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4,(7):10-12
想知道自己的爱车究竟有多强劲吗?想知道它和别人的车比起来会怎么样吗?如果想要知道这些,你就不得不把它放在公开的场合展示,让别人来测量它,测量它最重要的性能——发动机功率。  相似文献   

2.
月朗星稀的夜晚,在深邃高远的天幕上,人们很容易看见一颗明亮耀眼的恒星,它就是天狼星。人们很早就知道天狼星,但在19世纪上半叶之前,却无人知道它是双星——它还有一颗奇特的伴星。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创新》2011,(6):F0004-F0004
1.有钓友在我国金门海域钓到这种奇特的海生物,在场的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物种。 2.这个红灯笼状的海生物生活在大海深处,无人知道它贵姓芳名。  相似文献   

4.
关于花粉你都知道些什么?花粉的大小是以微米来计算的,它才几毫克重,它可以漂到数千公里远,它的踪迹可以保存几百甚至上千万年。但是,你或许不知道,花粉还是侦探高手。  相似文献   

5.
暑天話干冰     
通常我们只知道由水结成的冰,但是另外还有一种和普通冰相似,用途却更广泛的冒烟的白色的冰;这就是固体二氧化碳(CO_2),也就是干冰。它的温度是摄氏零下79度。知道干冰优点的人是较少的;而知道能够利用各种废料,很经济地制造干冰的人就更少了。第一次制造二氧化碳是在1780年,那时除了要了解这种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能以外,它并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直到1879年,人们才知道了它的实际用  相似文献   

6.
正有一只老鼠,有点憨又有点可爱,常常陪伴着电脑先生。它可听话了,你轻轻地点它,它就能按照要求完成相应指令,不过有时它也会闹情绪。嘿,你知道这只老鼠是谁吗?它就是我们几乎天天用到的鼠标哦。在个人电脑普及的今天,几乎没有一台电脑不配备鼠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鼠标是美国科学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发明的。  相似文献   

7.
相信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但它是怎么被发明的?都有哪些形态?这恐怕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了。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与它朝夕相处。可以说,地球是我们非常亲密的朋友。但是,你对这个朋友了解吗?关于它的惊人秘密,你又知道多少呢?地球究竟长啥样?在地球仪上,地球是一个正宗的球体,我们也一直认为它就是个球体。其实,你不知道吧,地球不仅不是一个标准的球体,而且长相有些怪。地球不是球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汽车是一种乘人或载货的车辆,并且都知道它里面有发动机即引擎,开动起来自己会走。大家更知道,坐在轿式汽车里,软绵绵地非常舒适,疾驰时也不觉得颠播;它能驮载几吨货物,但是要驾驶它比良马还驯,只要把手足略为动一下,它便会乖乖地顺从你的意思而转湾,加速,停车或倒走了!但是,引擎如何会开动的?轮子怎样驮著车子走?座椅是怎样支撑的?转向停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当你想说一个词时,却突然发现自己想不起来它完整的表述,即便你确信自己知道它,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借用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喜剧场景,仿佛你想说"马冬梅",可脑海里却是"马冬什么",或者"什么冬梅",或者"马什么梅"。相信这样的现象,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心理学领域它被称为"舌尖现象"。该如何定义"舌尖现象"这种状态呢?假如无法想起某个你要说的词语,但是觉得自己知道它,并且感觉它就在自己嘴边,而且可能很快就会想起来,这就说明你正处在"舌尖现象"的状态。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状态,在你舌尖打转的词语仿佛成了薛定谔的猫,你既"知道"它,又"不知道"它。那么,另一个问题随之产生了——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呢?  相似文献   

