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霞的童心母爱是关怀儿童的自然情感,是关乎儿童身心人格长远发展的情感教育。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深具小学教育专业特质的教育爱品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人性美善之爱、职业道德之爱、公民责任之爱的集合。斯霞的精神性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斯霞是一面旗帜,代表着一个时代和历史,是中国小学语文教育进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永恒的完美存在”。成立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是纪念斯霞老师、学习斯霞老师的一种有意义而有意蕴的方式,是一种基于现实、走向未来的内在的理性召唤,它旨在通过研究斯霞老师的人格特征,引导更多的教师从文化底蕴、生活视野、人格魅力、精神风貌和人生意义等方面努力走在“斯霞式教师”的路上。  相似文献   

3.
斯霞是一面旗帜,她代表着一个时代和历史,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进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永恒的完美存在”。斯霞教育思想是以“童心母爱”这一伟大的教育哲学为精神内核,基于语文学科教学并全方位覆盖的教育实验和研究。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以“童心母爱”研究为核心,以名师工程建设为载体。以基于语文学科、推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变革为方向,完整、全面、深入地研究斯霞教育思想,提炼其核心和精髓,重视其在教育改革现实中的新发展。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斯霞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班华 《教育》2010,(9):18-19
上个世纪60年代,“童心母爱”伴着斯霞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在斯霞近70年的教学生涯中,一方面有报道、有镜头、有荣誉、有官职:另一方面有颠沛、有压力、有苦难、有抗争。她有面对光环时的淡定,更有面对坎坷时的从容。这力量来自她的朴实平和,来自她的知行合一,来自她“一辈子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的矢志不渝。在第2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刊推出此组报道,不仅是对斯霞的怀念,更有对当今教坛的期盼,期盼有更多矢志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践行者,期盼有更多像斯霞这样的大师出现……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12日晚11时30分,一代名师斯霞永远离开了她的学生,离开了她为之奉献了一生的教育事业。1月14日,记者采访了斯霞老师的长子孙复初,在访谈中,加深了对“伟大出于平凡”这句话的理解。愿此文对读者在悲痛中纪念斯霞,在景仰中学习斯霞,在工作中弘扬斯霞精神能有所启迪。农  相似文献   

6.
学习斯霞     
斯霞老师,您是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基础教育的见证,是一座教育的富矿,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研究。您和您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为人师要先做好“人”斯霞老师,在您身上,集中了人民教师和中华民族女性几乎全部的美德。您深知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做人、做好人是教师的根基、根本;您深知小学生非常崇拜老师,事事模仿老师,所以认为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您坚守“人要有点精神”的做人准则,在72年的教师生涯中形成了“斯霞精神”:一旦投身教育,便为之奋斗终生;一旦选择了小学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7.
王莉欣 《林区教学》2020,(11):100-102
斯霞是我国著名的初等教育专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她的教育教学实践无不体现着她的教育大爱,对斯霞教育大爱的解读以及对其形成轨迹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斯霞教育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术”“道”“学”是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发展形态的重要维度。“术”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与方法论之维,它经历了从“感性之术”到“理性之术”再到“作为方法论之术”的演进与发展过程。“道”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依循与方向性之维,它具有“道理”“道路”“道德”三个方面的内涵。“学”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与科学化之维,它具有“学术”“学科”“科学”三重含义。从“术”经由“道”再到“学”,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从经验形态到理论形态再到学科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方式从工具思维到理性思维再到科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与此同时,三者之间又存在着交叉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早在1953年江苏教育社(现江苏教育报刊社的前身)建立之初,斯霞老师就和我们建立了密切关系。当时省教育厅接受了教育部的委托,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各科教材编写教学参考资料,具体任务就由江苏教育社组织实施。每年寒暑假,教育社就借调大批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这项工作,斯霞就是其  相似文献   

10.
孔子《论语》中“学”、“思”、“知”有其各自不同含义,孔子私学中注重好学多思的修身之道,孔子私学教诲之道较之苏格拉底“产婆术”更近于“教育”的本义。  相似文献   

11.
刘颖 《教育》2010,(9):28-29
斯霞是当代中国教坛泰斗级的名师。在近70年的教学生涯中,斯霞为中国教育树立起一块富有其精神特征的丰碑。  相似文献   

12.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学家、文艺家,他的家庭教育观影响深远.目前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是“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本文立足于教育哲学中的家庭教育(三道教育),在详细解读《傅雷家书》的前提下,分别对“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进行了进一步的解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斯霞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童心母爱”不仅适用于过去,更能影响和引领当下与未来的教育发展。研究“爱的课堂”,是对斯霞教育思想最好的继承与发展。“爱的课堂”追求儿童“活泼泼”的生长状态,强调让儿童自己生长、自然生长、自由生长,遵循以研立学、因学而教的原则,提出了小研究学习、小伙伴学习、小游戏学习等基本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爱的教育”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积一百多年历史沉淀所创造的教育哲学。“爱的课堂”是指以斯霞“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为引领,以“基于童心、行于爱心、臻于生长”为基本理念,以爱的方式和策略帮助儿童学会学习为主旨,在尊重、赏识、支持的环境中建构的一种教学活动和过程。学校2008年9月开展“爱的课堂”实验,2011年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斯霞教育思想的“爱的课堂”的校本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是在继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和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致力于达成被爱,引导施爱,启发自爱,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信舒展、快乐、健康、最优成长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12日,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斯霞老师不幸去世。噩耗传来,编缉部同仁陷入深深的哀思之中。斯霞老师不仅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我们语文报刊的发展始终给予大力支持。为了表达对斯霞老师的深切怀念,本刊特刊出田本娜老师撰写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追求是“道”,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并无专门之心去“求美”,但“道”在运行过程及对人生的影响中,不期然而然地指向了一种最高的美学精神,也即庄子说的“大美”。一方面,“大美”是一种道的可感形式;另一方面,对“道”的体认需借助于美的活动和精神。天地运行是道的显现形象,天地之大美即是道的可感觉形式,而天地的审美之维在于其整全、无限、无为的特性。道家美学思想通过对道和天地大美的体认而立足于人和人生,对走出现代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天地大美立教,强调“内养”之“修道”,此修道过程也是成就生命之大美的过程:其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完整而丰富的人,因此需要警惕现代教育中知识技术对“道”的分裂和遮蔽;教育之本性在于以有限的“教”启示和通向无限的“道”,因此需要注意解脱于有限的教育内容和载体的束缚;教育应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需要顺任自然而非威慑强制,以道主知,还天地万物以生机。  相似文献   

18.
借鉴庄子的思想方法,可以将艺术教育划分为“技”、“艺”、“道”三个不同层面,艺术教育既是技能教育,又是审美教育,更是境界教育。艺术教师的职责也分别体现为“因材施教”、“授之以渔”和“传道为师”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是“道”“术”“学”三者的辩证统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道”,是思政课课程的立德树人之道、理想信念之道、追求真理之道,它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中,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术”,是思政课教师的科研之术、教学之术和课堂艺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学”,是指引导青年学生学理论、学方法、学思维,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本领,是让青年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道”“术”“学”具有内在辩证统一关系,统一于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20.
刘堂江 《教育》2010,(9):20-21
1978年6月,敢峰同志派连建生同志和我去南京采访斯霞老师。那时敢峰是《人民教育》主持工作的副总编辑,连建生是《人民教育》的办公室主任,而我则是《人民教育》的青年记者。临行前,敢峰向我们布置任务:“斯霞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模范教师,但过去批‘童心母爱’,让她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