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出现在了汉语中,外来词的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翻译外来词,音译是最基本的办法.音译词中渗透着诸多的文化因素,要正确地音译外来词,译者必须深刻了解两种语言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把原文作者的意图用符合汉民族心理和文化习惯的语言表达出来.文章通过对音译词和音译词翻译方法的研究,来探讨音译词中的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革,各国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必然会反映在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词汇中,因此就出现了"外来词"。本文对俄汉语外来词的语义特点变化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俄汉语中外来词语义特点的变化规律,为外来词的翻译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3.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目的论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来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不仅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准确地传递其文化内涵,进而更好地传播汉语文化,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汉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外来词大规模的引入主要在佛经翻译、"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时期。由此生成的佛教汉语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也是重要的实践活动和素材。对比两者的翻译方法,可以看出汉语外来词多采用意译、兼音译和半音半意的方法。随着汉语的发展,这几种翻译方法也有一些变化。两者的对比研究可为以后的外来词翻译方法和规范化提供有效借鉴,使外来译词更具生命力,丰富汉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探讨了汉语文化负载词,尤其是汉语新词的英译优化策略:直译中国英语、音译/直译加解释以及补偿的运用。异化翻译有助于传递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革,各国之间的交往日渐频繁.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必然会反映在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词汇中,因此就出现了"外来词".本文对俄汉语外来词的语义特点变化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俄汉语中外来词语义特点的变化规律,为外来词的翻译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7.
与英语和日语吸收外来词相对比,汉语在引用外来词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习惯和汉语自身语言特点的影响,更倾向于对外来词尽量进行汉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深刻交融的大背景下,音译和字母词异常流行,异化成为外来词的发展走势,这同汉语规范并不矛盾,反而能促进汉语的丰富性,有助于汉语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大量佛经的翻译生成了很多汉语所没有的词汇。这些佛教汉语新词属于宽泛意义上的佛教外来词。它们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文化,扩充了汉语词汇。按照它们的得来方式,即翻译方法,可以将其分为:音译词,新造词,意译词,半音半意词。通过分析这些佛教外来词,它们融入汉语的成功给翻译外来词提供了有用的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使得西方国家乃至全球正在涌动着“汉语热”,伴随这一热潮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逐步建立,使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来词进入英语语言当中。本研究希望从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入手,通过研究近几年英语中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来探究英语中汉语的词汇与日俱增的成因,从而进一步了解我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之后,随着日本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上的日益崛起,中日文化的交流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在翻译出版欧美等西方各国的图书、杂志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新词,例如"文化"、"哲学"、"经济"等。有些词现在已经完全融入了现代汉语,这就是所谓的"日语借用词"。百余年来,这些新词不仅成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一个主要源泉,丰富和发展了汉语的词汇,而且对汉语文章体裁的变化也带来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译者需要熟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了再现原语所承载的信息和美感,译者既要研究其文化差异,又要研究其语言差异。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中,语言形式应适当采用归化的方法,使译文流畅自然;而文化因素应尽量采用异化的方法,把原语文化译介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广告业发展的速度飞快。尤其是原创广告的翻译所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因为其面临的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担负着文化的交流与拓宽市场的任务。只有真正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才可以直接打动异域人的心灵,实现商品的销售。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重点对原创广告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翻译要求译语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源语所要传达的意义与风格。在对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异化和归化,语用等效等方面,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化意象互文性的限度与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对当前翻译理论的补充,同时也拓展了译者的视角。然而,文本互文性和文化意象互文性在内涵以及外延关系层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受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时空、语系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限制,文化意象互文性具有一定的限度,这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翻译策略是:异化异化加注释归化零翻译等。  相似文献   

15.
Translating methods are undoubtedly the core problems we are confronted with in translation.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geography, history, religious belief, life custom, the phras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hav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ultural tradition closely ,and inalienable. Therefore, in the phrase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must understand culture manifests of the different national society in the language,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semantics in the phrase, use the suitable translation method. I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language ele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ulture in the translation, we may use the coordinated literal translation, an image usage, similar method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快速融合,在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时,要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坚持异化原则,科学运用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化过程,更是跨文化交际行为。长期以来,归化翻译易于被大众接受而广受追捧。然而,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能够更好地保留异国情调,给目的语读者带来更多的思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经历着全方位的交流,读者的智慧和见识逐步提高,能够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别之处,这为当前异化翻译发挥其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翻译是跨文化的桥梁。汉英语言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其中颜色词的差异容易导致东西方人理解的误区。“黄色”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故翻译不应仅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应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理解原文是做好翻译的前提,本文从翻译中常遇到的疑难问题着手,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语境与词义的正确选择;中西方思维表达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本人认为只有对这三方面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忠实于原文,做到对原文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也是一项过程复杂、内涵十分丰富的创造活动。在翻译实践中,汉语文化词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使其英译充满挑战。本文从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历史性来具体分析对不同类型的汉语文化词语的英译,从而更好地体现汉语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