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有为认为书法艺术发展到清末,帖因翻刻过多,已失其本来神韵,唐碑不得自然之美,故应尊魏碑。唯习魏碑,才能一改清末书坛萎靡现状,才能窥见古人的面貌。客观地讲,尊魏碑,弃帖、卑唐碑,这种书法艺术思想有其片面性。  相似文献   

2.
从《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康有为激变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表征,就是手法之激越,甚至多有武断、绝对、失真之处,为人所非议;再就是变革思想的一贯性,无论是《广艺舟双楫》时期,还是之后的《孔子改制考》时期,其一致性昭然;至于其理论基础,则来自于公羊今文经学。需要指出、强调的是,学界对康有为变革手法之激越甚至绝对化多所贬斥,乃是着意于形而忽略了质,若从激变思想立意,则当有助于准确解读其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揖》是晚清最重要的书法理论专著,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总结了碑学的理论和实践,使碑学成为一个流派,从而影响了整一代书风,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尊碑抑帖”的思想为近代碑学的兴起、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集碑学大成之一的《爨龙颜碑》无疑成为众多碑学家和书法爱好顶礼膜拜的“圣物”。本将分析此碑的成因、艺术特色等,探索碑学的共性,为学书指明学碑方向。  相似文献   

5.
北魏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重要阶段,形成了颇具时代特点的书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积极推扬、倡"尊魏卑唐"之论.从三个方面切入,一是对康氏所概括的"魏碑十美"给予阐释,二是对其所分的"十六宗"予以辨析,三是对方圆笔法进行论述,旨在推进北魏书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待诏题跋》是由文征明对诸多书作之题跋汇集所成。在《文待诏题跋》中较全面的反映了他的书学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崇尚古雅,心仪晋宋,视二王为极诣;第二、重视法度、渊源,讲究出规入矩;第三、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第四,重视人品与书品的统一,看重书家个人修养的积累。《文待诏题跋》不仅对明代书坛,对后世的书法练习及书法研究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琰 《文教资料》2011,(29):72-73
傅山是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书法史上无法略过的人物.他的书学思想和书法技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书者。他主张学习书法要取法篆隶,崇尚自然,提出了著名的“四宁四毋”理论,并强调“作字先做人”。纵观傅山的一生.其书法风格的变化大抵可分为三个时期,其书风是随着其政治立场与个人情感的转变而转变的,每一次的转变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并将其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徐浩作为唐代的一名书法家,尤其对唐代楷书的贡献突出。他以自己的书法理论指导自己的创作,从而也夯实了自己的理论。本文专注于从他的书学思想出发,从三个方面:书法源流、书法之法、书法之境来集中探讨他的存世书论《书法论》所蕴藉的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大同社会理想,并阐述了其关于教育作用、男女教育平等、全面发展教育及五阶段衔接的学校教育制度设想等教育主张。这些主张对今天教育仍然很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艺术特点 《泰山金刚经》的艺术特点,可以用“雄、浑、丰、厚”(欧阳中石先生语)四字来概括。具体分析,有以下特征。 (一)笔法婉转通篆意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