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公布,中国的基础教育迅速转轨,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文章层出不穷,值得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和研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7年第10期刊登的武兴华老师《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哲学思辨》一文,用哲学观点解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让人眼前一亮。哲学的确使人明智,用哲学观点解读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明了。但笔者在拜读之后仔细思量,有几点不同看法与武老师  相似文献   

3.
贵刊2003年第6期、第11期上先后刊登了两篇关于地球磁场的讨论文章,前一篇是李功爱老师的《地磁北极、南极与地理北极、南极相反吗?》(下文简称为“文1”),后一篇是李中奎老师的《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的关系》(下文简称为“文2”).读了两位老师的文章,才知道关于地球磁场的磁极还存在那么多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1期刊登了金月明、王金秀两位老师撰写的《凑十法,简?烦!》一文。文童中说“凑十法”作为一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几乎在每个版本的一年级数学教材中都出现过。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高中)2014年第9期刊登了齐先复、王媛两位老师题为《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吗》的文章。文中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2013年4月第4版)教材阐述物质与意识关系时所用的派生一词提出质疑,认为用派生一词来解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会陷入理论的混乱。该文特意针对教材的两处派生进行发难:一是第12页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  相似文献   

6.
近日偶读孙少华老师的文章《学生成绩为何不能公布》(山东教育1、2期),读罢感觉,尚不能完全苟同孙老师的观点。中国的教育问题不少,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可见一斑。应试教育饱受诟病,师生深受其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山东省公布了规范,不公布成绩、不排名,正是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下的一剂良药,虽然不能指望它完全杜绝应试教育,但这毕竟是正本清源之举,是向教育本质回归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读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6两期分别刊登的曹庆文老师《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初探》和龚洁老师《新思想的萌发》两篇课堂实录,感觉到新课程历史课堂一派生气,但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加以思考,笔者认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读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6两期分别刊登的曹庆文老师《中国古代几次重大王朝统一战争胜因初探》和龚洁老师《新思想的萌发》两篇课堂实录,感觉到新课程历史课堂一派生气,但从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加以思考,笔者认为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8期曾发表李向群老师《从孩子作文(为做官而读书)所想到的》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该文针对一个孩子在作文中表达“为做官而读书”的理想,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虽有不少合理之处,但笔者认为仍存在许多偏颇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学生作文中缺乏真人、真事、真情,更重要的是缺乏“真”的表达.学生的“真”表达要从语言表达、材料选择、结构安排、个性风格等方面加以衡量.同时也要看到学生作文的特殊性,明确其和社会写作的不同之处,才能有利于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贵刊2011年第2期刊登了李军亮老师的一篇文章《“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展读之余,引发了我的思考,很想借此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知识》1999年第1期刊载了周建成、何松山二位老师《苍凉凄清沉郁悲壮——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一文,分析透辟,极富见地。但该文在引用了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后所分析的第一句话——“这首小令分两阕”的提法似乎有问题。词按字数的多寡可大致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自五十九字始至九十字止为中调,  相似文献   

13.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有时候"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最近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0年第6期上刊登的《〈剪枝的学问〉教学案例与评  相似文献   

14.
邢成云和刘金青两位老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年第3期(中旬)《异曲同工,妙在其中》(以下简称文[1])一文中对勾股定理(第1课时)的教学创设了两个导人设计,文章对其定位于“两种方法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由于笔者也比较关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是合适的数学情境,本着学术争鸣的科学态度,针对文[1]中关于导入设计1和导入设计2的本质差别提出一些看法,并在此问题上表明自己的见解,不妥之处,还请两位老师指教.  相似文献   

15.
《别了,司徒雷登》(以下简称《别》)一文,由于没有直接表述中心论点,因此对中心论点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理解。许乃法老师认为《别》文开头的复句表明“文章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发表上,评论的对象和母体是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而非司徒雷登或美国的对华政策”,“司徒雷登主要是作为文章的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人们在总结或评价一节课的成败得失时,总爱说到"学生配合"的问题,即把"学生配合"的情况作为品评一节课好坏优劣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读了金依俚老师<警惕:"学生配合"对教学行为的异化>(<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2)一文,颇受启发,同时也深感对"学生配合"大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之友》第1期中谢海南老师的《王熙凤代理班主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读《红楼梦》读出班级管理之道,怎不令人啧啧称奇。可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叉生出一丝困惑、一些感想,愿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之友》第1期中谢海南老师的《王熙凤代理班主任》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读《红楼梦》读出班级管理之道,怎不令人啧啧称奇。可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又生出一丝困惑、一些感想,愿求教方家。谢老师推出的第一计是“分析班级情况”,“王(熙凤)老师进教室之前,首先在办公室里做了充分准备。她把宁国府内部的一些问题作了小结,总共有五大问题”。实际上,临时接手一个班级,只盯住“问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问题”一定都出自学生吗?请听下面这则故事。一天一位学者特地向日本著名禅师南隐请教,禅师以礼相待,却不说禅,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数学教学忽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其根源在于考试的制约。要使思维培养取得成效,就不能脱离这一现实制约因素去寻求对策,而应结合考试的需求,寻找既能发展学生思维,又符合考试要求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移用"与"拈连"是用法相近的修辞手法,其相同点在于将用于甲事物的词用在本不适用的乙事物身上。不同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甲事物是否需要出现,二是所用词的词性,三是所起到的作用。抓住以上三点,能避免概念混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