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族新词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互联网及日常报刊杂志上悄然出现了一大批以"被就业"为代表的"被××"类"被"族新词.这些"被"族新词的涌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对"被××"类"被"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是具有社会现实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女孩子常常会在心里盘算怎样减肥才能让自己更加苗条、清秀.眼下,在健康瘦身的风潮下,减肥不再是饿肚子,"轻食"主义已经登上舞台,给减肥的人们带来新的时尚理念. "轻食"最初在日本流行,之后流传到中国台湾及大陆.随着一系列"轻食"餐厅的出现,"轻食"食谱的传播,"轻食"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公众面前.如今似乎食品不加上"轻食"二字就不是低卡食品,餐厅不加个"轻食"概念就很难吸引那些时刻注意保持身材的女性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用语的流行成为新时代语言发展的特征之一."被××"结构从传统的"被字句"演化而来,在网络流行语层面有较高的关注度.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被××"的特点及其生成机制,发现其语义表达具有一定的消极色彩,体现出一定的虚假性、自我矛盾性和被动承受性.反映出语言作为约定俗成的文化体系,其结构变...  相似文献   

4.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  相似文献   

5.
"×与×之间"有时可以说成"×际",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化为"人际关系".这里的"际"是"彼此之间"的意思.如果"×际"之后又加上"之间",就犯了叠床架屋的毛病.  相似文献   

6.
时下,许多学校大门两侧挂满了琳琅满目的荣誉牌匾:"××省示范性学校"、"××年度××省级绿色学校"、"××市××工作先进单位"等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媒体屡屡有"××禽兽教师"、"××老师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之类的新闻曝光.笔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禽兽教师"和"差师"的新闻报道,竟有几千条之多.于是就造成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教育教学中,只要一提到"体罚"、"差师"等字,教师莫不竖起最敏感的神经.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眼睛盯上了高考满分作文. 我也是. 高考过后,我总习惯性地驻足书摊浏览大大小小的晚报,看有没有披露来自阅卷场的"满分作文":高考阅卷一结束.我总习惯性地翻阅书摊上大本小本的<××年高考满分作文快递>、<××年高考满分作文特辑>、<××年高考阅卷标杆作文>之类的图书.以便为备战下一年高考的学生支招:新高三的第一堂作文课,我也总习惯性地拿出几篇当年高考的"满分作文"读给学生听,好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嵩 《初中生辅导》2015,(32):16-17
在自然界中,你一定以为不同种类的动物往往彼此漠不关心或处于敌对关系,其实不然.生物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不少种类的动物间是紧密合作和相互帮助的.不仅如此,它们之间的"联盟"还十分有趣呢. 蜜獾与响蜜鴷 非洲蜜獾以昆虫、小型齿类动物为食,尤其喜食蜂蜜.它们是一种孤独的动物,但却同一种褐色的小鸟——响蜜鴷结下了"甜蜜的友谊".非洲的很多蜜蜂在地上营巢.  相似文献   

10.
笔者有次去××医院看病,见门诊室的粉墙上高挂着某患者赠送的一面锦旗,上书"杏坛圣手,妙手回春"8个金色大字.心中暗忖:医生怎么会进入"杏坛"成为妙手回春的"圣手"呢?晚上看电视时,听节目主持人播讲××小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荧屏上同时出现小学生摇头晃脑齐声朗读<三字经>的画面,字幕上随即打出"杏林书声"4个大字.  相似文献   

11.
一部分同学认为,冒号的使用很简单,只要在"说"字后面加上冒号就行了.殊不知,引文前面用"××说","说"字后面用冒号表示停顿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说"××说"之类的话放在句子中间或者句子末尾,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谨慎对待,不能滥用冒号.……  相似文献   

12.
产生于我国上古社会时期、以人的道德行为规范为核心的道德文化,按照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命名惯例,因其缔造者为帝舜,而被史学家、文化学家、社会学家们冠名为"舜文化".近年来通过对"舜文化"的研究,不仅对我国道德文化进行了正本清源的梳理,而且还澄清了历史上习惯把孔子作为"道德文化"创始人的误解,正确理解了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也"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3.
周人祭祖礼离不开宴饮活动,故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内容的宴饮诗,有一类是关于祭祀的,即祭祀宴饮诗,它生动再现了周人祭祖礼的仪节。本文参照"三礼"等典籍,探究宴饮诗中的祭祖礼仪节,这些仪节对《仪礼》《少牢馈食礼》《有司》《特牲馈食礼》作了很好的说明和补充,揭示出宴饮诗的礼乐性质及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是指知识阶层对其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和创造性发展.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产生和发展,历经戊戌维新时期、辛亥革命前十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四个阶段.它以追求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为内涵.上升到世界历史高度,充分重视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自觉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近代"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5.
留心一下当前职业院校宣传与招生广告,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现象,绝大多数学校都在宣传自己具有办学特色,或干脆自名为"××特色学校".比如,实训教学、"双师型"师资、产教结合、对口升学、创业教育,等等.有的学校增添了新的课程内容、新的设备,或挂靠科研机构、企业,甚至仅仅聘请了外籍教师或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就迫不及待地称自己形成了办学特色,成为特色学校.按照这种理解,"特色"不免有泛滥之虞,而且将不成其为特色.  相似文献   

16.
模式数字"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数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九州"的划分,不仅使华夏地城区划化而且也使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形成巨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最的模式数字.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战后英国社会的变化及其工人阶级状况,英国新左派的理论家们着力探讨了"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消费文化"以及阶级、种族、性别等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文化实践"、"文化生产"和"文化政治"等一系列新概念,旨在揭示历史发展的结构性、多元性、重叠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他们力行"文化研究"是为了克服"经济决定论"的僵局,以确立一种总体化的"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跨学科的"文化研究",他们.试图建立起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式,以求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本文是对这种"文化研究"的理论路线及其基本观点的梳理,同时也是对这种"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评析.  相似文献   

18.
在表达空位的补位机制作用下,"草根"、"山寨"两词适合人的认知规律,以中性而又形象的附加义为补位要素,进入现代汉语"平民"、"模仿"两类词族"中性化而又形象"这一表达空位,从而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很快成为一个流行词,两词也成为记录时代文化的文化词.这种共同语吸收流行词汇填补其表达空位的机制有力地证明了语言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记载文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被+××"格式广受青睐,迅速发展.其语法功能获得极大拓展,语法意义得以深化,进而产生了一系列"被+××"的超常规搭配.这种格式具有陌生化、求新求异的修辞心理,并取得了有效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化台独"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台独"伴随"台独"活动而生,并随着"台独"势力膨胀而发展."文化台独"提出了否定中国历史是台湾历史之源,否定中国文化是台湾文化之主体,否定台湾人是中国人,台湾人乃独立于中华民族之外的"台湾民族"等谬论,其实质是在历史、文化、民族和国家认同上否定"一个中国"原则,为"台湾独立建国"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