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粤东地方政府对地方戏曲采用了"以捐为禁"的管理策略,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粤东各地开始正式征收戏捐。民国年间,粤东戏捐从征收形式上主要分为戏班戏捐、戏院戏捐和乡镇戏捐三种,其征收所得广泛使用于党务建设、军队建设、基础建设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粤东戏捐征收与演剧管理相辅相成,对戏班的演出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整顿改良了晚清民国时期粤东地区的戏曲生态。  相似文献   

2.
戏曲是表演艺术,表演是它的重要特征。优美的念白和唱词要和表演结合为一体,才能形成感人的戏。有人把戏曲归结为动作艺术,这是有道理的。所以,戏曲的语言,是与演员的动作结合的语言,它应该能够启发演员发挥表演才能,有助于戏里的人物活起来、动起来,给演员创造念之、思之、歌之、舞之,载歌载舞表现生活、塑造人物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知戏懂戏方能说戏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4.
王斌 《新闻实践》2005,(8):50-50
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5.
看戏,是清代帝后生活中一项很重要的活动,既可满足自身消遣娱乐的需要,又可在笼络亲贵臣僚、外藩使节中起一定作用.为皇帝演戏的演员有宫内学艺太监和宫外民籍演员.宫内学艺太监简称内学,由内务府挑选聪明伶俐、面容娇好、嗓音纯正的年幼太监,分别不同行当,学戏数年,以满足内廷演戏的需要.宫外民籍演员也称外学,凡享有盛名的民间戏班、艺人经常被召至宫中承应戏差.如著名的老生三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旦角演员王瑶卿、陈德霖,武生演员杨月楼、杨小楼等都曾进宫演戏.负责宫内演戏的机构叫升平署.升平署在管理宫内外演员和安排戏曲演出活动中,都制定了严格甚至苛刻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6.
"打戏",指教戏人通过殴打学戏者以督促其学艺的行为。打戏与艺人的学戏生活相始终,普遍存在于戏曲传承活动的各个方面。打戏的盛行,是戏曲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对于这一历史现象,应当予以辩证的审视。  相似文献   

7.
现存总数近千折昆剧身段谱中,题有录订者姓名或堂号的计有六十六家,其中十位录订者的生平或活动时间皆可考。尤以曹文澜、曹春山、陈金雀等几位名伶录订身段谱为多,总计四百多出,另外六十多家所录只有一百出。陈金雀和曹春山还收藏有其他演员录订的近四百出谱录。身段谱以清中期最多,清初和清末较少。这一分布特点与清中叶折子戏演出的繁盛和之后花部戏曲的兴起、昆剧的衰落基本同步。身段谱是演员用于学戏、教戏的备忘本,它弥补了"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不足,保证了经验的有效传承,并通过家族、师徒等传播途径促进了戏曲流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6,(21):61-63
六、戏剧类 [班子](名)①剧团的旧称.(33) [茶园](名)①种植茶树的园子.②旧时称戏院.(136) [汉剧](名)湖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流行于湖北全省和河南、陕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历史较久,对京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旧称汉调.(511) [徽剧](名)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该省和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区.旧称徽调.(576) [落子]lào·zi(名)①<方>指莲花落等曲艺形式:~馆.②评剧的旧称:唐山~.(783) [梨园子弟]旧时称戏曲演员.也称梨园弟子.(792) [戏班]图戏曲剧团的旧称.也叫戏班子.(1398) [戏本](名)戏曲剧本的旧称.也叫戏本子.(1398) [正旦](名)戏曲角色行当,青衣的旧称,有些地方剧种里还用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9.
棚匠     
《档案管理》2005,(3):84-85
棚匠,又名“架子工”,是中原颇具特色的匠人,也是郑州八大匠作之一。据一位老郑州虎老先生介绍,早先,郑州市从二七纪念塔到振兴街口,路北沿儿用席棚搭的戏院有四五家:北下街是“明星戏院”、前堂里是“大福大舞台”、西一街是“大坑戏院”、顺河街是“五虎庙戏院”。不过,若论起棚匠的来历,他们当中十之七八都是从开封迁移来的。  相似文献   

10.
孙玫 《文化遗产》2010,(1):17-20,108,157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戏曲改革运动"大规模展开。戏改运动首先是从禁戏开始。意识形态的过度强化,曾使得当年禁戏的行为一度趋于泛滥。1951年5月5日政务院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实为纠偏之举。从此,戏改运动的重点就不再是禁戏而是改戏。经"过滤"、"净化"、"去芜存菁"后的传统戏曲,改变了原貌。经几十年之世变,如今的传统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出现历史断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业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告别"意识形态至上",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保护。从禁戏、改戏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怀梆戏     
怀梆,流行于古怀庆府(焦作在明清时期称“怀庆府”)地区,形成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其前身为海神戏。旧时每当大旱,人们在神前陈列供品,于盘中放一小蛇当“河大王”敬奉,组织一些艺人,不化妆,不登台,不表演,就地围桌说唱,祈求降雨。后逐渐演变为登台化妆表演。因当时河内县居民多由山西洪洞—带迁来,海神戏保持着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结合本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逐步形成了与山西中路梆子近缘而又别具怀庆府一带特色的梆子戏,  相似文献   

