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指出,"力比多"不但是性冲动的力量,也是人格发展的源动力。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女主人公曹七巧不合常理的对待自己和家人的畸形性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对"力比多"的分析得出答案,是性本能受到极度压抑而得不到宣泄和升华才导致了她人格的变异和人性的失落。  相似文献   

2.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所著的一部关于道德、文化、宗教的经典作品,也是一部关于精神分析的有先见之明的杰作.本文拟从精神分析批评学的角度出发,以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为依据,指出白兰力比多升华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教社会的束缚及其健全人格所提供的保障;白兰力比多升华的途径则在于将早期力比多升华成为爱的信念、艺术美的追求及对人们的博爱;白兰力比多升华的结果是实现了自己本能冲动的适当满足,也避免了自己力比多与社会的冲突,为社会文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最终成为人们认可和尊重的真正女主角.  相似文献   

3.
“颓废-唯美主义”是两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艺术特质,当它借助“世纪末思潮”东渐并被本土化后便表现为一种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的文学现象。艺术上的唯美主义,情感上的悲观主义,精神上的虚无主义,是20世纪中国颓废-唯美类文学的基本创作表征;就其本质而言,其创作只求超越但并不追求升华:用非升华的方式来解除源于社会的压抑,用艺术化的创造方式来实现人生之醉。由于它彰显出一种“美的偏至”的价值维度,所以只能脱逸出20世纪中国主流文学的轨道成为一种特异的现象性存在。  相似文献   

4.
《无字》中的女主人公吴为是一位知识女性形象,她经历了多重欲望的沉浮与挣扎,灵和肉的冲突与升华,焦虑对本我的压抑,最后走向了疯狂和自杀。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无意识、力比多学说、焦虑学说的知识来对该形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左翼文学承载了革命意识形态的吁求,但在文学话语中革命意识形态与情爱和情爱力比多的关系却是复杂的。1920-1930年代,情爱力比多与革命意识形态是矛盾共存的,既相互对立又有共振。而1940-1950年代,则是革命意识形态对情爱力比多的整理时期;到了1960-1970年代,革命意识形态终于实现了对情爱力比多的彻底驱逐。这说明在本质上,革命意识形态对作为个性主体的情爱力比多是排斥的。当个性载体——情爱力比多被驱逐的时候,知识分子也就同时从革命文本隐身了。  相似文献   

6.
“女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而且由于它的定义的杂乱 ,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它的被确认。通过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和文学文本中的被压抑状态的描述 ,可以确证“女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略微针对现存的几种关于“女性文学”的定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正在日益走向时尚化和商业化,失去了诗性的光晕。“美女经济”、“力比多经济”诱发的官能快感代替了审美的愉悦。“文学是天然时尚的”提法以及对“时尚文学”的提倡是对文学创作的极大误导,它恰恰反映了目前文学界的短视、浅薄和浮躁的心态。时尚与文学的关系是有限的,“时尚文学”总是速朽的。当一个社会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严重失衡时,我们需持文化关怀和文化批判的立场。对那些文学的赝品,我们只能拒绝它们,不要去吹捧它们,更不必制造煞有介事的理论依据为它们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15,(3):84-87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是人本能中最基本的内容,从"力比多"出发是解读铁凝笔下女性性心理最合适的注脚。长期以来,女人作为男性泄欲工具,丧失独立个体的生命价值,陷于男性欲望镜城的囹圄之中。铁凝通过不同原欲观的描绘,从多角度无情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性本能的蔑视与禁锢,肯定女性肉体在艰难中的苏醒,呼唤女性主体意识的回归,探寻女性力比多的移置与升华之路。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明确将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把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文论观点主要围绕作家创作的原始动机、文艺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展开,由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是力比多的升华、作品是经作家改造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开拓了文学研究的崭新视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都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明确将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把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文论观点主要围绕作家创作的原始动机、文艺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展开,由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是力比多的升华、作品是经作家改造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开拓了文学研究的崭新视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都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