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元系统理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面向译语的新途径,这一系统具有动态功能主义的特点,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强调把翻译活动置于整个多元文化大背景下,拓宽了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以分析"多元系统理论"中的文化因素来探讨文学翻译以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翻译的多元系统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背景,该理论创始人埃文-佐哈尔的理论观点、理论贡献及该理论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多元系统理论是诸多翻译研究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和视野。然而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它关注的只是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策略的制约,并未强调译者的主观意识、心理选择、文化态度等因素,即忽略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这无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大欠缺。  相似文献   

4.
佐哈将文学与目的语所在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摆脱了仅仅研究翻译文本的传统做法,将翻译研究置放于文学、文化系统中研究其功能。这种描述性的翻译理论为20世纪后期其他翻译学派提供了有力的借鉴。翻译文学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多元系统中的地位,而且翻译实践本身也从属于它在多元系统中的地位。从这个角度看,翻译不仅属于一种双语活动,更重要的是,它隶属于文化系统中的各种关系。本文主要对佐哈多元系统理论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多元系统理论,这一理论被积极应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当中。拟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解释从清末民初(1898年~1919年)到“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在译入语文学的多元系统里如何逐渐占据中心位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巴斯奈特(Susan Bassentt)曾提出,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的关键词是“历史”。对此,勒弗菲尔(Itamar Even—Zohar)提出了翻译的多元系统理论。多元系统理论着眼于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翻译的描述性研究。针对个案,多元系统理论关注在特定的多元系统中,文学译本如何占据了“中心”位置,以及在文学多元系统中文学翻译有怎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于1979年首次提出多元系统论,它对于当今翻译研究学派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创见启发作用。本文介绍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理论贡献与局限性,以期能更好的服务于翻译研究学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翻译界运用多元系统理论相当广泛,它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林焕平作为一位翻译实践家,他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开创了自己翻译事业高峰期.本文旨在采用多元系统理论的理论视角,结合抗战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时代背景及当时抗战时期所倡导的意识形态,运用文本分析Journey to a war中两个短篇的方式对林焕平英汉翻译策略做一个深入的探讨,并对林焕平采取此种翻译策略的社会和文化根源进行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9.
刘菲菲 《文教资料》2009,(14):45-47
本文概述了多元系统理论的内容.探讨了多元系统理论对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作品译介因素的制约。同时指出多元系统理论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局限性,如对翻译策略解释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领域逐渐出现了"文化转向",对翻译的研究被置于更广泛的文化视域中。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大大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翻译被放置在了宏观的历史和文化的视域中加以考察,为我们研究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对译者翻译抉择过程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本文将主要从清末民初的翻译现象考察社会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和在这一特定时期译者操纵原文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这里从给“古翻译”正名开始,通过对古翻译的历史和现状的观照,从而认为“古翻译”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翻译学。古翻译的实践呼唤着理论的探索。古翻译所研究的对象包括语言学各个方面。它所研究的意义不单是使译语能力有所提高,对建设精神明,振兴中华有重要意义。进而对古翻译的理论基础、原则、方法、标准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对传统翻译理论中的某些重要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探讨了翻译被性别化的根源,进而对女性主义的翻译主张作简要分析,最后指出虽然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但不应当放弃原有的视角,在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不应当忽略原文的客观存在性.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汉语新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的英译关系到中国特色文化在国外的正确理解和接受。然而,目前翻译学界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模因理论为此提供了新视角,首先阐述了模因理论及其与翻译的关系,然后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中,归纳了一些翻译策略,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简爱》的不同译本看多元系统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元系统论对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但同时具有其不完善之处。本文以多元系统理论为框架,结合《简爱》的不同译本进行分析,探讨多元系统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Communication concurred with human culture and it promote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wherea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ranslation bridges languages and cultural barriers.Given an overview of the chief proponents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of translating and translation theories,the Skopos theory comes to the front,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put translation in a social context to study its socio-cultural functions.Through the example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Marxsim theory,the reader can have an overview about the the Skopos theory and its guiding function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近十年来刊登在国内期刊上的有关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文章进行了检索统计,分析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从研究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翻译研究、文学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从研究特点来看,呈现出了研究范围广、研究开展不平衡和研究目标过于集中的特点。总体而言,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展现了其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高校简介英译的过程及研究方法。通过概括中国高校简介英译的研究现状和分析顺应论的研究成果在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得出顺应论对中国高校简介英译过程研究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结论,以期使中国高校简介英译研究的翻译过程在理论研究上能够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翻译界,尤金·奈达和德国功能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著名的美国语学派翻译大师,其关于翻译的"功能对等"核心理论更是影响深远。然而,"功能对等"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目的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这两种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为研究翻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新视角下的翻译不再全部都是跨文化交际:同一话语系统内部的翻译被认为是“非跨文化交际”,然而不同话语系统之间的翻译,才被认为是真正的“跨文化交际”,可译性相对较小,有些甚至不可译。其翻译的最终效果未必能达到译者的愿望,有时会有些偏差。  相似文献   

20.
文化意象互文性的限度与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对当前翻译理论的补充,同时也拓展了译者的视角。然而,文本互文性和文化意象互文性在内涵以及外延关系层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受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时空、语系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限制,文化意象互文性具有一定的限度,这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翻译策略是:异化异化加注释归化零翻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