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目标首要定位是诵读和背诵。而实际上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为了推进课堂进度,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以文本翻译为主,串讲实词虚词,分析句式结构,剖析文本内涵为主要教学目  相似文献   

2.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从过去偏重字词的讲解,转移到指导学生顺畅地朗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篇或段上来.这个转移是重新修订后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原大纲中的要求是“阅读文言课文.了解初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断”,“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了解一些文言句式”.修订后的大纲改为:“阅读文言课文,能理解基本内容”,“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新旧大纲都要求“背诵基本课文的一些篇或段”.今年我区的中考命题就体现了修订大纲的精神.今年初中毕业会考暨初中中专招生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共有五个小题,第一小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诸葛亮的《出师表》的主旨;第二、三,四题都是考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诵读训练刍议谭桂声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要求“读文言课文……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  相似文献   

4.
张驰 《广西教育》2013,(12):44-44
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差异的。初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一定量的文言诗文,每学期的背诵量不少于文言课文总量的30%".从这一要求可知: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时是这样说的: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时是这样说的: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指导与训练王尊政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这既是教学文言课文的标的,也是复习文言课文的准则。下面就大纲中提出的这三点要求分别做点复习说明。回.了解文言课...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所谓“顺畅地朗读文言课文”,对于笔试试卷来说,包括注音、断句、节奏、重读轻读、默写填空、判断诗文句子正误、调整诗文句序等。在这些考试内容中,尤以背诵性质的默写题最为常见,它在文言文知识试题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必考题。随着命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古诗文默写题在考查形式上正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9.
宋亚清 《成才之路》2011,(24):13-13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显然,在文言文教学中强调的是"读读,背背,了解文言课文大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读——说——点——练"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11.
董健良 《现代语文》2014,(12):156-15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的能力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四篇文言文都属杂记。学习本单元,要进一步提高诵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并从中借鉴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富有生命力的语言。由此,本单元教学重点为: 1.以《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为学习重点,学习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的表达手法,比较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2.掌握文言虚词“其”、“而”,文言实词“名”、“鼓”等和常见的文言句式。 3.掌握诵读要领: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出语气。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课堂要高效,就必须有的放矢。《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有非常明确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那么,如何放"矢"呢?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如何实现高效课堂这一目标,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启示(:1)鼓励学生朗读文言文(。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3)引导学生用现代的方式去理解古人的文明(。4)鼓励背诵,积累文言素材,增强文言语感。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背诵三法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共收录了18篇讲读文言文,其中90%以上篇章或语段,书后都有明确要求:背诵。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那么,应如何加强文言文的背诵教学呢?一是条块分割法。这种...  相似文献   

15.
任伟 《语文天地》2010,(3):38-40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程的阅读部分规定中,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反观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  相似文献   

16.
宋国平 《考试周刊》2010,(53):52-52
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是毋庸质疑的,那么诵读如何合理地运用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究其实是教学要求偏高偏难,结果“欲速则不达”。对此,新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90年修订本)对初中文言文教学降低了过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不对古汉语知识提出要求,降低了实词教学的要求,突出了以诵读为主的文言文教学。也就是读读背背,对课文中的文言文能熟读或背诵就可以了。新《大纲》对初中一年级没有提任何要求,将原《大纲》(87年春季审定并实施)初中二年级要求“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改为“阅读文言课文,能了解基本内容”,将原初中三年级要求“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段”“掌握一些常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了解一些文言句式”改为“能顺畅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即朗读、背诵、学会翻译,掌握基本文言字词等。根据这一系列的教学需要,执教者往往将教学的焦点放在讲授上,及检查学生的背诵、翻译上面,从而不由自主地走入“灌人式”的教学误区。诚然,学习文言文需对文字词加以掌握,需对文言课文加以背诵(目的是明其义),需懂得课文之表达意。  相似文献   

19.
陈梅 《中小学电教》2008,(10):23-24
<正>《课程标准》仍沿用了九年义务教育对文言文阅读教学提出的简要而明确的要求:"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相对于"现代文阅读"、"作文"而言,文言文成了语文教改的"死角"。很多教师受中高  相似文献   

20.
正文言文怎么教?见仁见智。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要教文言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定位文言文教学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针对这样的目标定位(《新课标》在表述方面是否有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