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子从小很乖。大人让他干 什么,他就干什么,大人怎么说 他就怎么听。自从四年级下学期 开始,他变得“不听话了”,能和 大人争辩是非,能对一件事发表 自己的看法了。儿子一天天长大 了。有一件事让我们改变了对他 的教育方法。 一天晚饭时,我们一家三口边吃边谈,无意中说到孩子多么幸福。儿子听后说“孩子也有酸甜苦辣,不全是幸福。”这句话令我们吃惊,这简直不像儿子说的话,令我们俩大人面面相觑。最后他爸爸说:“你有什么酸甜苦辣?”儿子说“比方我正在看少儿节目,你却让我去学习;我已经完成了作业,你们却让我去复习或者预…  相似文献   

2.
我的儿子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可当大人们拿他开玩笑时,他从来不信。我一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总觉得他精明但缺少了孩童的天真和可爱。一个星期天,一家三口来到乡下我妈妈家。村上的人和他开玩笑,说了什么我已不再记得,但清晰地记得儿子一如往常不信他们。我想趁机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便紧追问了一句:“你信不信他们的话?”“不信”。“为什么?”我很奇怪,要知道诸如此类的玩笑,往往使他这样大的孩子判别不了真假。“因为我不听大人的话。”当时,我一听儿子的回答便愣住了,从他的“我不听大人的话”中,我似乎明白了许…  相似文献   

3.
巫毒娃娃     
儿子小哲今年7岁,读小学二年级。他是个很要强的孩子,在班上成绩一直排在第一名。他很自觉,除了回答他的疑难问题,学习上一般都不需要我们过问太多。有一次,考试完后,他拿试卷让我签字。我随口问了问:“小哲,这次考试得了第几名?”小哲低下了头,小声地说:“第二名。”我说:“你  相似文献   

4.
去年10月,我有幸去长春参加著名教育家朱绍禹教授在解放大路小学为该校教师做的“情智一体教育”演讲报告,听后产生共鸣,我忽然想到,我儿子不就是“情智一体教育”的典型代表吗 儿子上小学时年龄较小,没有经过学前教育便进了课堂,与较大一些且经过学前教育的孩子相比,他显得很吃力,不到一学期,当初背上书包吵吵嚷嚷要上学的那股劲头在打折扣。儿子所在班级人较多(57人)。儿子年龄又小,同学和老师都叫他“小不点”.老师太忙顾不上“关照”“小不点”.为了让儿子对学习有信心,我抓住他的几个优点和弱点,让他选择了美术、…  相似文献   

5.
有首歌里唱道“: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骂。”这里说的骂,其实更多的是批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离不开家长的批评的,但是怎样批评却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我管教孩子喜欢让表扬成为批评的外衣。就拿读外语来说吧,我要求儿子每晚听读3 ̄5遍课文,不懂的地方可以和我一起听。可是,儿子连着听读两三天,就坚持不下来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呢?过了几天,我一看情况依旧,必须得批评一下了。晚上,儿子来找我给他开电视看,还没等他开口,我就先发制人地问“:儿子,是找妈妈读外语吗?”儿子愣了一下,只好顺水推舟地说“:是。”我马上对丈夫说“:瞧…  相似文献   

6.
老师的话     
每次家访,家长们都会说上一句:“这孩子就听老师的,不论大小事,他都爱说‘我们老师说的’,真拿他没办法。”开始我听了不以为然,心想:老师的话真有这么大的威力?然而,当自己的孩子入园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老师说的话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我儿子上中班时,有一次他告诉我美术课上画了什么,是怎么画的。我说:“你画画的顺序不对,应该……”没等我说完,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这样,我们老师都这样画的。”我拿出纸笔想纠正他,他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老师告诉我,儿子写的字越来越不好看了,写得不紧凑,结构很散。老师“告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也早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无奈儿子不听劝告,我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初老师说儿子写字很不认真,让我配合老师教育他,让他认真书写。我苦口婆心地讲道理给他听,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耐心     
儿子小骏10岁了,虎头虎脑的长得十分可爱,就是脾气倔,火气大,常常在学校打架闹事。每次开家长会回来,我就找儿子“撒气”:轻则批评、训斥,重则罚跪、打板子。我常常拿出笔和纸,让他写检查、写保证书。儿子不服气,执拗地偏着头,还拿眼瞪我。看他那不服软的样子,我更生气了,下手一重,儿子忍受不住,大叫一声“就不检讨。”接着破门逃跑。儿子不认错怎么办?一天,我正在家里生闷气,在师范学校教书的表姐来了。听了我的诉说后,表姐却说,孩子认不认错不要紧,关键是要他心里明白事理,千万别硬逼。他若是想骗你一下,天天写一…  相似文献   

