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它文中有诗,“诗”是“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因此,此类课文的教学应根据“文包诗”课文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内地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  相似文献   

3.
有些课文文字浅显,明白易懂,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浅文”。对“浅文”学生常感到没什么可学,教师常感到没什么可教。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教起来敷衍了事,教学效果不佳。然而,这类课文在整个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又较大,因此,如何教学这类课文,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泽芝 《湖南教育》2003,(11):37-37
抓住“题眼”,引导学生粗读课文。教学时,抓住题目的中心词———题眼。例如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甲”字就是“居首位的,第一”的意思。由“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出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让学生具体感受它们的美,最后可获得清晰的感受:桂林的山水确实天下第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抓住“文眼”,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文眼”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在文章中常常能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熟读“文眼”所藏的段落,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地扩展开来,这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5.
孟其银 《现代语文》2009,(11):62-63
"教课文"与"教语文"差不多,平时我们老师所说的"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也就是"教课文",能把课文教好,其实就是一个很不错的语文老师了。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语文书“教课文”,其实就是传统的“教书匠”;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火,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课文对“其文漫灭”是这样解释的:碑文模糊、磨灭。文,指碑文。且作了补充: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碑上残存的文字。不难看出,课文对两个“文”的理解实际上是一致的,即“文字”。粗略看来,注释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我们仔细斟酌,就发现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有些课文文字浅显,明白易懂,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浅文”。对“浅文”学生常感到没什么可学,教师常感到没什么可教。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教起来敷衍了事,教学效果不佳。然而,这类课文在整个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又较大,因此,如何教学这类课文,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有些课文文字浅显,明白易懂,人们习惯上称之为“浅文”。对“浅文”,学生常感到没啥学头,教师常感到没啥教头。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教起来敷衍了事,教学效果不佳。然而,这类课文在整个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又较大,因此,如何教学这类课文,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建 《今日教育》2014,(2):50-50
由于缺乏课程意识,传统课堂教学中课文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语文教学只是教书——教一篇篇课文,变成了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语文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课文”转变到“教课程”。  相似文献   

10.
我的这个“找课文”相当于循环往复地跳两步舞曲:一是走向生活找课文;二是指向课文找生活。 先跳第一步——走向生活找课文。这是由境找文,进行语言的存储与提取的训练。目的是实现境与文的一一对应。这样学生以后在观察时搜集到素材信息便能迅速地查找提取出对应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进行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我所设计的“走向生活找课文”分两个“版  相似文献   

11.
“教课文”“教语文”已成为近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热词。的确,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老师着眼点是理解课文情节和内容,对课文逐段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并由课文内容一味生发开去,进行漫无边际的情感发挥,学生获得语言知识不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甚少。像这样的教学,我们说它只是在教课文,没有教语文。就如何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身,笔者不揣浅陋,谈几点拙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其文漫灭”作何解?教材注:“碑文模糊,磨灭。文,指碑文。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碑上残存的文字。”课文这样注解,仍来解释清楚“碑文”之“文”与“残存文字”之“文”有何区别。其实,“其文漫灭”的“文”是“纹”的通假字。“舍其文轩”(《墨子·公输》)、  相似文献   

13.
我在课堂教学中运出“导读法”,概括成一句话,就是由课文“三眼”引导学生“三读”.(一)抓住题眼,引导学生粗读课文.文章的题目不是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就是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教一篇课文,首先要善于帮助学生从题目的结构上确定所读课文的文体特征,掌握每篇课文的阅读要领,从而培养学生的判断力。例如,教毛泽东同志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我只是提示分析一下构成课题的短语结构,指出:“文化”是中心词,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对它分别加以修饰,是所要着重  相似文献   

14.
《黄山奇石》是一篇图文并茂的说明文。课文用描述的方法,依次介绍了黄山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最后还点出了“天狗望月”、“猴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奇石。课文特点鲜明,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山河教育的好文章。教学这篇课文时,除看图外,应抓住“奇”、“趣”两个词语教学。课文第一段紧扣“奇”字,告诉我们“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尤其”一词强调说明黄山风景的神奇,主要体现在那些奇奇怪怪的石头上。而石头的“奇”则表现在形状上。“仙  相似文献   

15.
咬文嚼字一词,多用其贬义,但在课文分析中,又必须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先咬后嚼。咬,不可盲目乱咬。咬是要对课文中的关键词抓住不放。我们知道,作者为文达意,为了做到“毫发无遗恨”,对词的选择与锤炼是颇费心思的。为文如此,析文亦如此。舍此无从析文。苏霍姆林斯基把词看作“知识最重要的因素”,并要求学生“应当成为‘词的  相似文献   

16.
钟敏 《现代企业教育》2008,(20):187-187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来教书育人。在导语中“渗透”。在课文学习中“渗透”。在“练习”教学中“渗透”  相似文献   

17.
“文眼”是文章的精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准“文眼”,学生就找到开启课文之“门”的钥匙。那么文章的“文眼”又在何处呢 ?  一是体现在课文的标题上。这种情况一般在议论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类课文的标题往往就是作者的主张,也是全文的论点和中心所在。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唐的《作家要锻炼自己的语言》等,其文眼就体现在课文的标题上。   二是体现在文章的起始句或起始段中。这种情况往往表现在抒情散文、议论文等文体当中。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第一句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章定…  相似文献   

18.
一、如何“读文悟道” 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昧,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才能达到读文悟道之境界。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正如古人所云:“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通常含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后记等几大部分。为了方便研究与讨论,基于内容选择与表述、编排方式与呈现,我们把“正文部分”分为“主课文”和“副课文”两个系统。“主课文系统”包括作为教科书主干内容、多少涉及意识形态的基本课文、补充课文等;“副课文系统”包括具有辅助性质、技术含量突出的课前提要、课中插图、课后习题等内容。由于习题自成体系,较为特殊,我们另撰专文论述。本文旨在分析与比较中、英历史教科书在课前提要和课中插图方面的状况,并参照史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中、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教材第三册《中国石拱桥》一文,共讲了五座桥。用课文中的话说,这些桥都是“惊人的杰作”。按照课文的描写,就桥论桥,生动地讲述这些“惊人的杰作”,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我觉得,不应该就此满足,还可跨出“桥”外,找一些资料来充实我们的讲解(当然不能牵强附会)。果真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