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想的语文教育是什么样子?语文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众说纷纭。我觉得,语文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指向生命的发展,提升人的素养,助人成长、使人成“人”。或者可以这样说:语文,是使人自由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德育使人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自由教育:为了理性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周 《教育探索》2008,(10):11-12
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理性,这种理性能让学生发现和思考自己人生的大问题,并应用于解决自己的真问题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现实教育实践对自由教育的期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给予学生理性自主,扩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学生在问题的真实环境中选择行为并承担道德责任;教育者需加强民主氛围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但在课外却对文学作品情有独钟,甚至如痴如醉;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但私下写的日记或随笔却灵气飞扬。在上海《萌芽》杂志社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一举夺魁的韩寒,他在校的语文成绩却仅得 60分,学校的文学社团,他甚至连过问的资格都没有。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我们的语文教育有意无意的剥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而学生一旦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 !因此,所谓语文教育中创造精神的培养,关键是给学生以创新的自由。  …  相似文献   

5.
我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再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的过程。所谓从"语文素质教育"到"语文民主教育",是我对"语文教育"在认识上和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6.
人是自然的,人是社会的.政治自由取代了以个人生存为主的自然自由,个人成为国家公民,人类走向了社会.政治自由建立在正义(国家道德体中的善)为价值标准的社会契约之上.它同平等、博爱等德性一同构成了人类文化的精髓,凝聚成人之气质,构成人文世界的生动与意义.社会自由需要教育的启蒙,教育要有人文情愫,当下中国的教育应当关注社会公民自由气质的培养,从而造就世界人和走向人类历史的人①.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是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为基础和前提的。人只有在其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才能将自身从被奴役、被压迫、被束缚的境遇中解救出来。教育的价值在于辅助儿童认识到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激发其实现这一可能性的内部动力。  相似文献   

8.
上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小记者硬笔书法比赛。我意外地没有获奖,这使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相似文献   

9.
晚上九点,电话铃又响了起来,不用说,应该又是高三学生打来的,因为他们的压力正在逐渐加大!如果把高三学生的压力按颜色蓝、黄、红体现出来的话,如今的学生已经步入"黄"色阶段,即敏感阶段。电话果然是一个高三学生打来的。说是进入高三后对高三的节奏极其不适应,自己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学习,一天比一天感觉累。每当看到别的同学非常投入、兴奋地学习的时候,就感觉特别的失落,然后  相似文献   

10.
学校实践性智力课程(PIFS)是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根据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而建立的课程,它以默会知识为线索,将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学术性智力和实践性的人际交往智力及其自我内省智力有  相似文献   

11.
个性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体现,人们不会满足于抽象的人性平等与个性自由。然而,工具理性主义取向的课程文化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个性受不到尊重。因此,要转变课程理念,建构有利于个性自由发展的课程文化,促进个性自由充分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营造自由的课程文化环境;建构生态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2.
作家陈燕丹曾这样评论上海《萌芽》杂志发起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我吃惊的是,那些在拾到一分钱的主题上开始写作文的孩子们,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写作,他们还是会迅速地洗尽铅华,表现出一个原生的自己,那些长长的句子,纤细的伤感,那些富有含义的、幽暗的多愁善感的细节,那些欲说还休的情致,甚至是那些与作文训练格格不入的词库,他们在作文的覆盖下还有一个秘密的写作世界。”这段话,让我不由得对创新教育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思路。直到现在,说起创新教育,有些教师首先想到的往往只是思维品质和具体思维方法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使人继志     
善·(擅长)歌者,使人·继(续,继续)其·(他,指歌者)声·(声音,声调);善教者,使人继其·(他,指教者)志·(思考)。其·(他,指教者)言·(讲课的语言)也约·(简要)而达·(通晓,明白),微·(不明。此意为不明显地说出,也就是所谓含蓄)而臧·(音zāng,善,好),罕·(稀少)·譬(比喻,比方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叙事:使人"有所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叙事的阐释叙事,就是叙述事情(《现代汉语词典》),就是陈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其中主要是叙述人类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和社会现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经验,而叙事是将这些经验组成有意义的事件的一种基本方式。人们通过叙事介绍经验、交流体会、表达思想感情,因而,叙事可以为他人、为自己提供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甚  相似文献   

15.
陈小平 《初中生》2002,(36):16-17
有一种写法,使人感到特别亲切,容易接受,这就是倾诉法。倾诉法是一种向倾诉对象叙说、交流心里话,以表达对对方崇敬、怀念、爱慕等思想感情的一种写作技法。其写作要求是:第一,以第二人称写。  相似文献   

16.
教育管理善恶标准是教育管理伦理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关于善恶标准的探讨,伦理学史上存在着伦理目的论与伦理道义论两种相互歧异的观点。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超越了伦理目的论与伦理道义论在善恶标准方面的分歧,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科学揭示了善恶标准的基本规定性,为判断衡量教育管理善恶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人的自由发展是教育管理必须坚持的基本伦理立场和应该追求的终极善。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教育管理是恪守人道、发扬民主、崇尚公平、坚持公益和注重效率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7.
电教媒体以其形象生动、直观新颖、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魅力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教学时,教师若能精心设计。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学生将可能获得最佳的知识效果,达到最优化的目的,从而使语文课堂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叔湘先生发出这个感叹已有三十多年,但是,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什么那么多教师、那么多专家、那么多年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因为研究方向和思路出了问题。研究者和实践者一直试图解决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自由意味着更大的风险,风险社会让每一个人都成了走钢丝的人。一年之中总有这样的时刻,人们因为真人剧而陷入颠狂,是为"娱乐狂欢"。明星丑闻爆出,一时间狗血满地,人民群众热烈地刷屏,事不关己看热闹不嫌事大,但个人如我还是有点略略不安,因为这些风花雪月的事件背后是活生生的家庭,有孩子,有老人,还有复杂三角关系里情欲悲喜中挣扎着的男男女女。"贵圈真乱",是人们常常用来形容娱乐圈的话,事实上,娱乐图只不过是社会的一个小角。人性是相似的,情欲是相似的,要不经纪人怎么一再强调"他们也是普通人"呢?  相似文献   

20.
只有少数几个和平时期的政治家可以自诩改变了世界,玛格丽特·撒切尔就是其中之一。她不但改变了保守党还改变了整个英国政治,她对私有化的狂热在全球开启了一场革命,面对专制政权她从不低头,最终促成了苏联的解体。丘吉尔赢得了一场战争,但他从未创造一种"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