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冼可敬  余昕 《科协论坛》2008,(5):126-127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对影响我国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任何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问题日益突出,开展就业培训必要性,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完善和拓展就业培训工作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在生活、工作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相关的体制限制。导致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无法享受所在城市包括住房保障在内的各项社会保障,居住条件恶劣,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亟需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5月16日,慈溪市外来务工人员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浒山街道举行。 目前,该市登记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己超过80万人,提高这一人群的科学素质,是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下阶段,市、镇(街道)将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设外来务工人员科普示范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咨询、展览展示等活动,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学生,参与科普教育基地游、深化“大手拉小手”等活动。  相似文献   

6.
高校外来务工人员是高校产业后勤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与实施,国家不断加大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力度.对高校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出发,阐述规范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在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措施和建议,为高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浙江部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现状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分析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浙江省内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解析新时代下的外来务工人员与其子女的亲子关系,试图从政府、企业、社会各层寻求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的多元化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茁壮成长,得到更好的教育,本文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成因进行合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学校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推进教育公平和谐,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试图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问题形成的因素与对策。主要策略有:重视家访,平等相待,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全身心投入,讲究教育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尹文波 《科教文汇》2012,(15):207-208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也为武汉市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政府以及企业单位在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生存现状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社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单位用人制度,切实维护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8,(5)
基于Sen的能力方法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以深圳、佛山和东莞3个城市共1215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福利水平对其社会融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最大的诉求是子女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增加其城市置房意愿和改变"低人一等"的自我感觉,有助于增进社会融合。政府需要拓展外来人员的发展空间,努力实现社会机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而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也随其进入城市生活。然而,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可以发现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相比本地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更差,过重的心理问题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习和身心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的分析,探索并提出相对应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我市工作。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拖家带口,形成家庭化的流动,而城乡结合部地区成为外来流动人口主要居住密集区。通过调查,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此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各地方教育教学要求的差异,他们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衔接上会产生一定的"断层",很不利于学校开展延续性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目前进城务工人员的现状以及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服务的现实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9-2010年调查数据对中国18个省48个县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样本考察了教育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非农收入的影响,通过OLS法估计的教育回报率为3.9%,考虑了选择性因素的影响后佑计结果为5.06%,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依然较低.通过分位回归发现教育可能扩大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差距.政府要在农村地区推动教育扩张和平等才能提高农村地区教育回报率,减小教育所产生的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构成的不断变化,“用工难”问题上演.如何将激励机制理论应用到制造业企业的实践当中,建立一套有效完善的外来务工人员激励机制及其配套措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玉民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50-251,236
外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本文对建立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保障制度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伤的概况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当前呼和浩特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伤维权时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工伤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研口区是一个市场大区,常年生活在汉正街市场的外来务工及其子女众多。2008年以来,研口区依托汉正街有利优势,决定在汉正街兴建区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实践基地,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创新,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08年11月11日,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曲颖专程到区外来务工人员科普实践基地调研项目建设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引人关注。笔者以大教育背景为出发点,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