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影视文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影视作品中所传达的平等正义、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等理念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却呈现了引人思考的瑜瑕互见现象。时代流变中的伦理文化中国源远流长的伦理文化,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婚姻家庭伦理特征非常明显:父慈子爱与父为子纲;夫义妇顺与夫为妻纲;兄友弟恭与长尊幼卑。其中,婚姻伦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历史悠久、内涵丰  相似文献   

2.
信息生态视角下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岩  马捷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56-66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伦理作为社会网络信息活动中产生的新型伦理,其规约模型的构建较为清晰地描述如何规约信息人、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环境,从而为处理社会网络伦理缺失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明确网络伦理的主体关系和研究范畴,基于信息生态的构成要素,阐释社会网络伦理的概念内涵。在对社会网络伦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伦理缺失行为的主体根源即信息人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伦理为理论切入点,构建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阐释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与该事件监管思想的契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结果/结论]建构社会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对于引导和规范网络信息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正在向传统的语言文化传播传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部分。网络广告近些年来发展得十分迅速,只要人们接触网络,便暴露在形态各异的广告环境之中。对网络广告进行视觉文化视野下的传播及伦理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视觉广告的表现形式及内容进行剖析,进而发现存在于网络环境之中不合伦理的视觉表象形态;通过对视觉伦理失范现象的分析讨论,有助于辨析网络广告所带来的视觉伦理的是非问题,进而演化为构建和谐、健康的视觉伦理生态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一体化的加剧使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融合带来了跨文化伦理冲突与危机,本文以杜嘉班纳辱华等网络热点事件为例,从文化误读、文化定式、文化挪用和网络社会情境四个方面探析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伦理冲突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把握主体间性思维,尊重文化伦理差异;充分运用共情能力,建构文化伦理共性以及拓展多元传播渠道,强化中华文化伦理认同等文化伦理视域下跨文化冲突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网络伦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电脑网络这些近半个世纪才问世的新技术,已经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环境。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规范很难跟上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因此,我们不仅需要以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维系数字化生存,而且必须为数字化生存构建合理的伦理空间。文章从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入手,分析了网络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关系,探求了网络伦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衡中青  张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4):29-30,90
讨论了网络社会伦理失范的表现及根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天下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四个方面来构建网络社会伦理规范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中的实践精神、仁爱情怀、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友善态度、平等思想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广泛的传统文化根基与医学伦理上的精神支持,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刘雯雯 《东南传播》2016,(5):114-115
以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为依托的"自媒体时代"悄然到来,其发展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滋生了诸如失真性信息大量传播、网络侵权问题激增、社群聚合引发极端行为等伦理失范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信息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位、用户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消费主义思想对伦理的侵蚀,为此完善相关法制建设、社会各界强化舆论监督、用户自身提高素质修养显得至关重要。对自媒体传播中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其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为建立和谐清朗的自媒体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网络文化呈现出的五大伦理特征,即伦理环境的网络化、伦理观念的大众化、伦理实践的商业化、伦理主体的虚拟化、伦理意识的双重性等;据此提出了解决网络文化伦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服务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对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重新认识,把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与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图书馆网络信息传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档案服务社会化意识的增强,档案管理质量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作为基础与核心的内部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接受来自外部的客观监督,基于此,现代档案管理需实现管理与伦理的协调同构。管理与伦理皆为协调主体关系的有效方式,在相互作用间,管理表现为带有伦理属性的群体道德约束,而伦理则体现为能够规范个体道德的管理方式,二者具有趋同发展的价值导向,即档案管理主体道德存在着向档案管理伦理发展的趋势,档案管理伦理与主体的自我管理也呈现趋同性。  相似文献   

12.
网络作为人类的第二精神活动空间,是人与信息交流的生态空间,这就要求人类与网络保持一种整体意义上的、结构性的动态平衡。为了保持这种平衡,除了技术和法律等因素外,网络生态伦理也是维系网络信息自律机制的必要条件。网络生态伦理作为网络伦理最重要的外部表现,是分布于网络上各个层次、各个业务单元、各个员工中伦理能力要素的有效整合。文章从信息伦理的四维架构着手,并充分展现其间的内部联系,从而构筑了网络生态伦理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动态模糊综合评价法、c语言程序设计等方法对评价过程予以定量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员伦理昭示着个体对于他者的主观倾向和价值秉持,渗透着责任维度以个体为轴心的向外拓展和辐射.以此为分析的起点,图书馆员伦理良性效应的塑造自然对实现国民素质的提高、知识的自由传达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图书馆作为知识效用发挥的媒介,图书馆员的个体伦理不仅促成整体伦理的存在,其属性亦直接影响图书馆业发展的社会效果.因此,探讨图书馆员伦理的范畴,以其知识性、德性、人性和责任性为着手点,进行善性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网络化对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具有触媒作用 ,对人们思想道德、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艺术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它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及运行方式的改变。它能推动网络文化崛起 ,如生成网上实际语言 ,发动通用网络语言工程 (UNL) ,兴起网络咖啡屋等。信息资源网络化又可以造成信息垃圾泛滥、黄色信息蔓延、不同文化冲突及网上侵权弊端 ,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挑战。参考文献 13。  相似文献   

15.
论伦理道德在出版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伦增 《编辑学报》2002,14(5):330-332
出版业的发展除了依赖于政治、经济、科技的力量,还必须依靠伦理道德的作用.运用伦理道德规范来处理出版业的利益关系,以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发展出版业的有力支撑点和自律驱动力,将会加快出版业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伦理和道德是公关运作得以成功的重要元素。如果说,伦理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最高层次的伦理,那么在公共关系中诉求伦理就可以帮助组织证明其社会存在的合法性,而诉求道德则可以帮助组织建构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美好愿景,进而对公众形成感召,激励他们去争取美好生活,这是公关能够履行的最高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杨保军 《新闻界》2020,(1):39-45
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科层面,实际存在着多种名称或概念(有些准确,有些模糊),诸如新闻学、党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等,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但又互有区别。最基本的关系是:党报理论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立场和基本方法。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就是以中国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特别是以"党媒"新闻宣传活动、新闻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党报(党媒)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新闻学。其中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特征描述,"社会主义"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性质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新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的价值取向上虽有相同之处,但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刘勋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26(6):56-58,80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三大支柱之一、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将网络道德纳入大学生道德建设的范畴,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使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9.
要发挥信息资源网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强大作用 ,就要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华夏文化网络化步伐、完善精神文明过滤机制、推进信息资源网络化法制建设 ,并积极在国民中普及信息资源网络知识和技术。参考文献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