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皮被打了     
皮皮喜欢跟着妈妈去社区的公园中散步。那里有花有草,更有许多小朋友嬉戏、玩耍。在这个小天地里,皮皮建立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他爱乐呵呵地观赏聪明伶俐的妞妞又唱又跳,也爱与憨厚的军军一起玩铲土。 就像大人的世界一样,孩子的世界也并非天天太平。这一天令皮皮妈妈大为恼火的事儿来了:那个平日里“手脚不安分”的小健跑到皮皮身边,无缘无故地就给了皮皮一记重拳。 皮皮妈妈头上的热血涌动着: 以眼还眼,教训小健这个臭小子吧,似乎犯不着与一个3岁小孩计较;跟他理论吧,岂不是对牛弹琴?更主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件事对皮皮以后与人交往颇具指导意义,教孩子以善,惟恐皮皮会变得懦弱;教孩子以恶,惟恐孩子会变得顽劣,该怎么办呢?请大家支招儿。  相似文献   

2.
儿子有一个比他大5岁的姐姐。姐姐有个坏毛病——啃指甲。儿子5岁以前不知道模仿大孩子的行为,后来,由于跟姐姐在一块玩的时间多起来,逐渐学会了啃指甲,手指难看不说,也不卫生呀!儿子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平时有些事情讲明道理他就听话了。可这啃指甲的坏处也跟他讲了,什么会使手指变难看,会让“虫子”通过嘴巴钻进肚子,造成肚子疼等,道理他也听懂了,可跟小姐姐一起玩时,由于有模仿对象,不由自主地又啃起来,改掉这个坏习惯真难呀!眼看着小手指甲变秃变黑,我心里很是焦急、无奈……一天,坐公共汽车时,我们对面坐着两个大男孩,其中一个也有啃手…  相似文献   

3.
情况分析 大二班来了一位名叫小宇的男孩。他性格非常孤僻、懦弱,整天沉默无语。如果非要他与人接触,他就显得惶惶不安。上课请他回答问题,他一动不动,毫无反应地坐在那里,有时甚至会一声不响地蹲在课桌下或躲进卫生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他的爱好就是喜欢独自同一堆不说话的玩具做伴。 通过与小宇母亲交谈,我了解到,小宇两岁前也是一个活泼、爱说、好动的孩子。那么,孩子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批评方式,会收到不同的批评效果。“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斥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可见教育方法的选择是何等重要,过度的严厉会造成学生的恐惧,过分的温和则会有失威严。在当今教育形势下,一名有爱心、有教育经验的教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皮皮变了     
段宪敏 《山东教育》2005,(18):39-39
皮皮人如其名。是个调皮、捣蛋、爱打架的孩子。你看他一会儿打哭这个,一会又推倒那个,就连小椅子、小杯子也成了他攻击的对象。面对他的种种“恶行”,我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孩子流行一个“巨”字,如巨远、巨乐等等,表示巨大的开心。这里,我们也向孩子学习,向父母们提出要做“巨爱”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念头,是因为本期文章《网站不过是个玩具》中的被访问者宋铁军就是一个巨爱孩子的父亲,但是他和他的儿子宋司宇却创办了e童网,宋铁军任这个网站的首席执行官,宋司宇担任首席信息官。通过读这篇文章,您会发现,他的巨爱就是不怕孩子把电脑弄坏了,坏了就去修,修不好就送到专业店去修,但从不埋怨孩子;他的巨爱就是孩子不想上数学学校就不强迫孩子去上;他的巨爱就是如果妨碍了儿子的思…  相似文献   

7.
可以说,在每一个小孩子身上,人们都会发现许多美好的天性。在这些方面,他们甚至可以做成年人的老师。学习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出生之后,就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关注着大人的一举一动,除了模仿着大人说话,更多的是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妈妈洗碗,他也要洗;爸爸拿锤子钉钉子,他也要试一试,而且常跟在爸爸妈妈的身边无休无止地问这问那,直到问得大人不知所措;有时还逼着爸爸妈妈给他们讲过来讲过去,直到大人烦不胜烦。做父母的想一想吧,天下哪有一个成年人是像孩子这样渴求学习的?有父母说:“这孩子从小就不愿意学习。”我想,…  相似文献   

8.
核心是爱孩子●王晓慧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也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对幼儿教师来说,职业道德的核心,我以为就是这个“爱”字。有了这个爱字,就有了信心和力量,就有了知识和办法,就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  相似文献   

9.
自从有了儿子丁丁后,我每天都忙得头昏脑胀:洗尿布、喂奶、做其他家务活,几乎没有停手的时候。孩子饿了,我赶紧喂喂他,哭了,我赶紧抱抱,话却很少跟他说。一则我自己本来不太爱说话,累了烦了话就更少,再则我一直认为孩子小,跟他说话他又听不懂,白费口舌,到说话的时候,他自然就会说了。  相似文献   

