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97年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根据当事人的口述进行实录, 在《北京青年报》上首开隐私倾诉的专栏, 然后集结成《绝对隐私》出版。这个事件具有非常的意义, 因为它标志着一种新的媒介现象的出现。今天, 当你翻开报纸,“隐私倾述”、“情感实录”等栏目触目皆是; 广播电视各类谈话  相似文献   

2.
何志武 《新闻与写作》2004,(9):39-40,44
随着1997年北京青年报开设“情感·口述实录”专栏及其主持人安顿于1998年出版《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实录之一》,全国新闻媒体似乎吹响了“隐私倾诉”的号角,百余家报纸纷纷开设了相关栏目(专版)。一时间,隐私倾诉成了报纸竞争的法宝,成为都市报竞相采用的新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3.
1997年北京青年报女记安顿根据当事人的口述进行实录,在《北京青年报》上首开隐私倾诉的专栏,然后集结成《绝对隐私》出版。这个事件具有非常的意义,因为它标志着一种新的媒介现象的出现。今天,当你翻开报纸,“隐私倾述”、“情感实录”等栏目触目皆是;广播电视各类谈话节目关涉隐私的也越来越多。悄然之间,媒介对隐私的追逐变成了隐私所有在媒介上的主动倾诉。隐私在媒介上的传播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媒介现象。  相似文献   

4.
李莎 《新闻通讯》2013,(12):34-35
私人化、非公开性是隐私的显著特征。然而在当下,隐私话语尤其是普通人的隐私借由大众媒介得以公开表达,并且这种表达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隐私话语不但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并且引发了受众对其进一步的“消费”,这在情感调解类拦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以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为例,对普通人的“隐私消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深层探析。  相似文献   

5.
公开的隐私     
公开隐私成了时尚。有以《绝对隐私》出书的,更多的是某些媒体上的各种“热线”。情感热线、心理热线、情感美酒(或苦酒)等等。隐私披露之处,原来是那些“见不得人的”、“难以启齿的”、“难为情的”事情,纷纷曝光,成为媒体上最惹眼的地方。隐私盛行,首先是有人愿公开。否则,未经允许而公开别人的隐私,早就成轩然大波了。其次是媒体愿意披露。这样看来,各种隐私热线的繁荣,有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味道,别人似乎无权置喙了。但别人的隐私看多了,总有一些疑惑之处,不吐不快。一是个体何以如此愿意披露隐私。诚然,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6.
1998年下半年以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以“隐私”字样命名的图书,其中有《绝对隐私》(安顿著,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贞操隐私》(安静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单身隐私》(安淇编著,团结出版社出版)。据某些媒体报道,还有《非常隐私》、《相对隐私》、《情故隐私》、《情爱隐私》、《男人隐私》、《女人隐私》等等。由于这类图书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受众面比较宽,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一些评论和分析。“隐私”类图书大都是以“实录”的身分出现。曾经被称为“地摊文学”的“隐私”类期刊,大多是文学性与新闻性交融一起的离…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发展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网络隐私争议事件微博评论进行情感及话题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情境下网络用户的隐私态度的异同点与背后机理.[方法/过程]采集2012年至2019年网络隐私争议事件的相关微博评论,对其进行预处理,作为实验数据;基于情感词典...  相似文献   

8.
樊怡君 《今传媒》2020,(2):111-112
本文采用调查法探讨了《爱情保卫战》节目的特点,探讨该节目对众多正在转型中的情感类节目的借鉴意义,查找了情感类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改进方法:情感类节目应坚持尊重隐私和弘扬真实相结合的原则,打造突破同质化重围,注重多元化、多维度与创新性,把握媒介融合大势与新媒体传播对接,从而着力解决情感类节目的低俗化、悲情叙事、窥私严重等问题。情感类节目是各类节目研究中相对冷门的领域,本文的切入点较为新颖,同时通过分析趋势、特点等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今年五月份,继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绝对隐私》一书后,随之《单身隐私》、《相对隐私》、《非常隐私》、《女人隐私》等同类书也纷纷上市,且销量看好."隐私"图书泛滥,某些报刊媒体也曾推波助澜,大肆渲染,"隐私"图书在取得市场效应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由读者向编辑倾诉个人的情感故事,吐露心中的喜悦与烦恼,再由编辑“实话实录”,整理成文,发表在报纸上,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笔者称之为“情感实录”。在丰富多彩的报刊栏目中,我们常能看到情感实录的踪影。如《北京青年报》的“情感·口述实录”、《深圳晚报》的“周末·市民访谈”、《周末》的“原声”、《服务导报》的“十分隐私”、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协会隐私指南》通过聚焦图书馆用户隐私权、制定科学的隐私保护策略、设计系统的隐私解决方案等,指出了数字时代图书馆和服务提供商在保护隐私权方面开展行动的领域,为图书馆将用户隐私纳入图书馆业务系统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也为我国图书馆的隐私权保护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值得图书馆人学习和深思。  相似文献   

