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也印证了“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于探求盒子里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禁果效应在我们的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有些学校总喜欢…  相似文献   

2.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前夕,我们不得不提起“禁毒”这一沉重的话题。近年来,我国已逐渐成为受毒品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从  相似文献   

3.
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讲的是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全部罪恶。潘多拉很好奇,加上宙斯给盒子时告诉她绝不要打开盒子,正因为这样,她就更想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打开盒子,所有人类的罪恶,就跑到了人间。这虽然是一个神话,却有力证明了禁果效应的强烈。  相似文献   

4.
杨立行 《家长》2012,(5):35+38-35,38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能得到的东西或者是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5.
曹怀宗 《甘肃教育》2006,(9B):11-11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亚当和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偷吃.结果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明,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这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6.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亚当和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而偷吃,结果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说明,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这与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关。今天的学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影视媒体的开放性影响,“性早熟”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据统计,女孩子初潮平均年龄已经提前到12岁,男孩子初次遗精的年龄平均在13岁。也就是说,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有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已属非常正常。在我对小学生日常用语和课外读物种类的调查中发现,“恋爱”…  相似文献   

7.
禁果效应     
魏强 《班主任》2011,(11):29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1.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2.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  相似文献   

8.
“禁果”母题有着十分广阔的驰骋空间,它不但出现于抒情类作品中,更出现于古今中外的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甚至可以说它是叙事类文学作品的基本母题。文章分析归纳了“禁果”文学的八种文本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相传马铃薯在法国很长时间里被视为“不祥之物”。牧师称之为“魔鬼苹果”,医生说它有害身体,农学家说它会使土地枯竭。  相似文献   

10.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效应,它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于高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读章立早同志的《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一文(载《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5年第10期)深有感触,觉得在章文中所列的四种效应之外,“鲶鱼效应”对我们的教育管理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叶菲 《现代教学》2010,(7):93-93
案例描述: 课上,我请学生圈画出描写萤火虫的句子,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们专心地圈画着课文中的句子,我也来回地巡视着。忽然,我发现小周偏过头悄悄地与小陆说着话。我轻声地提醒:“小周,别说话了。  相似文献   

13.
余清 《家教指南》2006,(1):22-24
有一则童话说的是一个叫乐乐的孩子,要把自己的妈妈摆在柜台上,像其它玩具一样卖掉,原因是“妈妈倒不发火,就是太啰嗦——吃饭时她说:‘乐乐小心别噎着!’结果我真噎着了;过马路时她说:‘乐乐小心别摔跤!’结果我一分神,真被小蚂蚁绊了一跤!’,乐乐觉得整天哄着这样不称职的妈妈,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要把妈妈卖了。  相似文献   

14.
“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也印证了“禁果效应”。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斥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应了一句俄罗斯谚语:“禁果格外甜”。禁果效应在我们的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有些学校总喜欢禁止学生干什么事,不准怎么样,其结果是越禁…  相似文献   

15.
朱勇 《中学教育》2007,(8):58-58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两根室外燃烧的木柴,当相距很远时,时隔不久就熄灭了;当相距太近合并为一体,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相距有度,间隙不远也不近时,两根木柴才相互辉映,直至全部化为灰烬。这样一种自然现象,科学家称之为"温热有隙效应"。由此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有一个距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事例一:事例二:故意泄露。初中化学《溶液》这一章内容枯燥,实验很少,不少学生对这一章学习兴趣不高,致使学生整体学习化学的兴趣骤减。全章结束后的例行测试,如按常规进行,势必有不少同学由于知识点掌握不牢,考分较低,从而丧失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两极分化;若试题过于简易又不能起到总结概括全章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综合能力培养将会产生负面影响。于是我决定,出一份难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广的试卷。在自习课时我把试卷夹在课本中带到讲台上,课间休息,故意忘了带走。十分钟的休息,可忙坏了我的学生们,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记下了主要内容,并…  相似文献   

17.
高琪  张锐 《中学教育》2002,(10):46-48
有一则发生在美国的故事:有一位叫亨利的青年,三十多岁了仍一事无成,他整天在唉声叹气中度日。一天,他的一位好友告诉他:“我看到一份杂志里面讲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这个私生子又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全部特点跟你一样:个子很矮,讲的也是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但当他拿起那本杂志琢磨半天后,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  相似文献   

18.
汤金洪 《云南教育》2001,(23):14-15
一、什么是心理超限效应何谓心理超限效应?不妨先看一则轶闻。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募捐演讲。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所有的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二、教育教学中心理超限效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张兴武 《新课程研究》2007,(2):64-64,68
稍稍留心,我们会发现媒体上常常出现一些“蝴蝶效应”、“鲶鱼效应”、“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马太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多米诺效应”等短语。这些“效应”都  相似文献   

20.
沈洁 《考试周刊》2013,(75):102-103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因此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掌握"分寸",把握"火候",从而有效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