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学文科》2006,(9):12-21
首先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B两地所在国家、地区,再据两地海陆位置判断A、B两地气候类型。由图示信息可知A区是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B区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南段,A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区属地中海气候,两类气候突出的差异表现在夏季,A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B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A区有我国经济中心,最大的工业城市是上海,B区有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子产业中心硅谷。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美景终有消失的一天,尤其是在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绝美景色有可能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  相似文献   

3.
4.
在地理教学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全球气候类型众多,考查的形式又多变,对学生而言,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考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气候分布的地带性是海陆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拔高度等因素作用下的产物,而气候分布的非地带性是海陆分布、地形、海岸线走向、洋流等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结果。实际上,一地的气候是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但是,世界某些地区的气候分布,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却占主导地位。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涉及的非地带性气候分布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一、印度半岛大部及中南半岛中部的热带草原带 众所周知,印度半岛及中南半岛北部的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陈芳 《地理教育》2004,(2):34-34
(角色扮演)你作为环境研究院的学生,被要求参加一个关于莱茵河三角洲污染的会议。学院要求你为环保杂志写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正>非地带性气候指的是不按照纬度的变化而形成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在洋流、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实际上,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只是世界某些地区气候的分布,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这也是近些年来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对这些非地带性气候的成因分析透彻,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分析这些气候形成的特殊原因,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去判定气候类型,以此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归纳出几种主  相似文献   

9.
湘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一节,给学生的感觉是纷繁复杂,再加上成因差异、分布差异、对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差异巨大,学生更是分不清南北了。气候类型是初一地理的重头戏,既是对影响气候主要因素部分的总结和具体落实,对后续分区地理的学习更是至关重要,所以气候类型作为后续章节中的无处不在的内容,而成为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直击高考考点1:海陆分布特点及海底地形、陆地地形【考纲解读】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地球表面积约5.1亿千米2,其中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海底地形高低起伏。海底地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主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大陆与岛屿大陆和岛屿是人为划定的。按照大陆是“地球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的定义,通常把大于等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大块陆地称为大陆。世界上共有六块大陆,而面积达2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西欧所有国家国土总和的格陵兰只好屈居“岛屿王”,也就是说,岛屿就是小于等于格陵兰的小块陆地。 2.海和洋、边缘海与内海海和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洋指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日本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提高学生读图、判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与态度目标: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教学重点:一、日本的气候形成与地形的关系。二、日本的经济发展条件的综合分析。教学难点: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分析归纳法。  相似文献   

15.
"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教材七年级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气候包含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两大因素。因此,教材在阐述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之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世界气候的学习。气温和降水是学习气候的前提,气候则是对前者的高度概况和加深。自然因素主要指地形、气  相似文献   

16.
丁波 《安徽教育》2009,(6):41-41
<正>对气候知识的考查历来是高考所关注的问题,2006年,2007年,2008年高考年年涉及。主要利用数据或图像对全球气候类型进行识别与区分,进而考查其特点、分布和成因规律,利用气温、降水直方图以设计新颖的变换形式进行气候类型的考查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而气候类型的判断则是考生历来感到头疼的问题,我根据多年带高三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判断几种易混淆气候类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亲身参与RAGs活动,对学生习作RAGs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和研究,分析了地理专业大学生在早期科学研究中各个阶段的基本特点和问题,希冀为以后"世界地理"的教学和研究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章以世界气候为主要内容。共分五节。第一、二、三节分别讲解气温、气压和降水的知识。它们本身不是气候特点及分布等知识,而是气候要素介绍.既介绍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气象知识,也为讲气候做准备,第四节讲世界气候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教材中安排先讲影响因素。后讲地区差异,是—种从理性知识到感性知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王晨光 《地理教育》2012,(Z1):70-71
思维建模是借助于一些特定的工具(如思维导图)和方法将内在的思维过程建立模型,进行可视化表征的认知方法。本文以气候专题复习为例,尝试利用思维导图、表格、模式图等工具进行思维建模。一、依据地理认知模式,整合地理知识地理科学研究地理事物和现象,既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地理学科的视角和特点。《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围绕对某地理事象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陈志慧 《考试周刊》2013,(61):127-128
<正>【设计意图】地理科学体系不仅是作为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而且是关注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注重地理技能、能力和地理思想的培养,倡导合作探究式的课堂问题动态生成的学习方式,这无疑为地理教师创新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课堂"教学即生活""问题即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