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明献 《青年记者》2006,(24):58-59
师从《流行偶像》、《美国偶像》的国内电视选秀节目,自从2004年以《超级女声》为代表引入内地后,经本土化改造,3年的发展,现如今在内地荧屏已经遍地开花。从唱歌选秀、跳舞选秀、功夫选秀、主持人选秀到影视剧演员选秀,从中央台、省级卫视到地方电视台以及星空、华娱卫视选秀节目到处大放异彩。《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热,使得其他门类的电视娱乐节目顿失颜色,当今电视已被誉为“选秀时代”。面对选秀电视节目的繁荣,在总结其电视理念及其经验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选秀节目热播背后的隐忧。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将选秀植入电视伊始,到2010年《快乐男声》无话题寂寥落幕,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已历时七年,正经历着观众对节目丧失新鲜感、渐生厌倦之“痒”。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真正到了一个“拐点”。有人将选秀节目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人悲观地预言“选秀将死”。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已没落;  相似文献   

3.
从电视选秀节目看我国的生产性受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一鹏 《新闻传播》2007,(10):68-70
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成为我国电视传播的一个显著现象。“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绝对唱响”等等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本文主要透过这些选秀节目看看背后功不可没的生产性受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节目热播后,中国电视业刮起了选秀之风,跟风之作多达几十部。全民选秀时代诞生了职业的选手.大量的同质、小幅创新的电视节目充斥屏幕。观众审美疲劳和恶性竞争导致的低俗最终将从“美国偶像”复制的“超级女声”,再从“超级女声”复制的系列选秀节目拉入收视率的低谷。  相似文献   

5.
孙举  孙科 《新闻传播》2010,(7):72-72
说到了中国的选秀节目,就不能不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虽然从开始到现在,《超级女声》几易其名,甚至从“女声”变为了“男声”,期间引起争议无数,数度传来停播传闻,权威部门介入干预,外国媒体痛斥抄袭,但这档娱乐节目所引起的公众关注度,和它在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留给中国电视媒体巨大的理性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6.
梦想的感动还未退却,声音的震撼又接踵而来。如果说,2005年的《超级女声》将“选秀”这个概念植入到了中国观众心中,那么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无疑创造了选秀节目的又一收视神话。回顾选秀节目在中国的这七年,经历了从超女一枝独秀到秀场满地开花再到好声音横空出世的过程。同质化严重、创新不足等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这两档选秀节目,找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和关联,通过这一嬗变过程,对电视选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使得中国大陆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2006年中国的电视媒体出现了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等。这种选秀型的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黄雯 《新闻爱好者》2008,(11):19-20
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的成功,在此后的几年间,电视娱乐节目中的电视选秀出现了空前跃进的局面,大大小小有200多个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上。2007年更是被公众称为“选秀年”。然而也就是在同一年,电视选秀节目的弊端逐渐显现并日益引起关注。随后,广电总局先后制定下发了10多项规定,为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  相似文献   

9.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娱乐功能突然放大的大背景中,电视选秀节目一哄而起。目前,除了央视“梦想中国”、“星光大道”外,仅省级卫视台同类节目就达到30多个。问题是,继去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火爆异常外,各种选秀节目收视率渐呈颓势。可以不夸张地说,在观众巨大的收视能量瞬间释放之后,选秀  相似文献   

12.
贾丽云 《声屏世界》2013,(11):45-46
电视选秀节目属真人秀类娱乐栏目.这类节目将选手定位为普通民众,不论身份、地位、职业都可参与,报名采用“零门槛”方式。逐级淘汰。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热播,到之后的《红楼梦中人》再到2012年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中国好声音》,此类节目推陈出新,轮番上演。借着电视的传播优势,这些选秀类节目在赚足眼球的同时.也推出了成百上千的草根明星。  相似文献   

13.
论电视版式(模板)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德安 《新闻界》2005,(6):40-41,39
2005年7月英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指责“超级女声”侵犯版权。他们认为,由湖南卫视和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平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在节目设置上,与Fremantle Media拥有版权的Idol电视节目模板非常相似,即从最初全国报名到歌手参加比赛、评委点评,再到观众投票选拔,直至最后优胜者签约唱片公司,电视制作公司联合电视台都对其全程跟踪进行直播。我们暂且不管谁是谁非,结果如何,但Fremantle Media的“指责”确实是一个信号,它在提醒我们中外电视行业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围绕知识产权所产生的争端将为时不远,电视节目版式(模板)将会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继2005年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电视选秀节目之后,2006年的同类节目继续火爆流行。在《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的带领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选秀运动正在上演:央视的《全家总动员》、东方卫  相似文献   

15.
肖珉 《今传媒》2006,(11X):44-45
2004年的“超级女声”为国内几近疲软的娱乐节目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一种新型的,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娱乐方式随着节目的热播,慢慢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2005年的“超级女声”节目,将这种“平民选秀”的方式发挥到了极点,在收视率上屡创新高,其火爆程度使这一年毋庸置疑地变成了一个“超级女声”年。其捧红的张含韵、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也从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成了当下最热的明星。而由“超级女声”带来的这一阵东风,一夜之间就吹遍了全国荧屏,使得全国的娱乐节目也开始“干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6.
从2005年的《超级女声》走红以后,国内的选秀节目就遍地开花。但是在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下发了10多项禁令,为电视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把一些低俗,庸俗的选秀节目拒之门外。此后,随着选秀节目的逐步落寞,如何寻找选秀节目的出路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黄安妮 《视听》2012,(7):6-8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曾经轰动一时,引来无数电视台争相效仿。时隔几年,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却收视下降、关注度下跌、参与者减少,是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还是节目没有创新?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解析其中的原因,为延续音乐选秀节目的生命力提供小小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庞博 《青年记者》2007,(24):80-81
2004年,湖南卫视创办大众歌手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取得成功。随后,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跟进,一时间,“平民选秀”迭起,“全民娱乐”泛滥。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为了提高收视率,很多选秀节目不惜牺牲节目的形象和品位,内容愈加低俗,在社会上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任轶楠 《新闻世界》2012,(10):34-35
电视选秀节目一直是电视综艺栏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超级女声》后便出现遇冷状态,在选秀节目被普遍认为已走入低谷的今天,为什么《中国好声音》能征服观众?本文试从电视制作模式、受众心理等多角度对其成功的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2005年到2006年上半年,国内电视荧屏最火爆的节目类型莫过于平民选秀节目,从中央台的《梦想中国》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上海东方卫视的《莱卡·加油!好男儿》与《雪碧·我型我SHOW》,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