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龄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挑战,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与资源配置需要适应学龄人口变动。未来我国总体生育水平可能持续低迷,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学龄人口下降趋势,受教育人口向城镇集中趋势加大城镇教育资源供给压力。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应当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快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充分利用乡村闲置校舍资源,改进办学模式缓解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短期内师资短缺问题,保障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财政经费投入水平、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差距显著,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和不同教育层次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很多,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与我国教育资源总体上存在的短缺紧密相关,这种短缺既有总量性短缺,也有体制性短缺,还有结构性短缺。总量性短缺与国家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供给水平相关,这一矛盾不是短时期能解决的,而体制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则是当前教育差距的最直接和现实的体现,应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政策目标取向的基点。本文对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进行了考察分析,并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对通过“积极差别待遇”原则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差距的理念、思路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教育融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共财政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应从调整财政分配政策与投资结构入手,确保教育资源的供给满足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不同地区未来学龄人口波动与基础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相继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生育高峰,学龄人口数量与结构的波动曾对基础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教育师资、经费等资源短缺问题频频产生,严重干扰了基础教育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每年有2000 万左右的出生人口,基础教育仍面临十分庞大的学龄人口基数,同时,各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的本身基础和人口出生波动情形不尽相同,对学龄人口进行超前预测,对各地区合理规划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运用《1991~1994 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的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建立人口仿真模型,对1995 年至2010 年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学龄人口进行预测,并阐述未来二十多年学龄人口波动对基础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针对地区不平衡性,特殊区域差异,着重讨论各地区未来基础教育的师资配备和经费供需矛盾两个重要的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发展规模的匹配情况  相似文献   

5.
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是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供给矛盾随师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渐加剧,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问题。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归纳了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发展历程。基于大规模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存在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导致供求错位;供求双方缺少沟通导致资源的有效性不足;关注资源建设,忽视资源使用的过程服务等主要问题。基于此,研究提出: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需要采取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供给机制;优化供求关系,由供给刺激需求转向需求带动供给;供给重点由侧重资源数量转向优化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当前,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制、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实施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等措施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础教育智力资源短缺和浪费问题的严重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决基础教育智力资源短缺和浪费问题已经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坚持依法治教 资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赐予,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智力资源对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保护、爱惜和合理使用智力资源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当前基础教育智力资源短缺和智力资源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简析李祖超教育资源是指社会经济资源中,输入教育过程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时间资源的总称。就全社会而言,相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是无限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短缺的。正由于资源的短缺,合理配置资源就特别重要。分析教育资源短缺问题,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实质上是政府、学校、家长三方主体之间的互动、博弈关系.基于厦门市思明区基础教育的实证分析,总结了其值得借鉴的做法,并发现了尚未解决的问题:公办民办学校教学设施和管理情况差距显著、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学校发展失衡等.笔者建议促进校级均衡发展,完善片区化管理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和多方参与监督机制以及财政补助机制等,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的效率、质量与公平程度.  相似文献   

10.
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从而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过度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介于公办和民办之间的“混合公共品”,亦称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条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出现,整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贡献,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1.
协调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实现教育人口与资源间的"空间匹配"是提升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当前,各型大城市普遍存在超规模随迁子女,造成小学段教育资源承载压力高于初中段,并表现为学龄人口结构失衡、公办教育资源承载力有限、地方财政经费供给吃紧以及教育用地资源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协调大城市空间发展与人口吸纳关系,加强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改革,依据"管理幅度"调整大城市人口净流入区域教育管理机制,加大省级统筹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大力支持民办学校发展,以此促进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资源整合是指通过撤、并、联等多种方式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优化组合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教育发展中永不停止的动态过程,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入学人口的逐渐递减。尽管我国人口呈脉冲式变化,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导致的生育观念的变化,人口总体上将会呈下降趋势,学校的撤、并等成为必然。二是人们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人们对知识的重新认识,更多的家庭将资金投入教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政府的角度看,为了满足更多家庭的需求,必然要扩大优…  相似文献   

13.
2001~2003年我国重点高校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各国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和供给不足现象日趋严峻,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率,探讨如何优化配置高校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实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缩小社会差距,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短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严重短缺,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偏低;农村基础教育辍学率反弹;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的差距较大;农村基础教育收费行为不规范情况时有发生。为此,要在宏观教育政策中突出农村基础教育的地位,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扩大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改革农村九年基础教育内容和方式,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问题,从而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资源整合是指通过撤、并、联等多种方式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优化组合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教育发展中永不停止的动态过程,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入学人口的逐渐递减。尽管我国人口呈脉冲式变化,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导致的生育观念的变化,人口总体上将会呈下降趋势,学校的撤、并等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6.
发展远程高职教育是解决我国当前教育经费短缺、职业教育供给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明确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改革方向,重视资源库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突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远程特色,是当前电大系统远程高职教育资源建设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结合历年人口、教育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及其对基础教育学龄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20—2050年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目前学前教育学位需求高峰已过,但2011—2017年的出生堆积使得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正迎来学位需求高峰;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在2020—2050年主要呈现下降趋势,到2035年后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只有当前五成左右的水平;当前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和规模增大,向城镇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趋势明显,2020—2050年基础教育在学(园)人口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30年后学前教育在园人口和小学在学人口的城镇化率均超80%,初中在学人口城镇化率超90%,基础教育进入以城镇教育为主体的时代。基于此,建议建立学位需求的动态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18.
供给与需求这一矛盾统一体一直是刺激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因。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乡村基础教育基本实现了“有学上”的外延式发展。进入新阶段,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已经逐步转向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热切期盼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作为化解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能充分考虑乡村人民群众的需求,供给适切的乡村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提升乡村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效率和供给能力,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为此,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侧改革必须考虑人民群众提高乡村基础教育软实力与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诉求,通过逐步转向“上好学”的内涵式发展、兼顾国家统筹与分地区“量体裁衣”等方式,将乡村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推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大量流动导致城市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农村教育资源的过剩,这就使得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均衡发展成为教育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结合目前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居民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村人口,而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对广大的农村人口开展教育十分重要。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教育资源短缺是主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