9.
儿子今年开学就上初二了。别看他是个毛头小子,可是待人处事稳稳当当,再加上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平时不用我们太多的管教。听多了别的家长关于孩子“不听话,老顶嘴”的抱怨,心里自然是欣慰得很。不过,儿子的几次“顶嘴”也让我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艰难的沟通     
儿子刘跃的调皮是出了名的,小学时三天两头有家长来找,说,你们家小跃打了我们孩子。每次,我都先向人家赔礼道歉,再把儿子拉过来打一顿。可下一次儿子照样向别的孩子寻衅打架。上高一时,儿子倒不大爱打架了,但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动辄逃学。一天,上中班的我正在家里休息,忽然班主任于老师打电话来问:“刘跃这两天怎么没来上学?是不是生病了?”我的头“嗡”地一下就大了,慌忙说:“他每天一早都背着书包出去,没去学校?”得到于老师的肯定答复后,我一屁股呆坐在凳子上,半天缓不过神来。想想这些年我们在孩子身上所花的心血竟都…  相似文献   

11.
张天行 《课外阅读》2009,(18):26-27
齐国有个有钱的人,家财积蓄很多。他的儿子很愚蠢,做老子的又不教育他。一天,艾子对那个有钱人说:“您的孩子虽然长得不坏,可是不明白人情世故,将来怎么能管家呢?”那人生了气,说:“我的孩子很聪敏,哪有不明白人情世故的事呢?”艾子说:“不用考验别的,只要问您的儿子吃的米打哪儿来的,他若是知道,我就承担说瞎话的罪过。”那人就叫了他的儿子来问,他那孩子笑嘻嘻地说:“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呀,往常每次都是拿布口袋取来的嘛。”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拜访一位朋友,发现他正在与儿子抢吃一块巧克力,朋友先是跟儿子讲道理,让儿子分一半给他,儿子不干,朋友生气,儿子最后乖乖地分了一半给他。我感到奇怪,朋友是不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怎么今天破例了,朋友解释说:“我不爱吃巧克力,但我想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这句话说得真好!的确,回报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相当的重要性。第一,它可以使孩子由回报父母变成回报他人和社会,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吝于付出,我们是无法指望他向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的。相反,一个从小懂得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我的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突然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妈妈,我不想考大学了,我想学画画,上艺术学校,将来当画家。”我听了后没当回事,以为他说着玩的,就训斥说:“胡说,学什么画画,你现在就是要学习好,其他什么都别想。”儿子听后一直都闷闷不乐,第二天竟哭着对我说:“妈妈,我说的都是真心话,我真的想学画画。”我这才明白儿子是真的爱上绘画了。儿子从小就兴趣广泛,唱歌、打乒乓球样样都会。可现在的社会竞争多激烈,要是不上大学,想要立足都很困难,别说过好日子了,再说画家也不是容易当的。但是看着孩子哭红的小眼睛,我真不知道怎么跟孩子…  相似文献   

