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毛泽东研究的新层面──评《毛泽东和中国文学》吴戈董学文教授有志于毛泽东研究已有多年,厚积薄发,他终于给人们捧出了455字的新著《毛泽乐和中国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一书。毛泽东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已被人说过多次的后题。多年来,...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一个根本的指针。《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与倾向性统一的理论和对浪漫主义理想孜孜以求的精神,孕育出了赵树理、孙犁等一代文学大家。赵树理、陈犁分别属于观察者型和预言者型作家,他们各从不同的侧面实践了毛泽东《讲话》的精神;一个揭示现在,一个预言未来。他们都是新的民族文学形式的优秀创造者,都为中国现代文学艺术自身丰富多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红楼梦》是极为推崇和喜爱的。他的关于《红楼梦》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的文学解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由于毛泽东特殊的政治家身份,“史贵于文”文艺批评心理、形象的思维方式,他的文学解读带有较多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功利性,是在反映论指导下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并重的解读方法。但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诠释都有鲜明的主体情感体验的介入,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富有个性、独到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依据新出版的(毛泽东文艺论集),对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两个有争议的重要观点提出了新的认识。(1)关于毛泽东的文艺批评观。文章阐明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等重视,是毛泽东品评作品的一贯要求,是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批评观和批评标准,而“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是毛泽东文艺论述中的“个别词句”,可以把它与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区别开来。(2)关于毛泽东的文学与经济、政治关系观。文章阐明政治“决定”文艺是毛泽东文艺论述中的不确切表述,而在总体上毛泽东是继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与经济、政治关系的唯物史观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毛泽东语文教育思想韦志成毛泽东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下面仅就几个问题加以阐述,就教于同仁。一 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及教学目的语文学科教育,在我国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以前是伴随着经学、史学、文学,哲学等一起混合进行的,所以语文学科性质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两篇经典性文献。多年来,人们只注重对《讲话》的分析和阐释,而忽略了《意见》的指导意义。实际上,就两者比较起来看,早在《讲话》发表10年前,鲁迅就在《意见》中对文学和政治的关系、知识分子如何看待自身和大众化等问题上有所论述,后来毛泽东在《讲话》中继承了《意见》的基本精神并有所发展,从而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献。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究竟从何而来?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怎样?这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五十二年前。毛泽东同志在阐述这一问题时曾把生活比为“源”,把文艺作品比为“流”,由此得出社会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的科学结论。然而,前些年有些人怀疑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认为文学纯然是“自我表现”;片面地夸大作家主体的作用,忽视主体归根到底依存于客体的事实,引导文艺家不去深入生活,鼓吹“向内转”,挖掘所谓“无限深透的内宇宙”,重蹈主观唯心主义文学观之覆辙。这给文学创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坚持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为强调“全新中国”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构想,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意识.从其乌托邦意识形成和表现来看,农民子弟身份和浪漫主义诗人情怀强化了毛泽东文化实践和革命生活中的乌托邦色彩,直接影响到《讲话》“政治文本的文学想象”品质形成;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来看,《讲话》是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一次文学艺术方面具体出演,演绎的是社会发展形态的构想与展望,服从于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的乌托邦想象;从20世纪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看,《讲话》所包含的乌托邦意识表现在对民族国家形象与文学形象的共鸣式叠合的理性诉求,是对历史的自行展开过程的一种高清度的把握.毛泽东借用乌托邦思想所显示的不满现存、指向未来的努力,使《讲话》文本和全新文学实践保持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性追求.  相似文献   

9.
文学概论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学中必然面临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毛泽东文艺思想主导地位的突出,使学生成为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广泛主体,以此为出发点,提高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0.
柳亚子先生有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筹雄奇瑰丽词.”一语汉关,对毛泽东的政治业绩与文学成就概括无遗,诚然知言也.确实,毛泽东算得上亘古一入.试问古往今来,一位大政治家如此钟爱文学,而且艺术造诣如此之高者,几人钦?一个外国人也说;一个诗人统治了中国.毛泽东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毛泽东不只是一个时代,而且是一都历史.他是一座文化昆仑,横看成呤侧成峰,你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考察他,都是“高山仰止”.单看他的诗词,谁曾料到,自唐宋的辉煌之后,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古典形式的诗…  相似文献   

11.
文艺理论的借鉴与文学批评的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文学是人学,由此各种文艺理论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是可能的,其次,文艺理论的相互借鉴能促进双方的文学批评,再次,批评家的个性与文艺理论的有机结合能形成批评特色,最后,批评家在理论借鉴中都具有能动性。以上几个方面告诉我们,要发展文艺理论,我们应该首先重视文学批评,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不断促进文艺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中国文艺理论的支柱和来源。然而,无论在过去和现在的学习和研究中,中国仍然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错误的解读,这种误读现象表现在:典型理论、艺术的独特性、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批评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等方面。它不仅影响了文艺界的正确发展,也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文艺理论设置了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新观念、新方法,为内蒙古文艺批评实践增添了生机,打破了以往社会历史批评一统天下的局面。新时期内蒙古文艺批评实践值得深思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确立的“美学的历史的”批评原则在多元化的批评语境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文艺批评家一种不可取代的选择。总结回顾改革开放30年内蒙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所走过的历程,发现成绩和经验时,也看到了许多的缺憾。  相似文献   

14.
地方文学批评为繁荣地方文学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广域文学批评的初始形态,存在知其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它的社会性无法割裂。因此,文学批评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二重性。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批评文本自身具有美感吸引力,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对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分析,深化读者的审美体验,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文学批评在分析文学艺术性的同时,必然要涉及文学作品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对它们作出衡量和评价。文学批评的社会批评性质,不仅使批评在透视作品的社会性时发现其独特价值和局限,而且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评价,使文学批评超越审美和艺术的层面,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获得自身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析学说对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影响是深刻的,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和改造了新时期文学观,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元化;二是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文学批评模式,提出了心理批评方法;三是将创作心理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精神分析学说影响下,新时期文艺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凭借电子媒介优势,新媒体文学批评更加自由、及时、娱乐化,给当下文学批评研究带来新契机。但新媒体技术也导致文学批评过于庸俗,偏离艺术的审美价值,陷入庞杂无序的状态。新媒体文学要树立开放多元的批评观念,使其既不脱离理性思辨,又可达到追求个体化、生命体验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8.
王元化文艺理论思想的学术思想源渊是黑格尔美学思想。王元化对黑格尔美学思想的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学术劳动,具体体现在,他运用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把黑格尔从其客观唯心主义出发颠倒的东西颠倒过来,同时,剥离出黑格尔美学思想中“作出把握事物表身的真实的叙述”的成分,肯定它的理论价值。王元化把经过自己提炼得到的黑格尔美学思想作为一种活的学术思想资源,用于其《文心雕龙》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19.
声称以“艺术”为护照的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曾执教于美国多所名校,讲授文学经典,揭橥创作奥秘,体验阅读与批评带来的“审美狂喜”,其批评手法独具一格。本文拟从《文学讲稿》、《〈堂吉诃德〉讲稿》入手,着眼于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若干关键词,以便清晰地勾勒出纳博科夫文学批评的总体图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论界对批评的“缺席”所展开的批评虽已被新的学术时尚所替代,但“缺席”仍是目前批评的最突出问题,批评的状况并未得到丝 毫改善,本着眼于对中国当代论发展轨迹及构成特征的宏观考察,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剖析,旨在从中找出导致批评“缺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