12.
卜建华 《声屏世界》2008,(11):34-35
造型空间 现代的舞台美术造型,起源于古典戏曲、戏剧。戏曲的舞台大致分成两种:镜框式和三面观舞台。前者顾名思义,着重演员身后的背景,在一面上予以精雕细琢,形似像框;后者在演员的左、右、后三面布景。戏曲舞台的空间基本由舞台大小确定。以往的电视舞台借鉴的是戏曲舞台,与表现真实的戏曲舞台不同的是,由于进行了艺术加工,电视艺术更为写实。  相似文献   

13.
京剧与扇子     
在戏曲舞台上,扇子是最为常见的小道具,其使用面甚广。它不单纯是装饰,有的还和戏里的情节有关,对演员的身段动作也能起到辅助作用,在表达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喜怒哀乐的情绪方面,小小的扇子大有文章可作。  相似文献   

14.
《审音鉴古录》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第一部专门的导演著作",在戏曲批评领域有着独特的价值。本文从"戏'的戏曲观与文人对戏曲研究领域的拓展"、"文人的雅正思想与昆曲的规范"、"精妙的昆曲舞台艺术演出论"、"重视演艺成就的进步的演员价值观"四个方面,论述作者戏曲审美思想及该书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发展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与越剧结缘,开始也是因为生活所迫。当时我觉得学戏能够自立,能够挣钱,过上好生活。不过,后来在社会历史变迁中,我跟越剧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遵从父亲教导,从小自立1922年,我出生在浙江嵊县杜山村。我有一个很好的父亲,他是农村教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人。我六、七岁的时候他教导我要自立,跟我说"自立"就是不靠爹不靠娘,将来结婚了不靠丈夫,靠自己,靠自己要有文化,要有自立的本事,这就叫自立。但父亲反对我学戏,说自立不是去学戏,要去学戏就不认我这个女儿。后来我还是不顾父亲  相似文献   

16.
<正>张爱珍简介:女,汉族,1959年出生,山西高平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副院长。自幼热爱戏曲艺术,13岁考入高平县青年文艺培训班,主攻青衣、小旦。毕业之后,进入剧团,排演新戏《蝶恋花》,并于"文革"之后在晋东南地区首次排演古装戏。对上  相似文献   

17.
我是《北京日报》的老订户.我爱读《北京日报》,因为这家报纸不仅能使我看到国内外的各方面的新闻报道,而且能够使我及时了解到我所生活的北京周围发生的许多事情。作为一个戏曲演员,我更关心戏曲界的情况,看看北京各家剧院在演甚么戏,哪个地方的戏曲剧团来北京演出.这些《北京日报》都能及  相似文献   

18.
戏曲与载体     
这两个载体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是有目共睹的。戏剧的初级阶段无所谓剧场、剧本。以中国戏曲为例,早期的戏曲演员是“路歧人”,即流浪艺人。他们游走四方,撂地为场,以各种娱乐性的杂耍、魔术、角抵、马戏、歌唱、曲艺谋生,也包括情节简单的戏剧性表演。这些杂七杂八的表演技艺统称“散乐”、“百戏”、“杂戏”,自周秦至汉唐,千余年间始终如此。戏曲的胚胎即萌生于其中。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剧场与剧本才渐渐受到重视,上升为戏剧的要素。在西方戏剧史上,专业化剧场的出现被认为是戏剧发展的里程碑。这种在市井间诞生的固定的剧场,既为表演…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福建各地民俗活动频繁,城乡演剧之兴盛,已成为民众文化生活之大事。故福建地方文献中就有了戏曲活动的记载,戏曲碑刻即其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戏班、戏神、演剧、罚戏、习俗等,折射出民间演剧之缩影。碑刻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记事方式,福建各地宫庙林立,庙多立碑石记述其历史、祀神或重建修缮事宜,随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碑刻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碑刻是记录戏曲信息的载体,属于戏曲文物型文献,其碑文少则十几字,多则数百字,甚至达千余言。福建传世的戏曲碑刻多见于明清,包括庙碑、护林碑、墓碑等,其中  相似文献   

20.
朱巧玲 《大观周刊》2012,(35):54-54
戏曲是门综合艺术,集歌唱、舞蹈、武术、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于一身,来展现在舞台上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戏曲演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和娴熟的基本功即“唱、念、做、打”,才能塑造出鲜活舞台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