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天翼童话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张天翼一人在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两个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就,这在中国现当代文坛是极其罕见的.本文尝试从漫画手法、民问格调、幻想氛围三个角度对其童话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一新的整理、探究.  相似文献   

2.
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其幽默艺术。这种幽默艺术,在其"幽默即真实"理念的指导下,体现为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带刺的幽默和20世纪50年代柔性的幽默,且与其语言的幽默密切相关。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的幽默艺术,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前的幼儿教育,幼师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天翼儿童文学创作的动因主要得益于他在艺术上自觉响应时代号召,主动投身于主流文学的激流中,从而使他找到了文学与政治、文学和道德的契合点。其次,张天翼选择童话形式是因为童话特有的幻想、夸张、怪诞的手法能为作家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讽刺幽默的天赋。此外,张天翼的创作动因还来自其童年生命体验的精神还原,他外向性格与顽童般的心灵一旦倾注儿童文学创作中,必然会留下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4.
细读张天翼的小说,我发现,他的讽刺手法如此出众,和他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不无关系.正所谓“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在不少的作品中,他便是借助巧妙的对比,使文章的讽刺色彩更鲜明,我们以《包氏父子》为例来说说张天翼的这一神来之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董正琼 《考试周刊》2011,(77):22-22
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是一个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作者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情节的巧妙设置和独特的讽刺语言体现出了强烈的讽刺艺术,成功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虚伪贪婪而又世故庸俗的政客、党棍加文痞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对特定时代儿童世界的展现去反映无法穷尽的现实儿童世界的本质,儿童的共时性、超时代性、无限性就在具体的时代性、有限性之中得以实现。作家对儿童世界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描写受到儿童感性世界的无限性、作家创作的理性规范以及多样统一的艺术手法的制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在儿童世界的有限与无限二者的交叉点上发射象征性儿童生存方式的光彩,才能显现儿童文学特有的美,才能提升儿童读者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华威先生》创作成功标志着张天翼讽刺艺术的重大进步.张天翼小说讽刺艺术的最基本特点明显地体现在《华威先生》中:运用各种漫画式的讽刺手法以及明快洗炼,泼辣风趣,诙谐幽默的语言,着力塑造高度典型性的讽刺形象.  相似文献   

8.
张天翼的小说富有鲜明的讽刺色彩,他将讽刺的锋芒指向社会、人生,着重刻画了三种庸俗的丑态。辛辣的讽刺贯穿其作品的始终,他的讽刺之作,在现代讽刺文坛上具有特殊地位。幽默、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语言特色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9.
方旖 《中学文科》2007,(4):28-28
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初中语文选入了不少的童话,笔者以为启发思维、影响学生的德行应是童话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关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朱碧茵 《成才之路》2011,(15):82-83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作者用喜剧因素写悲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穷酸、迂腐而又淳朴、善良的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而孔乙己人物本身的形象丑与艺术美的成功结合,使得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文中对背景环境的描写使用了多角度描写的艺术手法,这些高超的艺术手法使《孔乙己》当之无愧的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11.
在张天翼研究中,其小说的讽刺艺术一直是学界研究重点.张天翼早期作品曾因"油滑"和心理描写的欠缺而受到多方批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摸索.张天翼的讽刺艺术逐渐走向成熟,研究界肯定了其在客观细致的细节和片断描写方面的优点,总结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在新的文学理论视野和比较研究视野中进一步探索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真谛,并多方探寻张天翼小说讽刺艺术的中外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12.
"童话大王"郑渊洁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热闹派"童话的杰出代表,他的早期童话作品采取极为幽默、夸张的表现手法,抛开传统儿童文学的政治立场和教化观念,彰显出令儿童自由快乐的热闹风格和游戏精神,而这些特征都与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有密切关系。通过一系列比较研究可以看到,郑渊洁完成了对张天翼儿童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13.
将现代艺术手法运用到小说教学之中意义重大,其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现代艺术手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场面的处理;二.音响的处理;三.色彩的处理;四.描写的处理;五.细节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兰陵笑笑生深晓一个人对性的态度最能反映人性本质的道理。他以独特的审丑艺术描写和揭示了西门庆、潘金莲在第27回和79回中的形而下和形而上。通体明亮地现出西、潘二人的灵魂和全部人性价值。本文探讨了笑笑生丑中现美、性中显人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5.
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随着十九世纪后期西方象征主义思潮风潮涌起,象征手法逐渐被推向了极致。这种手法为越来越多的流派所关注,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所运用。象征手法几乎成为现代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那么,象征手法如何界定?有哪些特征?象征手法的艺术魅力何在?  相似文献   

16.
阿赫玛托娃的早期诗歌主要是爱情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大胆的创新。形式方面的创新主要是艺术手法的创新,表现为:戏剧手法、小说技巧、隐喻方式、语言创新、节奏变革,并取得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艺术联想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的一种手法,寄情写意的艺术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以及外界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通过艺术联想的途径使之转述为视觉的美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艺术烘托手法是学创作中的重要表现手法,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诗经》的雏形到《陌上桑》的成熟,艺术烘托手法对后来学家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艺术烘托手法在实际创作和欣赏中具有三个特征:务虚求实,离形得神,伴随想象。这三个特征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不能分割和孤立。  相似文献   

19.
兰陵笑笑生深晓一个人对性的态度最能反映人性本质的道理.他以独特的审丑艺术描写和揭示了西门庆、潘金莲在第27回和79回中的形而下和形而上.通体明亮地现出西、潘二人的灵魂和全部人性价值.本文探讨了笑笑生丑中现美、性中显人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0.
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阅读者要能够了解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一般性的表达效果。要提高在这方面的鉴赏能力,就必须多读,多积累;当有了一定量的素材储存后,艺术手法的鉴赏就不再是难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