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分析】《蚂蚁和蝈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通过描写蚂蚁和蝈蝈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命运,告诉小朋友: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是一篇集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好课文,篇幅虽短,但描写十分生动、传神。  相似文献   

2.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本片断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蚂蚁和蝈蝈由于各自的不同表现而导致  相似文献   

3.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语文国标本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因为这篇童话抓住了儿童的心声,通过儿童喜欢的形式,把“爱劳动”蕴涵在生活的场景中,所以学生很感兴趣。童话写的是由于蚂蚁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全文形象地描绘了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表现,充满了儿童情趣。  相似文献   

4.
谢琴 《中国教师》2010,(Z1):272-273
<正>《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来揭示一个道理,这篇课文也是同样如此,主要讲了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的事情。课文通过蚂蚁冒着炎夏烈日搬运粮食,而蝈蝈则乘凉、唱歌、睡觉,等到寒冬来临时,蚂蚁以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则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的生活习性进行对比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富有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的语文教研活动,教材为《蚂蚁和蝈蝈》,这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蛔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自身前后情况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王鹏 《教师》2011,(11):36-36
一、教材分析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蚂蚁和蝈蝈[江苏教育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蚂蚁和蝈蝈在夏天进行不同的活动,在冬天里就有不同的结局。通过对课文学习,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青年教师卢晗执教该课主要采用引导式,以问题引入和仿照句式训练说话来进行。]师: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第1、2自然段,并思考:夏天,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生:蚂蚁在搬粮食。师:它们怎么搬?课文是怎么样写的?谁来读一读。生1: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师:谁来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2:这位同学读得有些不连贯。(…  相似文献   

8.
赖丽华 《江西教育》2003,(11):29-29
柳州市景行小学戴蓓老师给学生上语文课《蚂蚁和蝈蝈》,让孩子们一部分扮成蚂蚁,一部分扮成蝈蝈,随着老师的朗读,表演冬天里的蚂蚁和蝈蝈有什么不同。老师的课文朗读完了,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有几个演蝈蝈的小朋友,竟躺在地上不肯起来。课后,一位学生走到戴蓓老师的办公室,对她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研讨课《蚂蚁和蝈蝈》 ,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学习很投入 ,读得有声有色 ,津津有味地体会蚂蚁的勤劳和蝈蝈的懒惰。孩子们的思维不时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 :这个小朋友记字的方法与众不同 ,那个小朋友的朗读使听课的老师爆发出阵阵掌声……对孩子们的表现 ,我满意极了。本课的教学只剩下这两个教学环节 :让孩子们比较蚂蚁和蝈蝈在冬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接着进行表演。请看教学片断———  师 :小朋友们 ,在这么冷的冬天 ,蚂蚁怎么样了 ?蝈蝈怎么样了 ?  生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蝈蝈又冷又饿 ,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生…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本文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课文还配有精美的插图,富有儿童情趣,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整篇课文不管从文字还是插图都给人以美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一篇课文有很多词和句,不需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个个都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有心人,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怎样学。我以《蚂蚁和蝈蝈》这课的第一教时为例,来谈谈我是怎样在备课时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在寒冷的冬天悲惨死去的故事。在特级教师王兰、刘军老师亲自指导下,第一教时我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让学生读懂、读好课文;识记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其中7个生字要求会写;在阅读过程中,逐步使学生…  相似文献   

12.
<正>一、案例背景《蚂蚁和蝈蝈》是我在校内开展的一节公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本中的一篇童话,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从而告诉人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一年级学生处于学习初始阶段,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理解力较弱,因此,理解课文内涵、揭示课文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他们思维活跃,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所以教学方法要新颖、有趣、高效。根据学生和文本的特  相似文献   

13.
误区一:教师不指导=学生自主在教学《蚂蚁和蝈蝈》第二自然段时,有位老师让学生通过看图体会蝈蝈夏天在大树下乘凉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又告诉学生第二自然段就写了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生活得自由自在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刚步入小学不到一年的孩子天真、幼稚,常人觉得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一定是"我口表我心".可一节语文课上学生的表现却让我大跌眼镜. 那天,我引领孩子们一起学习《蚂蚁和蝈蝈》一文.课堂上,我提出以下问题引领学生交流:(1)夏天的天气给你怎样的感觉?(2)如此炎热的天气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回答:吃冰棒,喝冷饮,待在空调房)(3)读读课文,看看蚂蚁、蝈蝈在炎热的夏天分别在干什么.评价一下"搬粮食的蚂蚁,乘凉的蝈蝈".(学生:蚂蚁很卖力、很累、很辛苦;蝈蝈很舒服、很快活、很惬意)至此,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已品读完.我没有及时安排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刮起来.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它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的生活习性。告诉人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本文篇幅虽短,但神态描写十分生动传神。文章通过对比,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苏教版教材无论是编排思想、编写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体现了这一基本理念。我们在教学中应…  相似文献   

16.
在低年级进行课内阅读指导,必须人手一份阅读材料(可以打印、刻印)。我选了《伊索寓言》中的《整天唱歌的蝈蝈》和《一把斧子》。这两篇故事从内容到文字都比较适合二年级的水平。指导阅读时,我提出如下要求:看书姿势要正确,要用眼看,不出声;遇到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文字的意思;一边读,一边想:①想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蝈蝈和蚂蚁,你喜欢谁?为什么?③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的导情是把作者蕴涵在课文中的情感传导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化成画面,并将把情感导入到画镜中,从而沟通与作者的情感,受到情感的陶冶。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如果要真正做到既"传道"又"导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境生情可利用挂图入境激情。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教学"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段时,如何让学生体会蚂蚁享受勤劳换来的幸福与满足,蝈蝈体验懒惰带来的痛苦与后悔?可以巧用插图:师:一个"躺"字不足以表现蚂蚁的幸福与满足,一个"又冷又饿"  相似文献   

18.
刚步入小学不到一年的孩子天真、幼稚,常人觉得他们大多数情况下一定是"我口表我心"。可一节语文课上学生的表现却让我大跌眼镜。那天,我引领孩子们一起学习《蚂蚁和蝈蝈》一文。课堂上,我提出以下问题引领学生交流:(1)夏天的天气给你怎样的感觉?(2)如此炎热的天气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回答:吃冰棒,喝冷饮,待在空调房)(3)读读课文,看看蚂蚁、蝈蝈在炎热的夏天  相似文献   

19.
<正>大单元整合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破语文学科知识逻辑的束缚,以儿童生活为指引,整合语文教学材料,让语文教学沟通学校与社会、知识与生活、课内与课外。1.让课堂成为游戏精神生成的场。苏教版一下《蚂蚁和蝈蝈》是一个童话故事,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却因为懒惰差点在冬天丧命。《田鼠阿佛》是美国儿童文学家李欧·李奥尼创作的经典故事,阿佛,一只看似懒散的田鼠,当别人在为寒冬  相似文献   

20.
正在学校教学研究活动期间,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蚂蚁和蝈蝈》一课。学习第2段小蝈蝈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唱歌、跳舞这一内容时,教师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了"自由自在"的含义后,与学生开始了如下对话: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生我觉得是"自由"的。生"讨厌"的。师噢?看看谁能猜出老师想要的是哪个词?生"高兴"的。生"自由"的。师是"懒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辑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