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南风窗》创刊,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期刊之一,并树立了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南风窗》品牌。《南风窗》的品牌模式是一种“雁阵品牌模式”。这种品牌模式在市场竞争中有优势也有劣势,分析个中“得”与“失”,对如何塑造媒体品牌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了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而新秀《南方人物周刊》则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行量飙升至30万份,显露出新闻类期刊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类期刊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凌 《新闻传播》2005,(12):59-60,67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新周刊》分别入选2003年中国最有影响力、最具公信为和最具成长力的杂志:[1]《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南风窗》列广告收入最高的周刊(除时尚类和经营管理类)前三名。  相似文献   

4.
王彦堂 《新闻世界》2010,(12):31-32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时事政治、财经、社会和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类期刊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周刊》、《国家财经周刊》等纷纷创刊,再加上原有的《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环球》等,新闻粪期刊的竞争更加激烈。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时政类期刊作为中国期刊界的一支新军,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虽然数量还不多,但影响力越来越大,其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与上述新闻类期刊相比,地方的新闻类期刊在信息资源等很多方面都明显不如它们,在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下风。那么,地方的新闻类期刊怎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东北之窗》在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类期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三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致自1995年始,一种不同于《纁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它们是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家庭》、《知音》这些文选文摘类期刊与文化生活类期刊,前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对手;相对于国外的同行,如美国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我国的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又还显稚嫩;甚至于相对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本文所说的新闻类期…  相似文献   

6.
王莉 《新闻知识》2006,(7):41-43
信息时代的车轮飞速前进,媒体的受众市场也开始从“大众”向“分众”演进。时政类新闻期刊因而迅速崛起。其间虽然几经起伏跌宕,但最终以丰富的信息,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及深刻精要的评述,凭借权威信息和独家发言,漂亮地完成市场版图上的开疆拓土与重新分割的使命,被喻为中国期刊业第四次浪潮的主角。诸如《南风窗》、《新闻周刊》、《新民周刊》、《环球》、《嘹望东方周刊》均纳入其列。在信道过剩、信息同质化泛滥的时代,不做简单的重复、不做大量冗余信息的堆砌,发掘深度,体现真知灼见,是培育并向公众昭示媒体时政风格的关键。时政新闻特…  相似文献   

7.
翟健 《新闻与写作》2005,(11):28-28
《新闻与写作》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优秀期刊”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近日.正式被收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相似文献   

8.
时政报道的现状和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伊莎 《青年记者》2007,(14):32-33
时政报道无疑是各种新闻题材中的“王者”,是新闻皇冠上的“明珠”,有业界人士预言这是中国新闻界最后一块蛋糕。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南风窗))和《中国新闻周刊》大约在1999年末率先明确地打出了时政牌,随后许多市场化新闻周报、杂志都开始在靠前的版面设“时政”板块,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凤凰周刊》为代表的媒体走在这个潮头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关于"核心期刊"与"SCI期刊"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叶继元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4(6):72,74-72,74
关于“核心期刊”与“SCI期刊”的思考叶继元(南京大学图书馆)近读《中国科学报》上《关于我国自然科学期刊工作的思考与建议》一文,受益良多。文中对我国期刊的编辑出版如何走向国际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文中关于核心期刊及50期刊作用的意见,恐有进...  相似文献   

10.
王晓翠 《青年记者》2007,(20):43-43
在CNRS对新闻类期刊的读者调查中《,中国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77%,《新闻周刊》的男性读者占到69.7%,《三联生活周刊》和《南风窗》的女性读者分别占到56.3%和51.4%。  相似文献   

11.
风格是期刊成熟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风格”一词借用于期刊理论与实践,我们同样可以说:风格即期刊。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期刊走向成熟的标志。纵览中外著名期刊,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具有鲜明风格的期刊。如《读者》那种娓娓道来、细雨春风的风格决不会与《故事会》那种通俗易懂、趣味横生的风格混淆;《女友》的纯情热烈也不同于《家庭》的平实亲切。它们的成功来源于其独特的风格,风格是它们之所以成为“这一个”而不是另一个的基础,是它们立于期刊之林的旗帜。我国出版界前辈邹韬奋先生曾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这确是期刊界…  相似文献   

