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教学中学生常对单管放大电路输入信号幅值与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问题,利用电路分析理论,近似估算了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对应的参数值,并利用微变信号等效法分析了放大电路的交流特性。利用Multisim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测试,实验设计让学生更好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2.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分析方法 1.1.1 用估算法计算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  相似文献   

3.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1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分析方法1.1.1 用估算法计算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分别见式(1)和(2)。 1.1.2 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A_u,输入电阻 R_i 和输出电阻 R_o 的计算公式见式(3)。  相似文献   

4.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Aus)、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方法。 (4)会用图解法确定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定性分析波形失真,观察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5)熟悉三种不同组态(共射、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特点。 (6)熟悉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7)熟悉多级放大电路三种耦合方式的特点、放大倍数的计算规律。 (8)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fL、fB与电路参数间的关系,波特图的一般知识。  相似文献   

5.
为了帮助同学们作好期末复习,现将电子技术基础(二)——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的复习要求进行小结,并通过复习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掌握解题方法和复习要求。 1 复习要求 第一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掌握用近似值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分 复习要求 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附容耦合的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由于电路中存在串联耦合电容和射极分路电容,当放大器工作于低频信号时,上述电容的压降增加,放大信号被衰减,使放大器产生了低频限制;同时,由于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又存在晶体管的极间电容、接线分布电容等。对交流而言,它们都是并联在放大器的输人或输出端,当放大器工作于高频信号时,上述电容可视为短路,放大信号被分流,使放大器产生了高频限制。下面我们将首先分析一阶RC网络的频率特性,进而对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进行综合分析。1一阶RC网络的频率特性1,1一阶RC低通网络的频…  相似文献   

8.
在模拟电子技术的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中,出现与理论不相符的现象,在输入为正弦交流信号的情况下,输出端却观察不到同频率的放大的正弦交流信号,取而代之的是一调幅信号.通过对实验系统的观察分析,发现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实验板的较宽的铜箔导线之间存在分布电容.由此确定实验系统的改进措施,即在三极管的基极和射极之间加一电容,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在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中,放大电路是很基本的内容。基本放大电路分为共发射极,共集电极与共基极三种形式。其中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侧重点,因而对应相应章节开出的实验,亦以共射极电路结构为主。如单级放大器实验,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实验,以及分立元件OTL功率放大器实验,几个实验电路都以共射  相似文献   

10.
第一部分复习要求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负载线、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2)掌握用近似计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方法。(3)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_u(A_(us))、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Multisim10.1软件对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仿真分析,观察到了发射极电阻的变化对单调谐回路频率特性的影响。利用实例证明:将Multisim10.1引入高频电路实验教学后,该软件能及时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Multisim10.1软件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将电子技术基础、电路与系统理论、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结合在一起.从频域的角度对共射极电路进行了分析,在PSPICE里对共射极电路进行了时域、s域分析和仿真,指出了理论分析的近似性及实验仿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小信号条件下 ,给出晶体三极管三种接地形式的单级放大器的等效电路 ,并指出它在对放大器进行分析时 ,具有简单和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实际负反馈放大电路,并非都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构成一个闭环系,还有由多个基本放大电路和多个反馈网络构成的多环系统。给出了几种多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方框图和“闭环”增益一般表达式,并浅析。  相似文献   

15.
以二端口网络分析方法为基础,推导二端口网络互联的数学模型,并将其与反馈电路的数学模型比较,阐明二端口网络的并联、串联、串并联及并串联与反馈电路四种基本组态在结构、功能、数学描述以及信号传递方面的完全一致性。运用二端口网络的概念和方法,对晶体管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结果证实:文章提出的观点、证明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SPICE模型半导体器件的VHDL-AMS行为建模方法,给出了结型场效应管模型中温度效应、噪声、直流和电容方程的行为模型,最后以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共源极放大电路为例在混合信号仿真器SMASH5.5中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有效值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要点,给出了以该电路为核心构成的测量应用电路。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电流并联反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放大电路中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精确计算公式。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从而解决了放大电路计算不方便,精确度不高、准确性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揭示了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元件参数对反馈放大电路的影响关系。为设计出高性能放大电路及电子仪器指明了方向,同时使电流并联反馈电路的计算更方便。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电压并联反馈电路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放大电路中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精确计算公式。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从而解决了放大电路计算不方便,精确度不高、准确性不够的问题。进一步揭示了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电路元件参数对反馈放大电路的影响关系。给设计出高性能放大电路及电子仪器指明了方向,同时使电压并联反馈电路的计算更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