11.
正有种化学物质神秘而强大,它循着血液周游全身,它调节机能影响行为,它的作用巨大超乎想象。你能想象到它是什么吗?这种神奇的化学物质,由腺体分泌,借血液循环,进入五脏六腑骨骼肌肉,几乎控制身体的一切行为,比如长高长胖,变老变矮,冲动安静,甚至睡觉心跳。这就是荷尔蒙。它如今已经尽人皆知,然而20世纪以前,科学家还不知道它。19世纪中叶,科学家通过解剖发现它,但很长时间不清楚它有什么用。尽管不知道它,但人类却无意中利用了它,长达千年之久。大约  相似文献   

12.
谈多维思维     
维的概念是非常直观的,连小孩都能懂。我们常说,我们所在的空间是多维的,粗略来讲,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大小,至少我们得知道长、宽、高(厚)3个量才能决定。从这个角度看,平面是2维的,即你要知道平面上长方形的面积,至少要知道它的长度和宽度,只知道一个量(比如说长度、宽度甚至周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地     
识字机大家知道,现代计算机真是神通广大;但是,如果你把算题写在纸上要它直接计算的话,计算机什么也做不出,原因是计算机不识字。我们必须把要算的问题、算的方法析换为相应的数码,再把这些数码输入至计算机以后,它才知道应做的工作。翻译机也是一样,必须把要翻的字换为数码,它才晓得如何翻译。要知道这项析换工作是极其费事的,要化费不少人力和时间。由此可以看出,为了充分发挥计算机、翻译机的  相似文献   

14.
卷心菜毛虫     
《科教文汇》2005,(1):16-17
卷心菜几乎可以说是我们所有的蔬菜中最为古老的一种,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人就已经开始吃它了。而实际上在人类开始吃它之前,它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所以我们实在是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时候,它出现了,又是什么时候人类第一次种植它们,用的又是什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多人可能单知道糜鹿是"四不象",却不知道鸟类中也有个四不象,它就是红鹤。红鹤因为羽毛洁白泛红通常又叫做火烈鸟。红鹤虽有个"鹤"字,但与鹤类又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科技情报站     
<正>安全管家:能"认脸"的网络摄像机你知道网络摄像机吗?它可以将摄像通过网络传送到地球的另一端。这款名为Netatmo的网络摄像机又增加了一项新功能,就是面部识别。它可以认出你的朋友、家人的面孔,告诉你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你的房间里。你甚至可以知道门、窗户被打开的时间,即使他们不在摄像机的宽视角范围内。它还可以记录全高清视频,并支持夜视功能,晚上不用开灯也能知道是谁来了或走了。  相似文献   

17.
舒虹 《发明与创新》2009,(11):62-62
爷爷说,给拉磨的驴蒙上眼睛,是为了让它能专心致志地干活儿。为什么呢? 爷爷又说,不蒙上眼睛,它东张西望地就只知道玩。  相似文献   

18.
正秋天,是蟋蟀们即将离开的季节。每天晚上,那一阵一阵的哀鸣声,听起来让人觉得格外凄凉。不知何时,教室的一角住进了一只蟋蟀,没人知道它在哪儿,也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搬来的。每天就躲在它那小角落里,一声一声地哀鸣着。同学们戏称它是"墙角里悲凉的歌唱家"。它歌唱的时间也没个准儿,有时整天一声不发;有时就"唧唧"叫唱几声;有时唱个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19.
嗜盐菌,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对它略微熟悉的人知道它是一种有毒的细菌;而真正了解它的人则知道,人类曾经因其对人有毒害而把它列入“严打”的行列,只是到了现代,科学家才凭借独特的仪器和深邃的目光发现了它的珍贵价值,并从此奉之为宝,小小的嗜盐菌也因此有了一段非常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知道,金鋼石是天然矿石中最硬的物質,但是很少人知道碳化硼(B_4C)是人造最硬的物質,它的硬度只不过低于金鋼石一种,但是它却可以用人工的方法来制造,而天然的金鋼石的生产是很有限的。碳化硼在工業上的应用已經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过去它一直不受到人們的注意,原因是它的制造方法比较困难,价格也比較高。但是,碳化硼有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