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施伟 《教育论坛》2001,(3):5-5,4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功能表现的唯一方式就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这种发展只能是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三个亲自”,即“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新自尝试;科学家化、内化、类化等学习心理的亲自经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主动和谐自主地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学生在自主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受到能力训练和人格精神的教育培养。为此,教师就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庄晓峰 《考试周刊》2013,(83):63-64
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需要,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符合新课程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那么如何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作者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非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想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他的话点到了数学教学取得成功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怎样去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开展,给教师开辟的探究这一课题的空间越来越广阔。广大教师正经历着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入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镜头一: 一位教师在上《小马过河》一课时,指导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小马和松鼠的对话:松鼠告诉小马河水很深,不能过河,不然它会淹死。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这位教师要求学生这样来读小马的话:“水——很深吗?”以表示小马的吃惊。一位学生马上举手,对教师说:“老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数学课堂,面向全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把学生的充分发展作为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教育的自身规律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有目的、有策略地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求得主动发展和充分发展。为此,笔者以《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为例,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一、动机:学生的主观需要主动学习的动机来自于学生对学习的主观需要。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必须把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努力使学生将学习的主观需要外显为自觉的、主动的、…  相似文献   

10.
时代呼唤具有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人。但我们的教学实践,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受到抑制。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影响着我们的数学教学,成为束缚学生“无形的手”。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应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主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  相似文献   

11.
张红 《西宁教研》2002,(3):39-39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力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构建了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强调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评判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确立,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2.
1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用心去聆听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自觉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如何做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谈几点看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一切教学因素最终作用于学生 ,教学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学 ,谁也无法替代。因而 ,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学生自己明确目标目标能够指向、定位 ,其实现程度制约着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学应该“有的放矢”,切勿“无的而矢”。漫无目的的教学必然杂乱无章。因而 ,以目标为“纲”,使学生把目标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学生对一堂课应该“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心中有数。明确目标要因“内容”因“学生”而制宜 ,采用灵活的方法和形式。有的目标可用疑问的形式出现。如“分…  相似文献   

15.
王佳栋 《广西教育》2014,(41):28-29
正小学数学引入数字化教学,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给教学带来了技术革命,让教学教法都有了更多选项,数字化的宽泛、便捷、高效,也为教师课堂教学拓展了宽度。虽然数字化学习有太多优势,但毕竟还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要把学生放到教育的主体位置上,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原则,让数字化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服务,这才是现代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一、微视频制作,让学生参与操作数字化进入课堂教学有坚实的基础,幻灯机、实物投影机、录音机、影碟机、录像机等,都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过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这种勾通是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学生是过程的中心人物,是认识的主体,知识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取.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学生成绩的优劣,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程度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所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确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索,潜心揣摩,质疑问难,讨论争鸣。一句话,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我们目前的教学是教师主宰着课堂。他们把教参上的东西滔滔不绝、一点不漏地向学生灌输,把一大堆别人的现成的甚至是陈旧的知识和观点塞满学生的头脑。学生本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感情丰富的生命个体,他…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突显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展示自己。最后教师还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