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集宁师专学报》2018,(4):84-89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制度日渐成熟,班主任制度也被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但是在各式各样的中外合作专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处于特殊管理和要求下的中外合作专业学生。文章结合理工类高校中外合作专业本科生对于导师制的需求调研和普通专业本科生开展导师制的情况反馈,提出了对于中外合作专业本科生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师范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开展了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期望能对一流专业建设有一定的引领作用。通过项目组前期构建的“学科特点—高校的软硬件条件—本科生兴趣”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导师制培养体系进行四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该培养体系对于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业、保研等方面作用明显,其成果为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导师制培养体系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针对性对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如剑桥大学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最大特色是导师制。学生进入大学后,学院为所有的本科学生配备导师,导师由各专业的教师兼职,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潜质的学生给予进一步培养、提高的制度。目前,我国有很多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取得很大成效。而在高职高专导师制培养的院校为数不多,除了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首创高职教育导师制培养模式外,哈尔滨工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在大三学年,也按照确定的各专业“专门化”方向,实行导师制培养。在导师制培养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是主体。专业教师不…  相似文献   

4.
“双导师制”是以本科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为教育、服务与管理对象,由高等教育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共同培养师范教育专业人才的协同育人机制。结合所在高校“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从其实施背景、实施路径及创新等方面入手,总结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师范生培养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5.
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在我国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中的“辅导员-导师制”是指在坚持和加强“辅导员制”的基础上,学校聘请校内优秀的专业教师或党政干部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5—10名的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身体和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给予指导,突出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人文关怀,促进学生知识、  相似文献   

6.
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科生导师制与研究生导师制有所不同。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学生的品行培养,指导学生全面成才;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以指导学生的学业为主。本科生导师制能够影响高校的办学思想,促进高校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阶段,“年级主任—导师制”应为目前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物流事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受到广泛重视。当前部分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高校可基于导师制模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张茜  李贵春  张昕 《教师》2014,(17):15-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平台,可以更有效、更直接地培养出应用型的创新型人才。近几年来,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理念的一种创新,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天津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竞赛在导师制模式下所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当前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实验技术新教师入职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岗位准入缺乏全程指导等问题,探索高校实验技术教师全程“导师制”过程管理,以适应“双一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的时代要求。提出环境融入、专业学习、任务输出与职业规划的四阶段渐进式“导师制”培养模式,阐述了导师的遴选、考核与奖惩机制、规范化的导师工作流程,并结合学校现行的实验技术岗位准入体系,在机器人工程专业中实施了该“导师制”培养方案,迅速提升了新教师的岗位胜任力与创新力,效果显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和实践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湖南科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探索构建导师制实践教学新模式,即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基础,强化由模块导师组织的专业实训环节、由社团导师指引的专业拓展环节、由论文导师负责的科研训练环节、由项目导师带领的学科竞赛环节等,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都仿效英国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很多院校仍旧是停留在补学分制之需,与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制还有差距。要想使导师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提高教师素质,明确导师职责;建立对导师工作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实现导师制和导生制的双向结合。  相似文献   

12.
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医学院校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借鉴国外的导师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各医学高校在积累了相关经验的同时,也认识到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制度的不断完善,能看到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带来的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包括民办高校开始在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中实行导师制的教育制度,但是,这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基于此,本文以北京吉利大学为例,从导师制产生的根源、学校的教育模式以及学校的生源特点等方面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民办高校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大学生数量剧增,学生宿舍已成为学生活动的基本单位。在新时期,如何进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以加强宿舍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目前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实施本科生专业导师制,以思想引导、专业指导、学习辅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为核心内容,能够构建和推进和谐的、积极向上的高校学生宿舍文化,是探索和完善导师制及宿舍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制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飞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126-128,132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各高校纷纷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和原有的辅导员制产生冲突,主要表现为育人内容的冲突导致多头管理,意识层面原因导致相互推诿,本导配备不合理导致辅导员工作量加大,通过提倡部分辅导员本导化,促进本导专业化和增强本导和辅导员的合作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冲突,从而达到平衡,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性学习模式十分重要,它对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高校,其师资水平,实验设备及学生学习能力各不相同;不同院系,其专业特点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高校及不同专业的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不能死搬硬套已有模式,应根据自身条件采用相适应的模式.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并详细介绍了我院电子类专业本科研究性学习模式-项目设计与制作导师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当前国内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结果表明国内高校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似。建议通过模块化设置课程体系,突出化学师范生培养特色,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化学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途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高校在丰受市场所带来的种种裨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高等教育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是其中极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然而,在高等教育内部,其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知识化、个性化、外包化、柔性化逐步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新趋势。本文从理念、角色、文化以及技术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认为高等教育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本科导师制工作中青年教师角色及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本科导师制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一种新的管理和教育模式。这种在近些年才在国内高校开展的培养方式,当前已在很多高校陆续开展。青年教师在这种新的本科培养方式中承担重要角色,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青年教师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指出了当前本科导师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科“朋辈导师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本科导师制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培养模式的一大趋势,而本科"朋辈导师制"不但能解决导师资源不足这一问题,而且还能在促使本科生更好成才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为了有效地实行"朋辈导师制",必须注意选聘和确定朋辈导师的合理性,朋辈导师"导"的形式和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和"朋辈导师制"管理的激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