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因而对学生有效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当代教育家柳斌曾经说过:"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普遍加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谢夫侠 《考试周刊》2010,(55):240-240
唱歌教学虽不是音乐课的全部,但却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唱歌是最符合学生心理要求的活动,以唱歌的形式进行教学最为简便,因为学生都具有先天的乐器——嗓子,唱歌教学易于普及。正确唱歌可以使学生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得到合理的训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快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张帆 《学苑教育》2022,(24):89-91
合唱对于学生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需要提高重视。基于此,本文从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两方面,分析了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唱能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对音乐合唱情境的创设、拓展评价方式和举办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四条培养策略,希望能给小学音乐教师一些借鉴,将其应用在音乐课堂上,实现学生合唱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日后成为合格的人才奠定牢固的音乐基础。  相似文献   

4.
艺术歌唱与心理素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章从心理素质角度分析了提高艺术歌唱水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学成后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演唱技术),同时还要具备健康的表演心理素质,这些健康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专门的嗓音心理咨询与治疗来达到目的,也可通过声乐课堂的教学实践和上台演出的社会实践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声乐是一门舞台表演艺术。做为声乐教育工作者,庆把学生能否在舞台上自如地演唱作为衡量自己教学质量的标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与歌唱技能技巧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从而使学生顺利走上歌唱舞台。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歌唱心理素质,调控歌唱心理,以便取得良好歌唱效果,这是歌唱者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有关歌唱技术(呼吸,共鸣等)方面的论文比比皆是,专著屡见不鲜.其实,歌唱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控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珂 《华章》2010,(31)
声乐作为人的一种高度主体性的艺术创造活动,和人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可以使歌唱者更好的发挥水平.掌握好声乐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规律和歌唱者自身心理活动特征,能够帮助歌唱者更好的提高自身艺术水平,从而在演唱活动中达到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有关歌唱技术(呼吸,共鸣等)方面的论文比比皆是,专著屡见不鲜。其实,歌唱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控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歌唱过程中,好的心理素质和充沛的感情、娴熟的技术,二者缺一不可。会看到这种现象发生:平时唱的不错的同学,一到考试或比赛等场合时,就会紧张、失常,可能还会忘词忘谱使声音大打折扣。相反,也有平时不很突出的学生,上台时可以发挥应有水平。发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是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发生不同作用的结果。实践证明,在掌握了技术技巧的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强的,在歌唱中能发挥其应有的水平。可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调控能力与掌握歌唱技术同样重要。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呢?1导致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不良的成因分析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分析一下导致心理因素差的前因和克服的办法。一般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1缺乏自信心。在教学中我就碰到这种情况,有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演唱起来缩手缩脚、怕这怕那,明明唱出来的声音是正确的,他(她)却认为那不是自己的能力而为。还有一种情况,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展现自己是不虚心的表现。不知道自信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林萍 《教师》2020,(4):90-91
节奏感是指乐曲的节奏性或对乐曲节奏的感觉能力。这种能力是对节拍、旋律长短和强弱进行把握、有序整合的一种能力,旨在提高训练者的感知、创作、表现能力。因此,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对其学好音乐这门课程十分重要。基于此,文章以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为例,探析音乐节奏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同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 歌唱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控制的极为复杂的功能活动,它是人的发音系统和复杂的思想情绪谐同运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协调,是通过大脑皮质的控制而达到的。因此,歌唱艺术的表演需要“灵性”。歌手不但要有较高的声乐技巧,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演唱时能高度集中思想,表演自然大方,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镇定自如地表达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达到艺术的完整性,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歌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舞台实践,本文对歌唱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阐明了良好心理因素在歌唱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问题日益变得重要,学校教育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一门学科和每一位任课教师理应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这与《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相契合的。育人要从娃娃抓起,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凭着我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怎样把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渗入音乐教学之中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让小学生在学习和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陶冶  相似文献   

15.
歌唱是小学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通过歌唱可以学习音乐旋律和其他音乐要素。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歌唱是人的本能,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是每一个人进行音乐体验、实践和表现的最原本的手段和方式歌唱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在小学音乐教育和教学中绝不限于唱本身,更需要通过唱的歌曲,去学习更多音乐教学课题,如音准、节奏、速度、艺术表现、情感处理、音乐分析等一切,都应当通过歌唱这种最自然的学习形式去学习,远胜于机械地去学习它们本身。  相似文献   

16.
歌唱是小学生普遍喜爱的音乐形式。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导入、重难点的把握等环节出发,阐述了小学歌唱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歌唱心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歌唱技巧的正常发挥,只有善于控制和调节自我心理状态,才能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克服依赖思想,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歌唱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歌唱心理素质是高等职业艺术学院教师对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声乐学生声乐演唱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仅从课堂教学、课外学习、舞台表演和理论学习四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9.
侯春莹 《文教资料》2006,(19):168-169
由于学生歌唱技能或其它方面的原因,造成心理素质差,导致学生考试或演唱失败,所以声乐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歌唱心理的培养,主要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积极的心理情绪;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下意识的歌唱心理和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等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  相似文献   

20.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无法激发学生的歌唱学习的兴趣,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教学目的无法实现。因此,本文从初中音乐课程中歌唱教学的问题入手,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培养中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旨在为更好的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做一个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