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段淑娟 《学周刊C版》2019,(24):115-115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能力的建构。文章探讨了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措施,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生活、阅读美文名著、背诵与交流来丰富语言表达、扩大语言积累的范围,为学生终身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重视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搞好背诵□兰州市安宁区教育局教研室何秀兰赵辉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编排了一定数量文质兼美的范文,要求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以小学语文1—4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近40篇课文中,有体现思想教育的《温暖》、《补丁》等;有开阔学生视野...  相似文献   

3.
【考点分析】积累:这部分的考查范围一般为《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和一些现代诗文名篇、名段,及一些教科书中虽然没有,但在现实生活中广为流传、使用频率很高的哲理名言、俗语、谚语、格言、警句等。运用:指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内容。识字与写字这部分的试题以对字音和字形的考查为重点,主要考查同学们辨析错字、别字和不规范字的能力;辨析常见的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的能力;辨析形近音同字、音同形异字、形近义混字的能力;正确、端正、…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文的方法主要靠积累 ,而背诵则是积累的主要途径。通过大量积累来学习语言 ,这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更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修订版大纲对背诵的篇数和篇目都有较为具体的要求 ,各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也都提出了背诵的篇目或段落。背诵时要求不添字 ,不漏字 ,不颠倒 ,不结巴 ,口齿清晰 ,速度适当 ,还要尽量读出情感。要达到这样的要求 ,就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背诵不等于死记硬背 ,应导之有法。指导学生背诵的主要方法有 :   1 理清线索法  即理清课文的线索脉络 ,明确背诵材料的内在逻辑性 ,加强记忆的条理性 ,以便记忆背诵。一篇课…  相似文献   

5.
例谈背诵训练的分类指导○江苏省特级教师/陈中强第五、六两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单在记叙文体课文里,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分散于9篇课文之中,共有15个自然段;要求全文背诵的有3课。此外,要求背诵的还有新诗1首、古诗8首、寓言4则。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记...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标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明确了学生背诵的要求,即在理解基础上记诵,反对死记硬背;保护和扶植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反对以“背”代“惩”;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增强背诵活力的快乐背诵、有效背诵、自主选择和分层要求等原则。创设学生愉快背诵的情境,创建激发和培育学生背诵能力的动力机制,无疑是语文教改的着力点。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推荐了背诵的篇目。这几年的中考题都加重了默写古诗文的内容。这表现出新课改对语文积累的重视程度。我们的教学思想要明确——启发学生明白背诵的必要性,在教学中要多想办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熟读成诵、养成习惯,使背诵教学收到应有的效益。以下是在学习背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核舟记》的一点体会,总结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8.
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它的出现使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教学要点更加清晰。教学时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学,《燕子》一课的教学可以采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熟悉文本内容;品味特殊表达,巧妙迁移运用;回归朗读背诵,注重语言积累等教学方法,让学习真实发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内化是形成学生语文素质的心理机制,一切语文教学的外因都要通过学生主体这一惟一的内因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生动活泼的训练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速其语文素质的内化过程。一、积累首先要强化诵读。朗读、复述、背诵是吸收、储存、积累规范化语言的主要途径。经常朗读、复述、背诵教材中规范精美的语言,广泛涉猎中外名篇名著,能增强语感,丰富词汇,在记忆中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身的语言,促使个性化的语言日趋规范、成熟。其次是注重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背诵的指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背诵时间,加强背诵检查的力度。1.语文教学加强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工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杨彦 《现代语文》2007,(2):88-89
背诵,指的是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或词句。它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现在,它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背诵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背诵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2000年及其以后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对各阶段需背诵的古诗文篇目还作了具体推荐。那么,语文教科书中有关背诵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提高语文教学的关键是积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是背诵,背诵不是"死读书",熟读、背诵有助于理解课文内涵.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积累,一定要狠抓背诵.  相似文献   

13.
苦于没有找到有效引导和激励的办法,我们常为学生被动低效的背诵犯愁。教学中,我以“语言储蓄所”为载体,建立起推动背诵的动力机制,学生在“仿真式”游戏情境中,背诵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潜能获得最大的挖掘,记忆犹如长上了翅膀。语文新课标把积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强调背诵是积累和培养语感的必要途径和好方法,并对义务教育的各阶段提出了背诵的具体篇目、数量,明确了背诵的要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要保护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等等。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快乐背诵、有效背诵、自主选择、分层要求等原则。创设学生愉快背诵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要落实语言的积累任务。教师要善于开掘课文语段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在声色交融中积累背诵,在理序协调中积累背诵,在形式转换中转化背诵,从而借助高效的积累背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一二年级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三四年级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五六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语文积累的状况很不令人乐观。据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 ,背诵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和运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它能够发展记忆力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表达力 ,培养语言美 ,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 ,还能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好习惯。提倡背诵 ,重视背诵 ,不等于篇篇课文都要背。中小学语文新教材中都有一些要求背诵的作业 ,教师应不折不扣布置完成。此外 ,可视实际情况略作增加 ,主要应背一些优秀的诗词和经典文章的精彩片断 ,短小精悍的范文可全篇背诵。  指导学生背诵 ,主要是“心理”指导 ,这是规律性的技巧指导。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背此篇章 ,使他们产生意志的努…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这样的要求突出了"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老师应该教给小学生背诵的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经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而得,如基础知识中的名著赏析、古诗背诵等。而有些知识则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巧,才能够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同样,语文总复习也是如此。在高三语文结束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梳理,进行系统复习。一.明确复习目标,把握目标要求与方法1、把握复习依据在语文复习时,应以《考试说明》为总复习依据。因为这规定了学生的不同能力目标,使我们明白"考  相似文献   

19.
陈钊雯 《新教师》2021,(6):61-62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时,要将语文要素具体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要素主要出现在"小泡泡"、课后练习、 "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中,有的是要求朗读、背诵文本,有的是要求理解、积累语言,还有的是要求运用词句、迁移拓展等.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20.
潘志敏 《现代语文》2004,(10):29-29
2004年高考,福建省首次自主命题,其中,作文要求从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霍金等人物或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等文学形象中选择其中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这一话题作文的设置,别出心裁,很符合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宗旨,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与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的背诵、积累。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阅读今年福建省高考优秀作文,不禁引发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