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从烹饪方法、美食评判标准、民族心态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中西方饮食的不同及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赵荣光教授饮食学术著作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赵荣光教授食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饮食史、饮食文化、食学,并就其发展轨迹做了初步梳理。概念的变化只是为了阐述的方便,赵荣光教授的食学思想本质上是一以贯之,逐步递进的。赵荣光教授不仅是一个不尚空谈的理论家,还是一个尝试改变大众陈腐饮食观念的实干家。  相似文献   

3.
在赵荣光教授饮食学术著作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赵荣光教授食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饮食史、饮食文化、食学,并就其发展轨迹做了初步梳理。概念的变化只是为了阐述的方便,赵荣光教授的食学思想本质上是一以贯之,逐步递进的。赵荣光教授不仅是一个不尚空谈的理论家,还是一个尝试改变大众陈腐饮食观念的实干家。  相似文献   

4.
赵荣光先生是中国饮食文化从饮食史研究到食学建构重大转变的主要奠基人,其饮食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荣光先生倡导、身体力行的中华食学研究,已经从单纯的饮食史研究、烹饪研究,扩展到了饮食思想、地域饮食、饮食礼仪、不同阶层饮食、饮食传播和交流、饮食安全等领域。他开创了与国际饮食文化界对话、交流、合作的新时期。其倡导及开启之功,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5.
大爱无疆:食学研究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学是研究不同时期、各种文化背景人群食事行为现象及其特征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问,是自从人类走出蒙昧以来就对自然和人生充满着热情和挚爱的至高无上的学问。中国既是饮食文化与饮食文明的历史大国,同时也是现时代食生产、食生活、食文化的大国。长时间以来,烹饪学、食品学、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农学、营养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的交相关注,既汇聚成了庞大的食学研究队伍,也累积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食学研究在中国已成为国际瞩目的食学高端学术高端平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学名家。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陶瓷大学詹嘉教授沉潜于陶瓷饮食器具和饮食文化交流研究,在食学研究领域独辟蹊径,卓然成为一家。其学术贡献与成就主要表现在:明确饮食器具是食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确立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食学瓷具研究范式;全面探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视野宽广,思考周密;基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视角切入饮食器具研究;观照现实,倡导和推动中国陶瓷文化景观学、陶瓷遗产廊道学。詹嘉先生为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学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是当代中国食学研究独树一帜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7.
食物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基。食学的产生乃必然且有长期发展繁荣的可能性。食学研究始于近代的西方学术界,近几十年也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2015曲阜·亚洲食学论坛上,国内外食学顶级专家和特邀嘉宾探讨了食礼仪、食文化、食遗产、食思想、食制度等研究议题,就食学学科发展的议题发表深度见解,不仅得出了从事饮食研究的重要性与食学学科建立的必然性之共识,并且表达了食学学科建设特别需要朝着方法与视角多元化的方向继续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审美文化的研究已经形成一种倾向,审美文化的研究必须借助人类学已经取得的成果。人类学可以分为三种: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哲学人类学。审美文化的构架就存在这三种人类学的视界中。人类的肉体、男女两性的差异构成审美文化的载体。人类的文化是审美的本质内涵,人的历史语言、民族是其纵横的表现。审美文化的研究,最终要解决的是人是什么,人为什么存在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视野下保护语言多样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不同的民族、族群或集团,最能代表他们文化的就是他们的语言。当今世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涨.保护语言多样性则首当其冲。而利用语言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加强保护濒危和弱势语言,合理利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都是保护语言多样性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同被视为现代哲学人类学创立者的马克斯·舍勒的思想的对照中,可以说马克思的人学才是现代哲学人学的最早形态。类观念、实践性、生成性和生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即实践人类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基础向这种人类学的回归,不仅更切近文艺的人学本性,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其文艺学之间的整体性对应,并将带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学理的深刻调整。  相似文献   

11.
12.
文化人类学经历漫长的探索后,美国新进化论的杰出代表之一塞维斯(E·R·Service)提出了“间断理论”,该理论后经过与文化人类学已有理论反复比较、验证并结合各民族发展历程,表明它已适用于“自为体系”哲学范畴,而不适用于“随机单元”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科建设经历了从照搬、移植西方相关理论到自觉的本土实践的过程.反思中国文学人类学建设的自律性问题,是在当下人文时空内对古典知识话语合法性的确证和再审,这是对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重新判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独特的存在形态,使得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正转向立体的人类学策略.因此,文学人类学以及审美人类学应该站在更为宏阔的制高点上把握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人类学现实和当代中国多元化审美样态.  相似文献   

14.
食品工程行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它的巨大潜力不容忽视。市场对专业型运用型人才的需求极大,而目前国内在这块正处于空缺状态,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实践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及历史上的科学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科学的文化研究;科学文化学研究;科学与人文。西方科学文化研究的问题又可精分为三大方面:科学知识的内容与其文化情景的统一性问题;实在论反实在论二者关系调和问题;科学认识论与政治学的内在一致性问题。人类文化经历了四个时期,而人文与科学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investigated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use of ePortfolios for reflective practice as a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y. A mixed‐method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in a first‐year food science unit, at a regional Australian university. Data were generated via 3 sourc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vidential basis for the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a mixed method survey, access to student's exam results, and students’ ePortfolio reflections. The findings identified 3 key positive aspects. First, a variety of assessment methods was key to enhancing the overall learning of 1st‐year food science students. Second, ePortfolio reflective writing can be a key aspect for improved student engagement. Finally, structured ePortfolio sessions can help food science students consolidate knowledge, while also allowing them to encounter new ideas related to food science theory and develop technical knowledge. However, technological issues with using an ePortoflio can cloud the value of the reflective task for some students.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how to better support and implement reflective practice using ePortfolio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food science students.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分析文化软实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文化软实力虽更多是由精神层面的因素所构成,但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物质载体。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这其中:开发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是基础,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是关键,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是重要条件,儡核心要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物质载体和“硬支撑”,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8.
新疆师范大学召开的现代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增强了推动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研讨会目的在于厘清现代文化的理论内涵,指导现代文化的理论实践,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并为加快新疆科学跨越、实现长治久安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