10.
可以说,每一个父母都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是在充满家庭爱意的环境里感受着父母和家人爱的温暖,积累着爱的图式,也模仿着爱的行为。儿子今年才1岁,吃饭时常常会把小匙举到我的面前,非常亲切地要喂我吃;他吃饼干的时候,也要捏下一小块,硬塞到我嘴里,或他爸爸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优秀的教师会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来面对学生成长中的每个行为,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心田的守望者。这是发生在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一个真实故事。一天,诺必塔小学校长保罗在经过一个教室的时候,发现一名学生正从教室窗台上往下跳,小手里还捏着一件东西。保罗马上明白:这名学生是到教室偷东西。  相似文献   

12.
我爱孩子,所以我要给他最好的,我爱孩子,所以我不能让他受一丁点的委屈,我爱孩子,所以什么事都要帮他做好,“…在爱的名义下,父母为孩子包办了一切.他们忘记了,孩子终有一夭要松开他们扶.的手,独自前行。所以.请别用你过度的爱压褥孩子啪不过气来,让他们在你的爱中,  相似文献   

1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刘雄辉就是执著热爱学生的榜样。为了学生,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热爱学生的关键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刘老师一直教育学生“未做学问,先学做人”。上语文课时他对学生生动地讲了一则叫“财富、成功和高尚”的寓言故事。故事使学生体会到:高尚是灵魂,哪里有高尚,哪里就会有财富和成功。刘老师就这样寓道于教,在充满乐趣的寓言故事中,渗透着做人的深刻哲理,他深深懂得爱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其效果是…  相似文献   

14.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15.
家教随录     
☆孩子做错了事,放任、溺爱是不允许的,但是,过火的训斥和羞辱打骂也是错误的。真正会教育子女的父母是严中有爱,严而有格,严得合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心悦诚服,又敬又爱,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儿童最善于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性格品德大半是从模仿开始得来的。所以,榜样的力量对教育儿童将起着最简明,最有效的作用。没有任何方法象榜样那样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  相似文献   

16.
咨询热线     
孩子不爱喝牛奶怎么办?问:牛奶补钙,孩子长个儿不可缺。但我儿子不爱喝牛奶,每次让他喝牛奶,都得费上一番功夫,有时会逼着他喝下去。有什么巧办法吗?答:钙不必非要通过喝牛奶来获取,对于那些不爱喝牛奶的孩子来说,可以给他提供酸奶或奶酪。加钙的桔汁或其他饮料,也都是理想的选择。或者把牛奶掺进加热的谷类早餐食品及汤里面。孩子爱生气怎么办?武汉水利学院的黎女士问:我的孩子特别爱生气,一不如意就变脸,开始耍脾气。请问怎么教育他?答:俗话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见孩子生气时,父母一味地训斥,会使孩子的怒气…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2005,(1):98-98
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自己不亲自照顾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孩子每时每刻都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才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他们会变得怪异呆滞,缺乏爱的安全感。长大后更想要追求那童年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相似文献   

18.
小红花笑了     
王晓蕾 《早期教育》2005,(12):40-40
每次打预防针。总有一些孩子哭哭喊喊,老师们虽急得满头大汗。可孩子就是不肯配合。怎么办呢?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小红花,何不借助小红花效应。激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打针呢?于是。在打针前。我先奖励每个孩子一朵小红花,并告诉孩子:“打针时。如果谁勇敢,不哭。他的小红花就会笑;如果谁哭了,他的小红花就会和他一起哭。”令我高兴的是:每个孩子在打完针后都会迅速跑到我面前。神气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19.
我丈夫在大约四年前因抑郁症自杀了。那时我们已经和平分手了一年,我们有两个孩子:一个三岁的儿子,一个五岁的女儿。他曾经很爱孩子,每周都来看他们。当警方通知我时,我简直无法相信。谁会忍心丢下自己年幼的孩子呢?可他就这么做了。  相似文献   

20.
女大儿子很小的时候,我有强烈的望子成龙 的愿望。从他刚开始呓呀学话时起,我就拼命向他灌输唐诗宋词、加减乘除、英语等等。儿子上幼儿园后,不仅能够背诵许多诗词歌赋,还能写一手很好的汉字。那时我总感觉儿子肯定是一个聪明过人的孩子。 儿子上学后,第一年的成绩的确不错,期末考试全班第一名。从此,我就放松了对他的教育。白天他最爱看的是《西游记》,我每天都依着他。新学期一开始,他连走路说话都爱模仿《西游记》里的一些语言和动作,并且贪玩成性,不愿学习。从此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老师三天两头把我叫到学校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