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传播并不取决于谁的声音大,而是取决于谁的传播最有效.我们的外宣工作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深入研究海外受众的需求和口味,不仅要让他们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而且要让他们愿意听中国的声音,听得懂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国际传播并不取决于谁的声音大,而是取决于谁的传播最有效。我们的外宣工作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深入研究海外受众的需求和口味,不仅要让他们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而且要让他们愿意听中国的声音,听得懂中国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半岛都市报作为青岛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媒体,该怎样报道经济现象,引导社会舆论?主要有以下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半岛都市报作为青岛影响力最大的都市类媒体,该怎样报道经济现象,引导社会舆论?主要有以下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王崴 《记者摇篮》2004,(6):49-49
对外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对外宣传中国的情况和主张.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正面形象.增进国外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国家建设服务。对外宣传的立足点在国内。但效果却在国外。它面对的是一个广阔、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的是众多、复杂、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受众。如何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塑造中国良好的形象;如何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  相似文献   

6.
季东山 《视听纵横》2004,(5):114-114
绍兴电视台对外宣传栏目《中国绍兴》开播以来,通过中国黄河电视台在美国斯科拉电视网中播出的专题片、特别节目等,已累计达到1000余部(次),这样的成绩,据了解在全国地市电视台凤毛麟角,仅此一家。2003年,在美国斯科拉电视网播出《中国绍兴》67期,共计312部专题片,比上年增长56%,居全国各理事台(省级卫视)首位。  相似文献   

7.
杨冰漠 《视听界》2002,(3):53-53
假如我们能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工作方式,会发现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走一条弯路,这条弯路的核心是我们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忽视了受众,而受众的感兴趣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衡量一条新闻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美国有一位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段话: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就是写人、感染人。他这里说的“感  相似文献   

8.
9.
刘川 《传媒观察》2006,(12):45-47
从全球视野审视,报纸在当前传媒竞争的激烈态势中已处在相对劣势,而我国报业巨阵中的党报,面临的竞争和发展压力更是与日俱增。如何增强党报的竞争力,是每位党报工作者时刻深思并寻求解答的课题。党报的使命和市场的实践昭示我们,强化党报的受众意识无疑是党报应对激烈无情的市  相似文献   

10.
11.
宋彦华 《青年记者》2003,(12):33-33
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应切实强化受众意识,这既是提高广播电视宣传工作质量,切实提高收听收视率的需要,也是提高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两个效益”的需要。具体到单个的节目(栏目),则更关系到这个节目(栏目)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当今发展市场经济,新闻工作者要面向市场,涉足市场,反映市场态势,促进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说“新闻市场”,其主体仍然是人民群众,即生产者、经营者、供销者和消费者,无不都是城乡大众。这是不因市场机制启动而能改变的新闻基本特征。因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及其生活本是新闻源和信息流,并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生活天地的开广而长流不息,源源而来。所以,新闻工作者应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心声,体察群众实情,把握群众脉搏,扎根群众之中。这是新闻工作一条必由之路,不可须臾舍弃。 对此,有人持非议态度:有的认为,新闻要面向市场,就要抛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种“手工作坊式”的采访方法;有的说“记者的采访本身就是调查研究,强调新闻媒介应注意调查研究,这岂非多此一举?”也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办报要有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大胆创收,至于讲群众观点,无关紧要,不合时宜。”这都是市场机制启动所引起的对新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的滑坡或误解。这里,先举某些地市报所采取的几例重要措施: 1995年以来,镇江日报社决定每位采编人员必须确立一家单位作为自己采访调查的联系点,了解单位的历史、现状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受众意识为切入点,在厘清受众意识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的动态轨迹,并考察了其受众意识不断深化的深层动因,最后结合百年对外传播受众意识演进过程归纳出经验性策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受众意识从初步确立到不断强化,其深层动因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贯坚持、“统一战线”思想的始终践行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变迁及与时代、环境变化的共振互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传播实践,国际受众观业已形成,但在实践中运用不足。未来需继续坚持以受众意识为核心,明确受众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受众研究体系,选择并善用能够影响更多国际受众的“第一圈层”受众。  相似文献   

14.
扩大对外宣传,提升城市形象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工作,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广为重视。以丹东为例,就做好外宣工作的几个意识和技术层面的问题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电视对外宣传的目的是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向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电视外宣具有较强的政治内涵。文章具体阐述了从国际国内舆论环境和电视的特殊传播作用看电视外宣讲政治的重要性,并提出政治意识应从对外宣传的总体定位上体现,即把握好三个要点——对外宣传的性质、对外宣传的地位、对外宣传的内容;坚持对外宣传的“三为主”原则——“以正面为主,以事实为主,以我为主”;处理好对外宣传的三个关系——个体真实与总体真实的关系,问题报道与正面效应的关系,被动反击与主动出击的关系;讲究宣传艺术,尊重传播规律,做到“四个结合”——大处着眼与小处落笔相结合,典型报道与综合报道相结合,“我方说”与“外方说”相结合,自我宣传与“外方参与”、相结合。中国电视在大踏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要防止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入侵、把好屏幕关。  相似文献   

16.
受众,在传播学中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受众意识"对于电视记者来说,是指在采访报道中要树立观众观念。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是做好采访报道、办好电视节目的需要,也是为受众服务、提高节目收视率的需要。一、树立"受众意识"报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现阶段,维权  相似文献   

17.
魏雪 《新闻知识》2007,(6):74-75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地市新闻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除了积极发挥喉舌功能外,还必须不断强化受众意识,切实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提高媒体的竞争力。地市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随着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宽带网络的迅猛发  相似文献   

18.
强化图书宣传意识 创新图书宣传方法姜新祺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图书宣传工作对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当前的形势下,出版社如何做好图书宣传工作呢?对此,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强化宣传意识,塑造出版社形象,创新宣传方法。一、强化宣传意识在过...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我们致力于新闻精品的笔耕,以此作为提高宣传质量的重要内容,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表扬,广大群众也觉得绵阳日报“提高了”。在去年“四川省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报参评的19件作品,就有15件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创下了报社历年最高纪录。在实践中,我们有如下体会:时代呼唤精品,但精品不能自发产生。认真调查研究,精心组织策划,齐心协力攻关是产生精品的有效办法。新闻精品必须紧扣时代脉博的跳动,抓住市委、市政府一个时期关注、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才能引起社会较大的反响,从而产生积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