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石子,把糖“卖”给了他。回忆起这件事,苏霍姆林斯基感慨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和对儿童的  相似文献   

3.
石子换糖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生。”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货铺不远,每天都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也想试试。终于,有一天,苏霍姆林斯基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要“买”糖。老板犹豫片刻之后收下这块石头,随后把糖“卖”给了他。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教育家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5.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主人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生。” 这位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  相似文献   

6.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把某种东西交给杂货店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坏主意,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换”糖,杂货店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换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身。”杂货店老板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三朵玫瑰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货铺不远,每天他都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跃跃欲试。终于,有一天苏霍姆林斯基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要“买”糖。老板犹豫片刻之后才收下这块石头,随后把糖“卖”给了他。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教育家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他颇为感慨地说:“这位老人非常善良,他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后来,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学校当校长。他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化,花房里盛开的玫瑰花鲜艳夺目,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吸引着…  相似文献   

8.
随笔两则     
“石子换糖果”的启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把某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坏主意,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换”糖,杂货铺主人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换”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生。”这位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石子换糖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生。”这位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家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这是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身负教育职责的我们更应具有这样的智慧。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对…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货铺不远,每天都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也想试试。终于,有一天,苏霍姆林斯基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要“买”糖。老板犹豫片刻之后收下这块石头,随后把糖“卖”给了他。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教育家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他颇为感慨地说:“这位老人非常善良,他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杂货店老板虽然不是教育家,但却拥有教育家的智慧,将其誉为孩子心灵的“知音”,一点也不过分。他没有用成年人的逻辑去判断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善…  相似文献   

11.
三朵玫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的地方离一间小杂货铺不远,每天都可以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了老板之后,就能把自己所要的物品换回来。他觉得太有趣了,跃跃欲试。终于,有一天苏霍姆林斯基将一块石头递给老板要“买”糖。老板犹豫片刻之后才收下这块石头,随后把糖“卖”给了他。几十年过去了,这位教育家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他颇为感慨地说:“这位老人非常善良,他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杂货店老板虽然不是教育家,但却拥有教育家的智慧。将其誉为孩子心灵的“知音”,一点也不为过。他没有用成年人的逻辑去判断孩子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唐宗海  沈家文 《班主任》2003,(12):28-28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他都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  相似文献   

13.
袁章奎 《班主任》2008,(11):26-27
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只要把某种东西交给杂货店老板,就能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他拿了一把石子去和老板“换”糖,杂货店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给了他一把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位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一生。”这位杂货店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儿童的尊严。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石子,把糖“卖”给了他。回忆起这件事,苏霍姆林斯基感慨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的一生。”无独有偶,在美国一个跳蚤市场里也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人们正在拍卖一辆越野自行车,一位十多岁的小男孩第一个举起标牌,叫价25美元。拍卖师惊奇地问:“这种自行车在商场里最少也要卖300美元,你怎么就叫25美元呢?”男孩说:“我只有25美元,这是我…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的政治实体中,如市、县和州,通过官方的、有组织的、专制的方式控制选民的人,传统上被称为"城市老板".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老板".威廉·特威德为公众提供了政治原型.在大多数学者的笔下,特威德毫无疑问是阐释"老板制"的最佳人选,他与其所控制的"政治机器"被看做"老板制"的代表,但是,特威德模式只是"城市老板"的一个个体,并未准确反映"老板制"这一美国特有的历史现象,将其作为典型必然产生某些误解.特威德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和学者们对于"城市老板"的认识,"老板制"总是被看做特威德一类的腐败政客和其所操纵的"政治机器"的联合.但是,特威德仅仅是众多"城市老板"中的一员,他无法展现"老板制"这一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现象的全貌.在此意义上,特威德不过是一个个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极为特殊的个体.  相似文献   

17.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雷斯是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主人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生。”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的"快乐学校"、"蓝天下的学校"似乎没有教什么"有用"的知识. 如果在中国,大概许多家长会反对苏霍姆林斯基,并拒绝将孩子送进这样的学前教育机构的. 其实,苏霍姆林斯基建设的"快乐学校"、"蓝天下的学校"不是表面热闹而实际虚空的学校.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最关注的不是让小孩子死记硬背所谓"知识"或者"大道理",他最关注的是小孩子们充实的生活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一个小男孩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看到大人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铺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于是,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买”糖,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卖”给了他。这个小男孩就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后来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生。”这位杂货铺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尊严。这是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教育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引用?我们先看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老板,雇了三个小孩当学徒,寒冬腊月不生火,让学徒睡凉炕.学徒想生火.老板却说:"俗话说‘小孩屁股三把火',还用烧什么炕呢?"有一天,来了客人,老板吩咐学徒烧开水,半天不见开水送上来.老板急了,跑到厨房一看,只见地上放着一壶凉水,三个学徒屁股对着水壶,正坐着聊天呢.老板火了,吼道:"你们在干什么?""烧开水呢."老板一听更火了:"连火都未生,能烧开水吗?"学徒回答说:"老板,你不是说过‘小孩屁股三把火'吗?我们三个人共有九把火,怎么会烧水不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