12.
《出版视野》2005,(4):5-5
重庆直辖以来,到2004年底,全市有出版期刊134种,其中社科类48种.科学技术类86种,26种重点期刊进入总署组建的“中国期刊方阵。”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中,重庆9种期刊获奖:《中国药房》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改革》、《世界儿童》获期刊奖提名奖,《党员文摘》、《探索》、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四届“新闻核心期刊”,近日通过评审鉴定。《新闻与写作》再次当选。  相似文献   

14.
李锐 《青年记者》2007,(10):57-58
新闻期刊的精英化色彩 国内几家以前少有广告的新闻类周刊的广告正在逐渐走火。2004年10月以来,《中国新闻周刊》平均每期的广告达到了20个整版,且全都是品牌广告。中国新闻社自2000年1月创办《中国新闻周刊》以来,2004年11月杂志社全面实现赢利。此外,《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和创刊仅半年的《南方人物周刊》也已实现盈亏平衡,形势一片光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近9000种期刊中,270多种部队期刊争奇斗艳、亮点迭出,备受关注,在期刊方阵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中国武警杂志社所属两刊《中国武警》和《橄榄绿》,着眼武警、突出特色,浓墨重彩地弘扬时代精神,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两刊双双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分别被评为“双百”和“双效”期刊。《中国武警》连续两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并多次入选《中国年鉴》和《中国出版年鉴》。笔者认为,部队期刊在政治要求高、思想要求严、执行保密规定不能含糊的情况下,必须立足自身特色做文章,靠特色引导官兵,靠特色吸引读者,靠…  相似文献   

16.
雄伟壮观的图书馆大楼,窗明几净的期刊阅览室,秩序井然,座无虚席。排列有序的期刊陈列架上,一本本新出版的期刊,吸引着阅读者饥渴的目光。期刊中不仅蕴藏着丰厚的知识,而且凝聚着变化万千的社会风云,汇集着千姿百态的社会人物。因而,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期刊也是观察社会的理想窗口。销行全国的广东期刊《南风窗》,就醒目地在封面上大书:“透视社会的窗口,沟通理解的桥梁。”准确地道出了“社会窗”是期刊的一种基本的功能。诚然,这种功能并非期刊所独有,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也能发挥类似的作用。然而人们之所以在读报、听广播和看电视之外还要订阅期刊,就因为期刊在反映社会的深刻性、丰富性和广泛性上,有着三者不可企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与建设》2007,(10):53-53
由江苏省档案局和江苏省档案学会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档案与建设》月刊,自2000年6月经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加入“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且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文收录,开始踏入了“电子期刊”时代。几年来,该刊坚持办刊宗旨,始终贴近档案学术与档案事业发展前沿,踏踏实实提高办刊质量,在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旺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行列的同时,一直被列为国家知识数据库“NKI系列数据库”的全文收录期刊文献,网上网下均受到学界和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新闻类期刊的真正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半月谈》和《环球》两种月刊,以及《嘹望》周刊和《南风窗》共四种新闻类期刊。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下,中国的媒体开始了一系列观念转变和体制转轨,此时,读者也已经不再满足于报纸所提供的各式各样的信息,他们开始关注更加深刻和专业的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9.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2):111-111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是全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已连续五届荣获“全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称号,并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认定、选用为来源期刊。为适应广大作者和:读者的需要,本刊从2008年起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原每期112页,每册定价15元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刘艳凤 《青年记者》2007,(18):48-48
从1995年开始,一种不同于《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国内悄然兴起,如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知音》、《家庭》等文摘类与生活类期刊,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其对手;甚至相对于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到目前为此,中国几乎没有一份真正能影响主流阶层的新闻类期刊杂志。市场呼唤新闻类期刊,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类期刊业发展,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