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从长期稳定的关系逐步转变为短期动态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发展,从注重就业忠诚转到强调就业能力,这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就业创业能力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原因。笔者以志愿服务为特殊视角,从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为切入点,初步分析了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依据现状从志愿服务的视角提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高校应有之义.本调研运用专家会议法,基于USEM模型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细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管理能力等14个能力,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高校、行业企业的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探索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个因素,并从供需两个视角分别得出个人品质、职业发展力...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背景及问题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既有高校扩招、就业政策调整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后果;同时,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低下也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分析大学新生就业能力概念的内涵,明确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动员全社会力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观点,并根据各个主体的特点,给出了大学生个人、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自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校在校学生的数量逐渐增长,就业难的问题愈来愈激烈。过去对大学生就业方向的研讨主要集中在设置专业、就业辅导、公共服务、就业范围等层面上,但是把大学生人力资源和就业结合在一起来研讨的并不多。大学生是社会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与祖国的繁荣。因此,主要对基于人力资源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明珠 《考试周刊》2011,(66):194-19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高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着手,明确就业能力的范畴,从提高基础就业能力、改革课程设置、强化实践能力和培养创业意识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健康就业心理的培育必须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就业心理问题运用差异化的培育策略。大一新生应着重进行就业认知培养,大二学生应强调就业素质的自我完善,大三学生应引导走近职业世界,大四学生应引导摆正就业心态等。男生应着力培养创业精神,女生应重点引导发掘女性自身的职业优势。  相似文献   

8.
肖国健 《文教资料》2014,(19):126-127
当前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存在较多问题,诸如学习能力不强、思想道德素质下滑、养成教育缺乏、实践能力差、就业应聘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签于此,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学生要自觉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提高就业能力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违约现象的增多给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致使人力资源配置成本增加。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中的违约现象,找出双方心理契约违背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减少和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因心理契约违背出现的违约现象。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系与培养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骄子”的中国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既遇到了外部因素所带来的挑战,更有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专业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品格养成欠缺、创业意识淡泊、职业目标不明等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研究了大学生应该要掌握的就业能力,包括素质性就业能力、技能性就业能力、持久性就业能力、竞争性求职能力、职业规划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发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等,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使很多毕业生感到迷茫。就业难主要归咎于两大原因:一是毕业生数量较多;二是个人综合能力较弱。提升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同时,相关的国家制度保障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涉及能力本身,包括态度、个性等的可变化的核心技能群。大学生要想在市场中成功就业,就必须具备就业能力,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影响其顺利就业的一个主要障碍,而就业能力不足与心理资本的欠缺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在缺乏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等积极心理品质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择业、求职、就业均会受到消极影响。为了开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高校应构建基于"全人教育"的校园环境,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帮助大学生设立有效目标,丰富大学生的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具有可雇用性和可雇佣技能的涵盖多种能力素质的"能力包",然后从SWOT理论视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优势、劣势,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机会、威胁等四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并指出在应用SWOT分析结论时应注意其存在的静态性与主观性缺陷。  相似文献   

15.
尹晓嵩 《教师》2012,(11):16-16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步增多,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现状,应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并深入分析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就业效果,同时也与企业日后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应在分析大学生能力机构的基础上,提出应时当前就业形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迈进,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本文试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现状,探明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通过采用资料收集分析、理论演绎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心理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包容、感恩、乐观、韧性和自我效能感等五个心理资本维度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相关研究结论可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培训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应从新生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其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做好激励和监督工作,尤其要做好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的引导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高校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理念以及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浓厚氛围;三是发挥高校优势,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四是健全各项制度,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当前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金融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应包括专业技能、职业适应与发展、团队实践和个人特质等四个维度,最后从就业观念引导、应用型人才培养、全程化大学生职业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培育就业核心能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