”问题是符合实际的,其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的观点是切实可行的.张静如教授的社会史理论观点对中共历史和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带来了中国史学的根本变革。吕振羽继郭沫若之后发表《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系统地探索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上古历史,初步建立起关于中国原始社会史的科学体系,并摸索出一套研究原始社会史的科学方法,成为中国原始社会史研究的开创之作之一,并由此奠定了吕振羽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创者之一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贺晓燕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4):58-65,76
中国社会史研究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随着出土资料、契约文书及民间文献、口述史料的深入挖掘与广泛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史尤其是明清史研究中,社会史已突破传统史学,成为重要的研究范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集合相关文献,对2015年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的热点进行归纳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也是史学研究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笔者从事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凡四十余年。涉足该领域有一些偶然因素,但能取得成绩,则得益于多年来对大量档案资料的阅读、整理与分析。科学研究贵在创新。笔者首倡的天地会创立于乾隆二十六年说就是深入挖掘史料后的一种突破,该说现已得到更多史料的证明和学界的广泛认同。史学研究应关注现实,当代中国黑社会问题成为我关于秘密社会史研究的自然延展,相关的研究结论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已呈现如下新的趋向和前景:趋向于地区性和专题性;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多学科交叉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社会史,即以“社会”而非个人为关注对象的历史研究取向,是近代史学与传统史学之间最显著的区别.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为特征的新史学运动,标志着社会史理念的成熟.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年鉴学派的历史研究实践则使社会史研究成为20世纪史学主流,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史理念受到广泛质疑和挑战.从社会史研究的兴起与流变历程来看,虽然社会史研究致力于将历史学社会科学化,但对理论的过分热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对事实的研究,这正是社会史理念遭到挑战的内在原因.社会史研究要赢得长久的尊重,应该将事实,而不是理论,摆在问题的中心.  相似文献   

7.
历史人类学滥觞于法国年鉴学派,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出现促进了历史学与人类学的交叉与融合。本文介绍了历史人类学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相关理论、概念。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领域,历史人类学已经在华南、华北、江南等区域展开了一些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进一步提倡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即:田野调查、区域取向、底层视角。  相似文献   

8.
1992年9月22日至25日,中国社会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社会史学会成立大会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60个单位的90多名历史学以及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的研究工作者出席了会议。研讨会的主题是;“社会史研究与中国农村”。大会提交论文60多篇,反映了近年社会史研究的新趋向和成果。会议讨论的重点有三个方面。其一为“家族与婚姻”,与会者就历史上婚姻和人口问题、家庭、宗族组织和制度、两性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其二为“社会史理论与社会结构及社区的宏观研究”,讨论涉及社会史研  相似文献   

9.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社会史史料研讨会于 2 0 0 4年 9月 17-19日在天津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西、广东等地 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作为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史史料的首次会议 ,大会首先回顾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总结并肯定了 19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史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会议期间 ,与会学者围绕着社会史史料的范畴与价值以及具体的历史研究过程中社会史史料的挖掘与运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首先 ,就社会史研究对象及其史料范围问题 ,与会代表孟世凯、冯尔康和张晓唯先后作了大…  相似文献   

10.
《儿童观的社会史——近代英国的共同体·家庭·儿童》以Ph.阿里耶斯所开拓的方法,较全面的展现了现代化过程中儿童观变化历史过程的一个典型。本文以与书作者北本正章教授的网上对话形式,从"新历史学"、阿里耶斯的方法、儿童观社会史的目的等角度,探讨构架儿童观社会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王先明同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社会史、尤其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问题。其中,发表于《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4期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兼论历史学的社会学化》一文,在总结近年来国内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成果与失误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套新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理论框架。该文经《新华文摘》等杂志转载后在学术界颇具影响。但时过二年,见诸文字的反应却并不很多。  相似文献   

12.
2001年4月6日至8日,“严范孙、张伯苓学术论坛——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2001年学术年会”在南开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华银投资控股公司联合主办的。来自全国数十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八十余位思想史、社会史专家参加了这次大会,何兹全、庞朴、王玉波、冯尔康等著名史学家光临大会并作重要学术发言。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刘泽华主任作了《开展思想与社会互动过程研究》的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多元与跨学科研究成就了社会史研究的复兴与繁荣。向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跨越,成就了第一批社会史学者;向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跨越,成就了第二批社会史学者;向生态学、环境学以及医疗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跨越,成就了21世纪初的社会史学者。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的制度与生活关系的探索,比较侧重于制度的实行对于生活的影响,关心制度的有效性与局限性问题。一些社会学家强调从现实生活出发理解制度、国家、社会变迁,研究思路发生了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的转变。"日常生活"理论区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制度。就历史学而言,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制度并非泾渭分明。"生活与制度"的概念,既要超越"制度与生活"的研究思路,更要超越"国家与社会"的研究视角,建立起小历史与大历史更加紧密的关联。从"生活与制度"出发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应该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制度化领域打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其中的制度性因素。制度往往内在化于生活,需要从生活理解制度,从生活史的角度促进制度史的研究,同时注意生活与制度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德里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左派马克思主义学者,著述颇为丰富;“中国社会史论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是中外学者特别关注的学术课题,笔者拟就德氏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研究略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重建历史科学体系,把新的历史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对革命史、社会史与思想史作了深入而有影响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走向胜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视社会史研究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1949年以前,学者们在社会史研究方面就程度不同地有过相当不错的理念和著作。吕思勉、顾颉刚等人曾在自己的研究中涉及到社会史的内容。1948年,吴晗、费孝通等人组织过一个关于中国社会结构问题的讨论班,历时半年,中心内容是在中国传统结构中皇权与绅权怎样合作和冲突,它们的性质如何,  相似文献   

18.
由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历史研究》杂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及津、浙、冀、川、武汉等地出版社共14家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社会史第三次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3日至27日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72家单位的135位代表提交了80篇论文和12部专著。会议围绕“中国社会史研究与现实社会”的主题,对“中国家族、家庭的历史与现实”、“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和“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方法”等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会议论文及讨论情况概述如下。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史学的历史贡献和社会史理论体系的建构山西大学王先明论文《浅谈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史学的历史贡献》认为:“社会史学的兴起既同现代社会学的渗透密不可分,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密切相关,而且在社会史学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还将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发挥巨大的作  相似文献   

19.
湖南近代社会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湖南近代社会史理所当然要置之于中国近代社会史大视野之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史研究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去进行.与此同时.湖南近代社会史以近代湖南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应该注意到它与研究湖南古代社会史和中国其它区域社会史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陈其 《历史教学》2003,79(4):42-4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矛盾与冲突加剧,美国的"统一的价值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新社会史应运而生,向长期统治美国史学界的"统一性"发起冲击.新社会史家强调多元文化的美国中各社会集团的特殊性,特别是族群特性.他们反对精英垄断的政治历史,努力建立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构成的"自下而上的历史".新社会史学在史学目的、理论、方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出现很多偏差.特别是对多元文化、多族群特性的过分强调,使历史学传承美利坚民族文化精华、强化民族共同价值观、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受到巨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