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不断创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应当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呢?一、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所学校,人际关系主要由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教师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校长是关键。校长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学校里的每一个人,在信任的基础上考虑学校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校长要善于经营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魅力臣服人心。…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关心冷漠,主要表现为对自我发展的冷漠、对人际关系的冷漠及道德冷漠、参与冷漠。大学生关心冷漠的形成受社会因素、个人因素、教育体制三方面的影响。应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创造一种能够让"动机移置"进行双向反馈的渠道,为此,教师要提高关心能力,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将关心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创建一个学校、家庭、教师以及学生一体的关心环境。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精神的"栖息地"。精神家园意味着学生在校园里有家的感觉,校园人际关系如同"家人般"关系。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学校"和"校园人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本质。基于学校作为"共同体"的理解,校园人际关系具有精神性、非功利性和向善性的特点。反观我们的校园人际关系,在现时代背景下同事之间呈现为冷漠性的疏离关系,学生之间为竞争性的对抗关系,师生之间为支配性的操纵关系。因此,重构校园人际关系具有基础和救赎性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要坚持教育爱是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本质,关怀和纪律是校园人际关系的伦理表征,需从合作和团结的角度进行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的重要责任目标之一是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平安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校园中存在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等众多人际关系,其中干群之间的关系是维系其他校园人际关系的纽带,是校园中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起着关键的引领作用。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主题,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一、和谐校园的人际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校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校长要关心教  相似文献   

6.
建设一所温暖的学校,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幸福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园里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不仅是公办学校的不懈追求,也应是民办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办温暖学校是时代对教育创新的要求,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的需要。一、温暖学校追求的目标学生生活在温暖的校园中,享受温暖的教育,就会形成温暖的人格,为一生的温暖奠定基础。学校是孩子成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校园。没有和谐的校园,便很难说是真正的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一个和谐的校园,便没有学校的持续、稳定、高效发展。和谐校园,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其次是事业发展的和谐,再次是校园环境的和谐,其中的关键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的和谐、领导与教师关系的和谐及教师与后勤人员关系的和谐三个方面,构建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自然应从这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构建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所在。道德建设是实现人际关系良性互动的前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纽带。高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教师的师德建设,不失为形成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生校园受欺凌和求助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评问卷对888名初中生和小学生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有43.13%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言语欺凌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身体欺凌。学生的求助意愿水平较高,他们更愿意选择告诉家长而不是教师,且在身体和网络欺凌情景中的求助意愿要显著高于言语和关系欺凌情景中的。性别、年级、成绩排名、自尊等个体因素与家庭经济水平、亲子相处时间、人际关系、班级归属感等环境因素是中小学生校园受欺凌和求助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和家庭可以从提升学生自尊水平,培养其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亲子相处时间,创设温暖的班级氛围等方面入手来降低中小学生受欺凌水平和提高其求助意愿。  相似文献   

10.
李志刚 《辅导员》2010,(14):74-75,107
何谓和谐校园?它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要素的全面、良性互动、整体优化形成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产生的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下面我着重从人际关系、课堂和管理几个方面来阐释: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校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和谐校园呼唤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试教育造成了校园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产生了的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努力构建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和谐校园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纽带的各教育要素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相互协调运转,共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主发展,教师与学校共同整体优化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营造氛围,致力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校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时时刻刻影响着校园的每个人,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以及教育效果,而这些关系的变化,必然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情绪,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应该从老师、学生这两个主体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解决,积极寻求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营造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校园环境,构筑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科学理性而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5.
吴燕 《华章》2011,(3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和教师是大学校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我们认为高校需要从校园环境、大学管理、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和谐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来加大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各界关注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常常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学生不断成长,会产生各种心理需要,但由于家庭的忽视、学校教师的冷漠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特别是农村家庭,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关注甚少,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往往又会导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面对留守及自闭倾向学生,社会需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增加对他们的关爱和引导,进而可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和校园欺凌问题的产生。鉴于此,本文围绕农村地区常见的中学生心理问题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两个维度展开详细解读,从而通过心理健康预防策略进而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和校园欺凌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当代的教育中出现了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尤其是师生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本文从"童心"的角度出发,从平等待人、爱护学生、教师身体力行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陶行知先生"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的观点和儿童心智发展的相关规律,阐述了教师保持童心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校长,怎样引领教师品尝职业的幸福感,逐步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并把快乐传递给学生,构建和谐幸福校园,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2003年8月通过公开选聘,我担任大余县东门小学校长.赴任之初,有老领导提醒我,在这所全县师生人数最多的百年老校,人际关系复杂,为人处世要格外谨慎.老领导的嘱咐让我沉思.我想,只要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建设教师队伍,用尊重、理解、发展、提高、温暖、体贴的方式营造和谐民主的管理氛围,让教师时时处处感受到学校有“家”的温馨气氛,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能凝成一根强有力的“绳”!  相似文献   

19.
金理昌 《宁夏教育》2008,(11):13-14
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学校与社区间关系的和谐、教师与家庭间关系的和谐等等。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应着力构建学校公平、公正、公开、民主的发展原则,营造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的氛围,营造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学校和谐的工作氛围,营造诚信友爱的校园风气。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的一种,也是校园中较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大量事实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然带来师生关系的变化。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转变观念是前提“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不良的师生关系源于传统陈腐的封建意识和“外因论”的传统观念。在它们的支配下,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命运的主宰,而学生成了教师的奴隶、储存知识的仓库。在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