12.
’98的文学出版,从上半年到下半年,都有为数不少的热点,比如,由《尘埃落定》等作品构成的“长篇小说热”;由《马家军调查》及反调查作品杨成的“马家军热”;由“思忆文丛”、《走向浑沌》等作品构成的“反思历史热”;由《前沿故事》、《足音》等作品构成的“明星写书热”;由《绝对隐私》引起由《单身隐私》、《非常隐私》、《相对隐私》、《贞操隐私》等作品构成的“暴露隐私热”,等等。一个选题方向形成一个时期的热点,有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女记者安顿推出的《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甫一问世,就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种震动不仅仅是在文坛,更是延伸到了大众群体的各个阶层。  相似文献   

14.
新闻侵害隐私权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8月30日午夜(格林尼治时间22时),英国王妃戴安娜与其新男友、埃及百万富翁多迪·法耶兹乘坐奔驰轿车在巴黎塞纳河畔为躲避几位专门偷拍名人照片的摄影记者的追逐,不幸撞在路边的一根水泥柱上,法耶兹和司机当场死亡,戴安娜被撞成重伤,虽经紧急抢救,终因肺部大出血而不治身亡。戴安娜之死,一时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侵害隐私权问题的强烈关注。 在中国引起“隐私热潮”的是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所著的《绝对隐私》一书的出版,刹那间,“克隆”之作纷纷出宠,诸如《绝对私情》、《单身隐私》等情感实录之类的书竞…  相似文献   

15.
文化领域法治建设滞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文化领域存在着轻视乃至排斥法治的倾向。文化领域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1.立法盲点多。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领域仅颁布了3部法律,分别是《著作权法》、《文化遗产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著作权法》不仅仅针对文化领域,也涉及其他领域。我国文化领域还存在许多立法盲点,许多早该通过立法规范的领域,目前都还是空白。立法滞后,不利于文化建设。如在新闻报道方面,因缺少新闻法,对采访权、报道权与拒绝采访权、拒绝报道权、采访范围和隐私范围等等都没有明  相似文献   

16.
蔡敏 《青年记者》2017,(9):55-56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婚恋、家庭问题都属于私领域,是个人隐私.1998年,记者安顿出版的《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曾经红极一时,但也正像它的名字一样——“隐私”,这种以第一人称为主体的口述隐私,对于婚恋问题的表达以碎片化为表现特征,说的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口述实录后来被认为是“消费隐私”的一种表达. 近20年后的今天,婚姻家庭问题正在走出传统的私人领域,逐渐进入公众讨论以及公共政策的视野.一方面社会变迁伴生的婚姻家庭问题日益严峻,另一方面从政府到个人对于家庭的期待和需求似乎都越来越高,①因此,婚恋家庭议题以个体“隐私”作为表达载体的观念很难适应今天的大众传播需要,特别是致力于构建主流价值观的主流媒体的传播需要,如何讲好多元社会背景下的婚恋故事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特别是2016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婚恋、家庭议题搅动媒体传播,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元年”.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新闻报》事件反映了英国隐私保护制度的缺陷。新闻媒介“以自律换取自由”,《世界新闻报》一类“小报”,滥用新闻自由,以披露隐私追逐私利,践踏新闻专业操守,甚至以身试法。目前英国朝野正就保护隐私提出重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欧盟的隐私管理体制以及主要法规《95/46/EC指令》,阐述了欧盟主要成员国遵循《指令》进行的个人资料的归档工作,并从档案学的视角对各国的隐私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隐私保护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三、新闻传播中对隐私权的侵害 当《北京青年报》女记者安顿所著的《绝对隐私》一书在市场一炮走红后,一时间有关隐私方面的文章、著作纷纷出笼,文化名人、影视明星隐私大曝光几乎形成一种时尚。中国社会似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App隐私政策为研究对象,探究隐私政策文本结构与情感表达的差异。随机抽取并收集工信部通报的不合规App的隐私政策文本,按App类别进行分类后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比较研究发现,商务交易类App隐私政策正向情感最甚,对浏览记录获取的介绍更详细,网络娱乐类App更关注保护其他用户权益。文本结构与具体词组在不同种类App中存在不同,浏览记录与权限获取仍存在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