14.
问:我儿子嘟嘟6岁了,他是个性格文静,脾气温柔的孩子。在幼儿园很少和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也很听老师的话。遇到孩子之间争抢玩具,嘟嘟总是让给别人。有时也会被别的孩子欺负,但是因为嘟嘟长得又高又壮,所以这种情况不太多。我们平时都让他的个性自由发展,不去要求他如何如何。但是,昨天我带着他去超市买东西,却发现这个老实的孩子变样了。在付钱的时候,队伍有点长。我和儿子排在后面。不一会,儿子不耐烦了,他说:“我要到前面去。”我不同意。他却拿起两包他选的食物,直接跑到了队伍前面。过了一会儿,他很得意地在出口处等着我,说:“你看,我…  相似文献   

15.
杨永龙 《家长》2014,(10):30-31
正第二天孩子的表现稍微有点进步,可过了几天老毛病又犯了。杨老师:您好!我的儿子今年6岁半,很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甚至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他就从座位上跑到后面拿同学的东西,排队的时候他还喜欢推人,就因为这些,老师经常找我们谈话。我们听了很生气,不过也没有打孩子,只是严厉地跟他说:"要是不听话以后放学没人去接你,饭也没得吃。"这样  相似文献   

16.
写张条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看,我这记性,怎么就忘了。”还有一些孩子,老师查他们作业时,他们有时也会说我忘了。”我想,如果大家都养成写张条的习惯,备忘一下不是很好吗?一日,正和儿子玩得起劲的小伙伴被他的母亲带走了。儿子一下子好像变得很孤单了,非让我带他回学校看“奥特曼”。我说:“行,明天妈妈一定带你去看。”“好。那你要说话算数,我们拉钩。”说着,儿子伸出了小拇指,我也伸出小拇指与儿子拉钩。儿子紧接着又说:“妈妈,别忙走,还要写张条。”“写张条?干啥?”我头次听儿子讲这话,感到很奇怪。“就写你明天带…  相似文献   

17.
张颖 《小学生》2005,(1):39-39
我很不幸,因为交通事故头部受重伤而住院,昏迷了四十多天。儿子听老人们说:“儿子喊妈妈最灵,最能催醒昏迷的母亲。”于是,他每天到我的床头,一遍又一遍地喊我。每天都要喊上几百遍。终于,在儿子过十岁生日的前一天,我苏醒了。第二天,我们全家在病房里过了一个简单又值得纪念的生日聚会。  相似文献   

18.
儿子非常成功地在幼儿园度过了第一天,心情愉快,没有哭闹,没有苦恼。我们去接他时,幼儿园里所有接触儿子的老师都开心地告诉我,儿子唱歌给他们听,还给他们念书。他玩得很高兴,午饭自己吃的,吃完了整份午餐。他自己去上了厕所……这一切实在太让我惊喜了!我相信,这是我的“攻略”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康松 《教书育人》2014,(8):25-25
从小就教育儿子要诚实不撒谎,有一天上小学的他问我:“省里领导要来学校检查,校长和老师要我们对学习时间和作业量等统一口径,都按老师教的说,我该怎么办?”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只好反问:“你说呢?”儿子很为难地说:“来检查的人问到我,我只能是不理他们。”我追问:“要是你不得不回答他们的提问呢?”儿子想了想说:“我会对他们说,我不和陌生人说话。”他虽然无奈,却很巧妙地坚守了自己的诚实,也在善良地试图维护学校的利益。让孩子诚实,又让孩子撒谎,都是某些老师的要求,这让孩子们如何处之?  相似文献   

20.
期末放假时,读一年级的儿子从学校带回了小学生手册,把它交给我时,我看出儿子不太高兴。打开手册一看:语文98分,数学100分。我理解儿子的心情了:儿子平时测验一直拿“双百”,期末试虽然成绩也不错,但儿子要强,他首先不满意自己了。你听,他跟我说话了:“妈妈,我语文才考98分。”说实话,我也有点替儿子惋惜,但我更不想让儿子因此苛求自己,负荷太重的心理压力,他才读小学一年级呀!我该怎么开导儿子呢?儿子比同龄儿童心理相对成熟,但毕竟还是个不到七岁的孩子,要安慰他,有时还真得注意措词。看班主任给孩子写的评语时,我找到了鼓励孩子的办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