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alliday的“现代汉语语法范畴”揭开了阶和范畴语法理论研究的序幕 ,其主要目的是说明语言是什么 ,语言如何工作。该理论一提出 ,就受到当代数位语言大师的批评 ,该文简要回顾了Postal,Matthews等对级阶理论的批评 ;Butler等对类概念的批评 ;Huddle ston ,Palmer等对结构概念的批评和Postal对分类性质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本文解读了元功能思想的内涵和韩礼德阐明元功能的方式,以及后人对该理论的发展,最后作者做出几点评论。作者认为,及物性系统用Rosch的原型范畴理论解释会更清楚;动式最好纳入语篇功能的范畴;此外,动式系统中的主动式、被动式和中动式应是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分析汉语语法范畴诸家观点指出,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语法形式外延的扩大使语法范畴由综合语推衍到世界其他语言类型,其涵义及分析手段也有很大发展,从而为汉语语法范畴研究打开通道。同时也指出汉语语法范畴研究的“泛化”“散化”倾向,认为需要注意语法范畴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系统功能语法重视语言的社会性、语境、功能的研究,韩礼德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语言层次、语言的元功能、语言的“盖然性”理论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了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使用过程。随着系统功能语法的不断发展,该理论逐渐被应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母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需要在大学阶段深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预科阶段的国家通用语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之初就在不断学习各语言学流派的思想,旨在全面提高学习者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对此,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系统功能语法重视语言的社会性、语境、功能的研究,韩礼德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语言层次、语言的元功能、语言的“盖然性”理论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了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使用过程。随着系统功能语法的不断发展,该理论逐渐被应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母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需要在大学阶段深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预科阶段的国家通用语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之初就在不断学习各语言学流派的思想,旨在全面提高学习者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对此,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功能文体学的出现与不断发展,韩礼德系统功能文体学模式倍受青睐。本文应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方法,对语篇“The Battle Against AIDS”进行量化分析,讨论和描述了该语篇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法是以社会学为导向的语言学理论,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观点,语言系统中有三个用于表示功能意义的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构成了功能语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语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基本范畴之一,章回小说批评中的“气”范畴成熟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使用频率不高、无法独立使用及内涵的泛化等方面。根据其对应内容,可从作家之“气”、形象之“气”、文本之“气”三个层面加以观照。基于此,本文从文体特性、小说观念及创作范式三个方面切入,考察章回小说批评中的“气”范畴,探寻其生成、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9.
介绍韩礼德和哈桑词汇衔接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并结合访谈,探讨了词汇语义衔接关系对语篇阅读中词义理解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词汇衔接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词义分析能力。作为词义理解策略,这个理论在词义习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标记理论,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沈家煊先生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是将标记理论运用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拓性著作。本文从主要内容、重要思想、理论特色及研究特点几方面入手,对该书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语法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语法项目的繁多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很多麻烦,人大教授王长喜将语法项目归为十个主要易考类型,本文以此种分类为基础,结合典型理论的基本观点,探讨典型理论对大学英语四级语法教学的启示,认为教师在课前可以将每个类型的语法点按隶属度的高低连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在教学时,先教典型成员,再根据非典型成员与典型成员的相似,逐步介绍非典型成员,指出其相似处和不同处,这样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对这个类型的整体印象,而且清楚各语法点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它们。  相似文献   

12.
范畴是认知的基本概念,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从古至今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范畴理论: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通过对两者的阐释和比较,本文指出两者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以及它们对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批评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理论和实践上吸收了M.A.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的思想,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与社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政治演说中,演说者的目的不在于向听众提供信息,而在于劝诱,在于对意识形态的控制,而意识形态一般隐含在不同的语言手段中.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中,意识形态体现在不同的语言层面.演说者通过语言结构的选择来反映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修辞观到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认知机制,再到韩礼德将隐喻拓展到语法层面成‘语法隐喻’。隐喻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尤其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及其内部系统的诸多术语进行界定时有许多矛盾和含混的地方,如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致式(土式)和隐喻式(雅式)及后来级阶转移。就实质而言,语法隐喻的说法是值得再思考的,因此本文试图论证语法隐喻的虚妄,对语法隐喻的"隐喻性"进行辩证。  相似文献   

15.
“批评场”概念是用来描述文学批评活动的运动形态的,是建立在对批评静态和动态观察基础之上的。它主张批评活动具有运动属性,提倡系统的、辩证的、全面的批评,对于纠正某些批评理论的偏颇,建设健康完善的批评理论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时”字的语法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一词与一般名词在语法特点上不同,与时间名词也相异。“时”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也有不同的用法。它由时间名词转化为表时间的后置词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复句关联标志。“时”的语法化是一个由章法到句法的变化。表时间范畴的词和表方位范畴的词一样容易向其他认知城转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批评语篇分析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了一篇来自雅虎网站的一篇新闻报导。通过分析可以掌握以上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报道者的权势与意识形态通过语言选择带给读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语气”概念入手,分析了它在传统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具体意义,找出这两种语法体系的异同:1.传统语法不如系统功能语法灵活,但容易记住;2.传统语法具体而较机械;系统功能语法抽象,但较灵活。  相似文献   

19.
批评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家福勒等人在1979年出版的《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来的。在十年之后的1989年,费尔克劳在《语言与权力》中又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CDA)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认为儿童语言主要有七种功能:工具功能,控制功能,交往功能,个人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和信息功能.成人语言具有儿童语言的特点,又有更本性的区别.最重要的是成人的话语具有多种功能.而布龙菲尔德则认为语言是一个刺激一反应过程.本文就以<红楼梦>中的几段言语片断为例来对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布龙菲尔德的刺激-反应说进行简单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