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先生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先生还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相似文献   

3.
黎君 《生活教育》2011,(5):31-3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基本原理共同构成。在现代社会,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充满时代的气息,对推进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建设教师队伍、创新教育体系都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广西陶行知研究会现有80个陶行知思想实验学校,在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上,做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我国名教育家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主张对我国目前深化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邵忠祥 《铜仁学院学报》2007,1(2):71-74,12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即学校”为今天构建终身学习理论提供了借鉴;“教学做合一”为生活教育理论的实现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文章在阐述三大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充分挖掘其理论的当代价值,为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下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方面的内容,在抗战时期,陶行知的这一教育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付诸实践,本文主要论述了陶行知在抗战时期所提倡的国难教育理论及战时教育理论,并结合育才学校的创立阐述了“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同陶行知以往的生活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极为丰富.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学习探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克服当前“应试教育”弊端,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理论影响。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内容。它们分别揭示了生活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学前双语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生活化是学前双语教育的着力点和支撑点,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必将促进学前双语教育更加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形式、“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教育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育新路,为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潇琦 《成才之路》2013,(30):67-6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基本内涵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与主张在很多地方都暗合了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做法,对幼儿教育有直接指导意义。教师要通过对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变革应用中的探讨,给予教学活动以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其三大基本原则具体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实践,在德育模式上实现从灌输德育到生成德育、从封闭德育到开放德育、从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转变。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理论围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功能与方法,体现了教育与生活、教育与人生、教育与社会诸关系的协调与统一,处处闪耀着和谐教育思想的光辉。一、生活教育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13.
罗媛 《文教资料》2013,(22):68-6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形成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主体教育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这一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命题是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也是针对教育没能融人儿童的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又将这一命题颠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仲兵 《成人教育》2005,(12):18-19
陶行之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三个部分,它对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社会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价值观;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满足社区成员的要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展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深刻批判封建传统教育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调查和实践 ,创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内容的生活教育理论。学习、研究陶行知的这一理论 ,对推动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郝庆花 《化学教与学》2011,(11):24+17-24,17
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那么,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和实施这种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在此谈谈笔者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8.
一、生活教育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活教育的理论最早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观点是“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主要强调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要打破书本与实际生活的界限,要带给学生活生生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生活的能力。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也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建构活动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并且教学应该是“情境”的,认知活动应该是“真实”的,也就是在实际环境中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以现代的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反观生活教育理论,这些观点在今天的教育事业中仍有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部分所组成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极其深远。当前,我国的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生活教育理论正是把生活和教育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搞好日益发展的社区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