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编一本爷爷爸爸教我做编辑的书。我找出好多年前写的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字进行整理,又看到了这篇《爷爷给我改文章》(编者注:本文作者为叶圣陶的孙女)。再看一遍爷爷对文章的修改,觉得他改得真好,对那些改动的理解。也比当时还要深了。早年的文字为如今留下了珍贵的记录,更让我想起许多往事。  相似文献   

2.
武波 《军事记者》2009,(10):62-63
读吕叔湘先生的一本小书《语文杂记》,本来只是想从里面寻找一些语言文字使用上的标准和规范,花了几天时间把它读完后。一下子让我有了登高望远的辽阔感,思路顿时开阔了许多。《语文杂记》是吕叔湘先生谈论社会“不正规”语言的一本随笔集。内容涉及到汉语言文字的众多方面,但篇幅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3.
4.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笔直的,而往往是充满困难和挫折的,那么当我们需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当需要在亲情和爱国情之间作出选择时,怎样才能交出合格的答卷?读罢2月25日懈放军报》头版头条刊登的《雪山铁人的情感世界──新疆军区标兵连长许军的故事》,我对这位远在阿里高原雪山上的边防连长肃然起敬,深深为他这种献了青春献家庭,苦了妻子误孩子的强烈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我的激动主要集中在主人公无私而高尚的“爱”字上。一是爱战士胜过爱亲人。谁的儿子谁不爱?作为边防连长的许军对自己万里之远的儿子也有着深深的爱。然而当儿子“…  相似文献   

5.
“全心全意做一个记者”。这一句话,写在张煦棠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一个记者的足迹》里。每次读到,总是怦然心动。 张煦棠是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新闻事业的第一代人。从随军记者到政法、文教、科技、经济,几乎所有的“记者行当”都做了一遍。他的这一本作品集,收入120余篇代表作,以写作年份排序,让我这个年轻记者,得以追寻一位素来敬慕的前辈长者的成功足迹。 我曾在他手下当一名兵,当时他已年过花甲,从文汇报副总编岗位上下来后受命主持新闻报,做总编辑,在我的印象中.很有些与众不同。他始终不改记者本色。近10多年,他当“新闻官”,虽分  相似文献   

6.
丁一岚,是邓拓的夫人,是著名的播音员、广播界的领导干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盛况。由丁一岚和播音界泰斗齐越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直播6小时30分。丁一岚走完77年为祖国奋斗的历程,1998年9月16日在她生前最喜欢的《延安颂》歌声中安息了。  相似文献   

7.
正如新华社女名记者周建英在序言中所说的<脚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看看他一望无际的脚印,才知道每个脚印中的含义是多么深重".你如果读一读这本新闻作品,就会真切地感受记者侯嘉荫在三秦大地和祖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那豪迈而矫健的一只只脚印.  相似文献   

8.
正如新华社女名记者周建英在序言中所说的《脚印》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祖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看看他一望无际的脚印,才知道每个脚印中的含义是多么深重”。你如果读一读这本新闻作品,就会真切地感受记者侯嘉荫在三秦大地和祖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那豪迈而矫健的一只只脚印。   嘉荫是新华社陕西分社资深记者。举凡改革开放 20多年来三秦大地上所涌现出的闯将、名人和具有新闻价值的大事,许多都由他采写而广为传播。如《向旱魃挑战的科学家李立科》、《全国人大代表、电子专家吴祖垲访谈集》、《“人民好公仆”靖边…  相似文献   

9.
近日,我读了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余心言同志的新书《处世百题》。该书是作者在过去10多年间对“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也就是对在新时期,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怎样加强党性修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的一部记录。从中我看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0.
媒介的权力和责任理论是伴随着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是现代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石,也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过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12.
王嘉良 《出版广角》2015,(1):109-110
温柔,它不是简单放任,更不是失去原则的纵容,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正如大自然春天滋润万物的阳光和雨露。这种温柔,可以换来无数的欢欣成长。  相似文献   

13.
人类说话的历史远远长于文字的历史。有证据的说话历史,至少已经有了万年之久。古往今来,有关如何说话、怎么把话说得更好的探索和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们常说的“口才好”,就是形容一个人的说话才能比较出众、超出了一般水平。这种“嘴皮子”技巧,才真正地反映着一  相似文献   

14.
15.
唐瑾君把自己比做做嫁衣的入,许嘉璐先生则在为该书所作序言中把唐瑾和她的同事们比作"构筑入类心灵之桥"的建桥者。唐瑾君策划编辑的书数以百计,但她的那片"林子"是有自己的骨干林木的,那就是翻译类书籍。  相似文献   

16.
我们面前摆放着一套设计独特、装帧大方、印制精美的大书,它是由文坛颇为活跃的女作家韩小蕙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不久前郑重推出的“名家读名人”丛书《读人记》。翻动这套皇皇三大卷(分别为当代篇、古代篇、外国篇)、洋洋一百一十万言的散文随笔体丛书,我们仿  相似文献   

17.
俞泠 《中国广播》2008,(3):78-79
阳光明媚的午后,走出教室,来到书店徜徉,感觉到处都是易中天的《品三国》,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随着百家讲坛的声名鹊起,社会上又掀起了一股古典文学热。《水浒传》是一部我很喜欢的古典小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常令我遐想联翩。有意思的是,从电视上没有听到关于它的解读,却先在上海电台文艺频率中听到了这部原著的长篇连播,从说书话本演变过来的长篇小说,今日又复归于“说书”——小说连播。后来,在宿舍里、在教学楼外的草地上、食堂的排队中,带着耳机聆听电波中的《水浒传》,真是惬意无比。扣人心弦的故事听的感觉可比阅读还要好得多哩!  相似文献   

18.
凡属“史”一类著作,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即如何以史为纲。既突出重点,又注意全面,恰切地反映历史的真貌?这本是“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陈洪先生的《中国小说理论史》常常是在“能之难”处显示其“能”的。自先秦“小说概念之源流变迁”,直到“清末新理论的曙光”,跨越数千年。凡是重要的材料,《史》中固然都予以突出的位置;但,更为使人醒目的是,常为一般学者忽视、或轻视而只字不提的,却也别具慧眼,给以恰当的地位。随拈一例。南宋人郑樵的《通志·乐略》,把乐论  相似文献   

19.
关于通俗文学产生经典的可能,学者们已经谈得很充分,而中国当代通俗文学至今还没有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小说经典文本。这个文本想来应当是一个好看的故事,既有爱、有死、有性,又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既有高度凝缩的现代社会生活背景,又有能令当代读者心仪的现代人形象;既有轰动效应,又有长久魅力。从《废都》到《上海宝贝》,都难凭轰动遮掩其浅陋,或者还是污秽。而日本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本想写得轻  相似文献   

20.
从《读书》上初识辛丰年先生(《读书》1994年 10月),我被他独具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动,曾屡屡与朋友们大谈“辛丰年生活方式”。其实那篇很短的介绍文字和丁聪的那幅漫画,未见得能引起更多读者的注意,然而我却从中看到了一种生活方式。恰值此时,我从新书预告中得知辽宁教育出版社将出版“书趣文丛”,其中有辛丰年的文集《如是我闻》。文如其人的逻辑使我产生出读此书的强烈欲望,我急切地盼着她的诞生。终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