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化广泛传播了城市生活方式和罗马文化,促进了帝国社会和文化转型。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自治制度,解决了兵源和官吏短缺问题,巩固了帝国在行省的统治,促进了帝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西欧凯尔特人的文明开化;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加速了基督教的传播。但是政治因素的介入和过度忽视经济基础的作用。片面追求生活方式城市化.造成城市财政困难,削弱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相似文献   

2.
城市库里亚等级是罗马帝国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公元一世纪到三世纪,库里亚等级从自愿捐赠变为被迫捐赠,由乐于担任市政职位变为逃避任职。这是因为,随着罗马帝国政治体制从元首制向君主制的过渡,元首及其官僚机构控制了城市的经济、司法和行政大权。  相似文献   

3.
两宋城市化进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一个空前绝后的制高点上,尤以南宋时期表现得最为鲜明。如果说北宋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城墙之内的"坊市制"被临街设店的"街巷制"所取代,那么南宋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城区的扩展又突破了城墙的束缚,而使城郊和市区连成一片。南宋市镇数量激增,城市人口比重高达13%—14%,城市化率不仅远超汉唐,且为明清所不及。与此同时,城市的经济意义明显增长,中古时期的政治、军事型城镇开始向近世型经济城市转型,且有一批生产型城市侧身其间。促成南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主要动力是商品经济的繁盛和市场的拓展。这个进程不仅使农民向小商品生产者加速转化,农村人口向城市加速转移,而且带来了国家财政结构的调整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罗马帝国初期,城市化迅速发展是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在落后的高卢、日尔曼等行省城市不断涌现,在曾经繁荣的希腊、北非行省城市得到普遍恢复。罗马帝国初期的城市化是适应帝国初期新的政治形势,在罗马中央政府、特别是元首的提倡和推动下展开的。迅速涌现的城市为罗马帝国创建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了条件。本拟对帝国初期的城市管理模式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县域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梯度类型,县域城市化的多元类型是关于县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总结,是对不同类型县域城市化成功发展的条件、优势、路径等方面的高度概括。由于县域城市化发展受市场、政府、区位、资源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县域城市化发展的多元模式或类型。在此,主要对其中的一些典型类型做一下研究分析,分析它们的发展路径、动力等,为中国县域城市化的整体发展提供经验性借鉴,推动中国整体县域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1世纪末到2世纪的帝国早期是西班牙行省罗马化最显著、最活跃的阶段,罗马统治为西班牙历史打上了深深的罗马文明之烙印。罗马文明与凯尔特-伊比利亚文明相互碰撞、交融,最终促成了罗马-西班牙文明在帝国早期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胡燕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7,27(4):108-109,112
":罗马"一直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名字,她的城市建筑更是因代表着一种文明,一个时代而世界闻名。这些伟大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当时独特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对后世的城市建设影响深远,尤其对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欧洲城市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罗马帝国的基础 ,大土地所有制的迅速崛起、行省农业作用的增大以及意大利农业的调整是早期罗马帝国农业变革的重要内容。这场农业变革是罗马环地中海帝国形成的产物 ,在罗马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在早期罗马帝国和晚清中国教是新传入的外来宗教,处境颇多相似。然而,教会在两会的传教方式却大相径庭,以至于结局也大异。比较这些方式和结局,给人以不少教训,说明了教会对在晚清时困难重重的经历难辞其咎,说明了尊重民族国家的主权和特性、建设即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的教会才是在督教会的正常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基督教早期修道生活中,罗马帝国上层社会部分成员积极资助修道生活,他们成为修道生活的领导者,并通过宣传修道生活的理念推动了修道生活的发展和兴盛。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产生以后发展异常迅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罗马帝国早期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罗马的一般性宗教政策具有"宽容"的特征,-帝国早期延续了这种宗教宽容政策,对早期基督教的政策也以宽容为主,甚至在特定时期还对基督教的传教活动进行保护.在这样相对宽容的环境中,基督教得以稳步发展,为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城市化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正在改变人类城市化进程。在全球化推动下,城市化正在由后工业时代的大城市化、特大城市化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圈化转型,城市能量首次以“圈”的形式积聚、散发,并形成为国际竞争基本单位,最可喜的是,部分城市圈可能回归内陆。城市圈是经济圈、生态圈、人文社区圈的复合体;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经济圈是基础,生态圈是保证,人文社区圈是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城市化,主要靠城市改造来实现。政府作用定位一要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要研究政府自身的经济优势,扮演积极角色。  相似文献   

13.
区域城市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由于大城市群的作用日益显现,其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应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可通过区域城市化道路来实现城市化总体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罗马是欧洲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古城之一.198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罗马历史地区集中体现了罗马这座古城优秀历史和文化遗产。它的成功保护有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流民问题是超越社会制度而存在的一大社会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频繁的天灾人祸,产生了大量流民,他们为了生存流向城市,给近代城市的崛起带来了重要影响。流民的涌入促进了近代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冲击了农村的封建传统。但大量流民的存在给城市后期发展又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城市化进退维艰,流民现象逐渐发生病变,并成为各种社会病的总源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城市社会。然而高速推进的城市化面临很多问题,走健康城市化道路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城市健康的内涵进行探讨,对影响健康城市化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都市圈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都市圈作为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型空间组织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的关注。文章从哈尔滨都市圈发展的实际出发,揭示其发展的特征,探讨了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心城市在西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心城市的内涵及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针对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及城市化发展现状,提出西部地区应该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以此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及区域经济的整体腾飞。  相似文献   

19.
资源配置制度的建设对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科学、可行的资源配置制度将提升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分层;可缩小地区差距;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的现代化很好地契合。在资源配置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明确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同时科学界定政府的权力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